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于1958年10月,在北醫三院的建立之初成立。呂伯華主任首任科主任。此后歷經毛肖三、李鴻翔、盧國勛、聶有智等主任及現任李東主任的優化管理,中醫科逐漸發展壯大,由成立之初的6名醫師發展到當前的34名。現中醫科由本部及機場院區兩部分構成,2019年10月在機場院區成立中醫病房,設有床位15張。科室現有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4人,...
展開>>
介紹: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于1958年10月,在北醫三院的建立之初成立。呂伯華主任首任科主任。此后歷經毛肖三、李鴻翔、盧國勛、聶有智等主任及現任李東主任的優化管理,中醫科逐漸發展壯大,由成立之初的6名醫師發展到當前的34名。現中醫科由本部及機場院區兩部分構成,2019年10月在機場院區成立中醫病房,設有床位15張。科室現有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13人,住院醫師12人。具有博士后學位2人,博士學位17人,碩士學位10人。日門診量700-760人次,年門診量超過27萬余人次。2011年獲批北京地區綜合醫院示范中醫科;2015年成為全國綜合醫院示范中醫科建設單位。臨床發展及規劃中醫組:通過加強中醫特色專病建設,突出中醫藥在優勢病種和環節上的作用。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已建立中醫藥介入輔助生殖、不孕不育、月經病、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慢性胃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醫情緒管理、中醫美容專臺及慢性病管理等專病專臺。針灸組:針炙組是以針灸經絡理論與現代光電物理診療技術相結合的診療團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采取綜合診療措施治療頸椎病、腰椎病、關節痛、中風后遺癥、面癱、三叉神經痛、頭痛、呃逆、耳鳴、肥胖、遺尿等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并建立專病專臺。科研成果2010年李東主任主持的首發基金《中藥針灸介入輔助生殖技術提高孕育率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是中醫科首個省部級課題,同年史成和主任醫師發表中醫科第一篇SCI論文。近年來,在課題及論文數量及質量上實現了質和量的突破。中醫科自2015年至2020年初,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首都臨床特色專項基金1項,首發基金1項,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提升專項1項,北京大學醫學-信息科學聯合研究種子基金1項,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基金1項。發表統計源論文60余篇,SCI論文10余篇。2013年成立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研究所,是中醫科參與建設的首個市級科研平臺。1人擔任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中西醫結合學系副主任,3人在國家級及北京市級學會擔任副主任委員7項,3人擔任常務委員、理事8項;11人擔任委員、理事職務30余項,科研工作突飛猛進。教學及健康宣教在教學上,中醫科承擔了北大醫學部護理專業及8年制臨床醫學的中醫理論授課、臨床帶教、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外單位進修培訓等教學任務。自2007年以來,深化8年制醫學生的中醫教學改革,制定教學大綱,建立起中醫多維式教學模式和多站式考試模式加強了醫學生對中醫藥理論的理解和興趣,推動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多人獲得北大醫學部和北醫三院優秀老師。同時,中醫科擁有較強的對外教學實力,已對來自美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巴西等國家800余人次的進修生、留學生進行教學培訓。1997年起與西班牙塞維亞黃帝針灸協會建立合作,定期舉辦交流活動。中醫科簡介健康宣教也是中醫科的重點工作之一,在推進市民對中醫藥健康認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進校園,下社區,每年舉辦多次健康咨詢和義診活動,自2010年至2019年共有110余人次到基層開展中醫診療服務,義務診治患者7000余人次。同時,依托“首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促進工程”及“北京中醫藥健康鄉村/社區建設”兩項目,通過線上線下進行健康宣教,惠及12000余人。中醫科簡介專業組建設1.中醫藥介入輔助生殖技術:本院輔助生殖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經過多年的臨床科研觀察,在輔助生殖前后,輔以中藥、針灸可提高成功率,已形成獨特的中醫診療體系。以李東主任為中心,成立了中醫藥輔助生殖臨床及科研創新團隊,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獲得多項課題,發表文章數篇。在此基礎上,2015年4月成立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研究所,開展中西醫結合疑難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和研究。中醫科簡介2.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多由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引發。通過中醫辨證,予以中藥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及其預后。同時依托本院國家重點臨床科室——消化科的先進檢查,對療效進行評價,進一步提升中醫的診療水平。3.中醫中藥治療皮膚病:中醫認為“有諸內者,必形于外”,因此皮膚病是身體內部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或病邪侵襲人體的外在表現。在治療上我們采取內治、外治或內外合治的方法針對不同的皮膚病采取靈活的治療措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4.針藥并用綜合治療頸肩腰腿痛:本科依托本院國家重點學科——骨科和運動醫學的優勢,針對無需手術的頸肩腰腿痛,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運動損傷等,創建專項治療小組,形成頸肩腰腿痛治療中心,發展特色治療。中醫科簡介5.中醫美容:中醫美容專業不斷發展,開展了中藥面膜治療痤瘡、面部色斑、穴位微創埋線治療肥胖癥等,發展形成高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輔助生殖成功的新技術,并獲得醫院新技術業務批準。6.中醫情緒管理:運用中醫天人整體觀、精氣神、陰陽五行理論,根據中醫臟腑情志論,情緒氣化論、藥物升降沉浮論,結合當代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成果和人文醫學研究成果,考察患者的社會角色,在操作層面上,融合敘事醫學的內容,用中醫藥文化指導和中醫藥物疏導患者的行為和心理,在治療過程中,充分發揮醫學共情作用,以達到對患者的整體狀態綜合治理,提高臨床療效。7.干燥綜合征干燥綜合征(SS)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除口、眼干燥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全身癥狀,如乏力、低熱、關節痛等,亦可導致肺、腎損傷。申洪波團隊長期從事于本病的研究與臨床,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通過辨證論治,取得較好療效。8.慢病管理專臺針對糖尿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成立慢病管理專臺,結合“首都中醫藥治未病健康促進工程”及“北京市中醫藥健康鄉村(社區)建設項目”,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用藥及生活指導,增加患者中醫藥防治知識,提升自身疾病管理能力。9.中醫特色病房(首都機場院區)根據醫院整體發展布局,結合中醫科診療特色,中醫病房重點開展腦卒中、骨科、運動醫學疾病的保守及術后康復治療。采用中藥、針刺、拔罐、艾灸、推拿、藥浴、熏蒸、離子導入、理療等綜合治療方法,突出中醫外治優勢。中醫科簡介科室榮譽2011成為北京地區綜合醫院示范中醫科建設單位;2012年李東主任榮獲北京市“第二屆首都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稱號;2015年4月成立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研究所;2016年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稱號;2016年完成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中醫婦科驗收。人才項目全國第三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李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李東、史成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王春勇,李云虎;京津冀中醫、中西醫結合“晨曦60”計劃(第一期)優秀人才:辛喜艷。中醫科是個團結、奮進、力求創新發展的集體,是有著良好醫德醫風傳統的科室,秉承“醫者仁心”,盡一切可能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