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海航空醫學中心暨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生理心理鑒定與訓練中心,前身為空勤科,始建于1962年初,后更名為空潛科。1980年醫院成立海軍空勤人員健康鑒定中心,1994年空潛科與海軍空勤人員健康鑒定中心成立海軍航空潛水醫學中心。2008年經總后衛生部批準成立全軍航海航空醫學中心,2012年成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生理心理鑒定與訓練中心。中心的主要...
展開>>
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海航空醫學中心暨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生理心理鑒定與訓練中心,前身為空勤科,始建于1962年初,后更名為空潛科。1980年醫院成立海軍空勤人員健康鑒定中心,1994年空潛科與海軍空勤人員健康鑒定中心成立海軍航空潛水醫學中心。2008年經總后衛生部批準成立全軍航海航空醫學中心,2012年成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生理心理鑒定與訓練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務:1、海軍飛行人員、潛水、潛艇作業人員醫學選拔、疾病診療、醫學鑒定;2、海軍航空、潛水潛艇特殊環境、裝備與作業因素條件下傷病機制、健康維護、能力增強技術與裝備的研究;3、航海航空衛勤保障人員專業教育培訓、技術指導與系統支持。中心多次組織醫療小組到海軍航空兵部隊和潛水潛艇部隊進行調研和巡回醫療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熟悉海軍航空與潛水部隊的工作訓練情況,了解海軍特勤人員的衛勤保障的特殊要求,與航空兵和潛水部隊常年保持著密切聯系,在航海航空醫學保障研究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心編制床位80張,年收治傷病員1400余人次。長期以來,中心在完成飛行員、潛水員、潛艇人員醫療保障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航空航海醫學的研究,承擔國家、軍隊各類科研課題十余項,其中包括全軍“十二五”重大項目一項。近十年發表科研論文百余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同時承擔了海軍艦載機試驗試飛和艦載機飛行員培養的醫學保障工作。中心聘請了俞夢孫院士、王正國院士、陳同柱研究員、吳樂山研究員、范明研究員、孫聰總師、齊平總師、樊瑜波院長、王松俊研究員、徐建中研究員等國內頂級專家作為中心顧問與客座教授,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聯合攻關團隊與實驗平臺;中心現為第六醫學中心航海航空醫學博士后培養點,為解放軍醫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培養點,同時定期舉辦海軍航空和航海醫學專業培訓班,是海軍特勤保障人員提升醫學能力的有力平臺。擁有以水平加速度平臺為代表的航海、航空醫學相關的儀器和裝備約1000余萬元。全軍航海航空醫學中心目前包括特勤人員病區和綜合內科病區以及航海航空生理學實驗室、航海航空心理學實驗室、航海航空醫學勤務與情報中心、艦載航空醫學保障中心(興城現場)、艦載航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籌建)等航海航空醫學相關實驗室。為提高航海航空衛勤保障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心在海軍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的選拔、訓練、健康鑒定方面,艦載機飛行員立體視覺、動態視力、空間定向、生理心理信號實時監測與損傷防護、人機工效學研究、心理選拔、鑒定與訓練、應激研究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學科帶頭人李鳴皋副院長、空潛科韓磊主任的帶領下,在“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科室精神的指導下,全科人員在醫教研工作中努力踐行“今日事,今日畢”的理念,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堅持姓軍為兵的方向,堅持質量第一,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務理念,敬業愛崗、熱忱服務、精益求精、創新發展,努力把科室建設成醫德、醫術兼優,人才、成果兩旺,生理、心理兼顧,理、工、醫緊密結合,疾病診療與健康鑒定緊密結合,醫、教、研協調發展的軍內、國內一流的研究型科室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