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原精神疾病全程干預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中心主要工作人員早在2001年就在國內首個精神疾病康復基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大興農療康復基地工作。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先進的精神疾病綜合康復治療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個案管理、康復指導、團體治療、家屬干預、同伴支持等。我們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服務。...
展開>>
介紹: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原精神疾病全程干預中心)成立于2009年9月。中心主要工作人員早在2001年就在國內首個精神疾病康復基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大興農療康復基地工作。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心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先進的精神疾病綜合康復治療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個案管理、康復指導、團體治療、家屬干預、同伴支持等。我們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服務。一、服務理念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精神疾病的復發是可以預防的。精神疾病的康復不僅是消除癥狀,更重要的是社會功能的恢復。二、服務特色量身定做: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評估,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計劃。團體治療:開展各種團體治療,以促進患者各項技能的提高。同伴引領:在患者康復、成長過程中有同伴榜樣的引領。三、綜合康復治療服務內容1.個案管理服務個案管理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通行的精神疾病全程干預模式,是由一名個案管理員以及一個多學科團隊負責為若干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程服務。中心的多學科團隊由醫生、護士、社工、康復治療師和志愿者等人員組成,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內容包括精神健康、軀體健康、日常生活、社會關系、工作學習、財務管理、居住、家庭關系共8個領域。經過討論與協商,為患者制定個體服務計劃,并出具評估報告,定期進行復評。中心有專職的個案管理員,長期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服務。2.康復指導服務目前的精神疾病康復理念倡導平衡康復,即治療和康復同步,在疾病治療的同時進行康復。而由于很多患者和家屬缺乏精神疾病和康復的相關知識,經常是在患者已經患病多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損害之后才想到康復。這大大阻礙了康復的進程,影響了康復的效果。所以,迫切需要將康復的端口前移。我中心自2014年7月開始為出院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在了解患者病史及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的社會心理因素進行評定,提出個體化的、系統的康復規劃。康復指導可幫助患者和家屬明確康復方向,對于患者更好地適應院外生活、保持和恢復社會功能,預防復發亦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團體治療我中心的團體治療由1—2名康復治療師主持,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每次1-1.5小時,治療次數可視患者的具體問題和具體情況而定。在治療期間,團體成員在康復治療師的引導下就大家所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觀察和分析有關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與行為反應、情感體驗和人際關系,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得以改善。團體治療的主要特色在于隨著時間的進展,團體成員自然形成一種親近、合作、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團體關系和氣氛。這種關系為每一位患者都提供了一種與團體其他成員相互作用的機會,使他們嘗試以另一種角度來面對生活,通過觀察分析別人的問題而對自己的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在別人的幫助下解決自己的問題。目前,我中心主要開展包括社交技能訓練、疾病自我管理、康復自我成長、情緒管理、愛生活等團體治療。4.健康教育定期組織精神健康知識講座、家屬聯誼會等活動。提供精神家園微信公眾號康復文章的閱讀平臺。5.職業技能訓練中心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患者—家屬專家”(UserFamilyExpert,UFE)參與精神衛生服務的模式,建立起了志愿服務體制。即讓康復的好的患者或患者家屬用他們的愛心及經驗來幫助其他患者。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患者們的自信心、社會交往能力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四、服務對象病情穩定,能夠定期隨診的精神疾病患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