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始創于1957年,創始人為我國老一代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饒嫻宜教授等,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早成立的學科之一,擁有云南省三甲綜合醫院最大、規模最大、設施設備最齊全、實力最雄厚的六層感染疾病大樓。六十年代開展了肝活檢工作。七十年代開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炎。參加了我國新一代抗瘧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瘧疾的研究,1...
展開>>
介紹: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始創于1957年,創始人為我國老一代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饒嫻宜教授等,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早成立的學科之一,擁有云南省三甲綜合醫院最大、規模最大、設施設備最齊全、實力最雄厚的六層感染疾病大樓。六十年代開展了肝活檢工作。七十年代開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炎。參加了我國新一代抗瘧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瘧疾的研究,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1年獲國家瘧疾防治研究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集體獎,1982年蒿甲醚的研究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986年成為碩士學位招生點,2013年成為博士學位招生點;1986年被確定為衛生部首批臨床藥理(肝炎藥物)基地,2012年成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肝病專業,2021年備案成為NMPA藥物臨床試驗感染與肝病專業,每年均承擔多項新藥臨床試驗,為新藥研究做出了貢獻。是云南省衛健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傳染病、艾滋病及新發傳染病危重癥的定點收治單位、也是2020年省級綜合醫院中唯一的COVID19定點收治單位。在2003年抗擊SARS中被評為“云嶺先鋒崗”。2004年3月被評為云南省“巾幗文明單位”,2005年3月楊惠護士長到人民大會堂接受黨中央領導接見,接受全國“非典巾幗文明單位”頒獎。在2020年至今抗擊新冠肺炎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獲評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抗疫先進集體”、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人文愛心科室”、2020年“云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云南省抗擊新冠肺炎先進集體”。是昆明醫科大學傳染病教研室,承擔著專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及MBBS留學生的傳染病學教學。2003年至今一直是云南省唯一的感染性疾病繼續教育基地。是2015年云南省感染性疾病臨床重點專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建設單位)。是云南省首批優質護理病房,云南省艾滋病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是云南省醫院協會肝病專委會主委單位、云南省專家協會健康管理委員會感染性疾病專委會主委單位,云南省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分會(現云南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1至6屆及8屆主委單位,云南省醫學會肝病分會副主委單位,云南省醫師協會感染分會、云南省醫院協會感染專委會及云南省傳染病質控中心副主委單位。是中國乙肝隨訪與臨床科研平臺(CR-HepB)云南省分中心、乙肝母嬰零傳播醫院、乙肝核甘經治特色門診單位、中國丙肝臨床注冊中心、丙肝規范化治療示范醫院。成立于2003年的人工肝室,2019搶救患者超過530臺次,開展的人工肝支持系統術式齊全,領先云南省,躋身全國先進行業,2018年成為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公關協作組及中華醫學會重肝與人工肝學組“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技術示范中心”。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疾病科始終致力于:傳染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新發傳染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是云南省及貴州省比鄰地區傳染病醫護人員培養的搖籃。云南省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分會,始建于感染性疾病科。云南省醫學會肝病分會及云南省醫院協會肝病專委會也由感染性疾病科發起和創建。云南省傳染病/感染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主要力量,始終主要匯集在感染性疾病科。2018年經昆明市規劃局批準,感染科大樓進行了整體裝修升級改造。建筑面積達到為5400平方米,設置床位140床,應急病床20張,人工肝室6張病床并具備負壓病房功能,四個病區增加了傳染病房主動換氣功能。新增智慧醫療樓宇智能化設置、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報警系統、信息發布系統、會議系統、無線AP全覆蓋。達到了2016國家《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和2014年《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的要求,成為云南省一流的標準的傳染性疾病科大樓,并正式更名為“感染性疾病科(感染與肝病)”。2020年歷經抗擊新冠肺炎的淬煉與洗禮,大樓改造成為擁有114張病床(均具有轉換ICU功能,自動消毒傳遞窗、監控及對講系統),其中固定ICU20張;負壓病房1間2張病床;人工肝4張。呼吸機10臺,轉運呼吸機2臺,便盆清洗機3套、人工肝治療儀3臺,ICU多功能吊塔10套的實力強大的感染疾病科。擁有完整的門診系統:感染疾病普通門診、專家門診;肝病內科、肝病專科專家門診;發熱門診:分診、就診、采樣、CT、繳費、取藥、留觀、住院,閉環管理,一站式服務;腸道門診:有孔床、衛生間、標準標本運送及化驗,閉環管理,一站式服務;特色門診:乙肝核苷經治停藥門診、乙肝母嬰阻斷門診、丙型肝炎門診、VCT/PITC門診;CT室:配備最新三星NL4000型CT機;肝纖維化掃描室:Fibroscan502、Fibrotouch;人工肝室:KM8900、9000,WLXGX-8888、旭化成∑;腹水回輸室:偉力腹水回輸儀。中心化的實驗室引入了國際標準的HBVM定量檢測;HBVDNA、HCVRNA超敏檢測;HBV、HCV基因分型和HBV耐藥位點檢測;COVID19RNA檢測能力1900人份/日、抗體檢測,具備感染肝病專業所需要的一切檢測條件。科室現共有73名職工,25名醫師,1名技師,40名護士。其中主任醫師9名,副主任醫師5名,博士5名,在讀博士1名,碩士及以上21名。有2位云嶺名醫,1位云南省科技廳學術帶頭人,1位云南省科技廳帶頭人后備人次,1位云南省衛計委學科帶頭人。是2016-2019年“肝病臨床思維訓練營”(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云南、云貴或云貴川渝區域賽主席單位及全國總決賽委員單位。2018年11月23-24日承辦全國第十屆慢性病毒性肝炎難點熱點學術大會。參與編寫中國《2015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指南》、2017年中國《肝硬化腹水診療指南》、《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及2019年《肝硬化診療指南》。是《中華肝臟病雜志》、《臨床肝膽病雜志》及《GUT中文版》編委單位。有1名國家級應急專家、2名國家應急隊員、1名國家級重癥瘧疾救治專家組成員,14名省級應急隊員。是一個團結向上、技術過硬、素質優良、服務優質的團隊。感染疾病科(感染與肝病)收治的主要病種包括:病毒性肝炎、各種原因所致的重癥肝病和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各種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肝細胞癌等肝臟疾病;傷寒、恙蟲病、敗血癥、感染性腹膜炎、感染性腹瀉、肺炎、不原因發熱等感染性疾病;囊蟲病、肺吸蟲病、包蟲病等寄生蟲病及登革熱、瘧疾等熱帶病。患者來自云南、貴州、四川等多個省市及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鄰國及來自歐美亞非國家的旅游者(郊縣及外地患者接近60%)。開展的常規技術包括:人工肝治療技術(血漿置換、血漿膽紅素吸附、DPMAS、血漿灌流、CRRT、CHDF等)、B超引導下肝穿活檢、腹水濃縮回輸、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藥基因檢測、丙型肝炎病毒定量及基因分型、其它肝炎病毒檢測、腰椎穿刺術、胸腔穿刺、骨髓穿刺、各種體液培養、Fibroscan(肝硬度測定)、與介入放射科合作進行肝癌介入治療、(TIPS)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治療門脈高壓所致上消化道出血、頑固性腹水等。其中特色和重點技術主要為人工肝治療技術、B超引導下肝穿活檢術、腹水超濾濃縮回輸術、Fibroscan。隨著新技術新理論的不斷推廣應用,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寄生蟲病、新發傳染病、病毒性肝炎、肝病診療水平逐漸接近國內先進水平,保持云南省內領先,已經成為云南省感染性疾病、新發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的治療中心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