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內分泌代謝病專業醫、教、研基地,1976年由大內科分科成立,1980年成立內分泌實驗室,1986年成立內分泌代謝病研究室,198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0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5年陜西省內分泌疾病質量控制中心在內分泌科掛牌成立,是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常委暨甲狀腺學組副組長單位,前中華醫...   展開>>

        介紹: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內分泌代謝病專業醫、教、研基地,1976年由大內科分科成立,1980年成立內分泌實驗室,1986年成立內分泌代謝病研究室,198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0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5年陜西省內分泌疾病質量控制中心在內分泌科掛牌成立,是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常委暨甲狀腺學組副組長單位,前中華醫學會陜西省內分泌、糖尿病兩個學會的主委單位??剖以O有內分泌代謝病研究室一個,科室現有醫護技人員42名,其中醫師17人(正高3人,副高3人,主治5人),護士20人(副高1人,主管2人),研究及醫技人員5人(正高1人)。多年來,內分泌專業醫、教、研整體水平一直處于國內先進、西北領先水平。本學科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專業,在Graves甲亢、甲狀腺結節及腫瘤、以及疑難甲狀腺疾病的綜合診斷和治療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標志性技術項目有:①甲狀腺穿刺與細胞病理檢查。②甲狀腺刺激性抗體檢測。③甲狀腺機能亢進癥規范藥物治療。④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與規范化治療,建立了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鑒別及其癌前風險預測、基因診斷、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的規范化治療。⑤甲狀腺疾病的基因診斷:結合甲狀腺細針穿剌抽吸細胞學檢查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分子診斷,并協助判斷患者預后;通過基因檢測甲狀腺激素受體(THR)突變,成功診斷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家系。內分泌科在糖尿病方面除在糖尿病強化治療、慢性并發癥的防治及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諸方面進行了大量臨床和基礎研究外,還針對糖尿病發病率急劇增高,糖尿病教育不足及基層管理較差的特點,在糖尿病管理和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模式和系統的管理方式。于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了每周一次的糖尿病教育,糖尿病受益人群達30000余人次。由專人對住院或者門診患者開展糖尿病教育,近二十年來與HOPE基金會合作,建立了美國HOPE基金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糖尿病教員培訓基地,對基層醫生及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基層糖尿病教育及拓展活動,累計進行專門的糖尿病培訓活動20次,為西北地區培養基層糖尿病專科醫生及護士約2000名,并與多家基層醫院建立了密切的業務指導及雙向協作關系。內分泌科已成功診治如維生素D抵抗性佝僂病、低磷性軟骨病、特納綜合征、克萊恩費特綜合征等少見疑難內分泌代謝病,并成功搶救了大批如垂體危象,低血糖昏迷,甲狀腺危象、腎上腺皮質危象等一系列重癥內分泌代謝病患者,治愈及搶救成功率95%。進行骨密度檢測,對甲旁亢、甲旁減、骨質疏松等代謝病的早期診斷和防治卓有成效。定期組織省內疑難病例討論,推動省內分泌代謝病診治規范化,在整個西北地區具有較廣泛的輻射能力。先后完成及承擔1項國家十五攻關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衛生部直屬單位臨床學科重點項目、以及其他國家級項目4項,還承擔或完成了省部級課題20余項等重要課題,共計40余項,獲得研究經費600余萬元。在教學工作方面,承擔著留學生、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等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已畢業碩士研究生近200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聯系電話:內分泌科病房護士站029-85323970門診地址: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門診三層住院部地址: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大樓19樓A區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阜平县| 布拖县| 阿瓦提县| 电白县| 隆安县| 哈巴河县| 浏阳市| 仲巴县| 花莲市| 华阴市| 六枝特区| 塔城市| 达孜县| 天峻县| 涪陵区| 阳信县| 南皮县| 读书| 霍城县| 长沙市| 农安县| 德惠市| 西安市| 高州市| 法库县| 无极县| 正阳县| 铁力市| 福贡县| 襄汾县| 汕尾市| 宁夏| 高青县| 阿瓦提县| 保德县| 连云港市| 兴义市| 江北区| 井研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