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醫院傳統的重點學科。科所結合,即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專科特色。已成為今天的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2年1月23日成為國家高等院校重點學科;2002年北京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中心成立;耳鼻咽喉頭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WHO防聾合作中心、北京市人工聽...   展開>>

        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醫院傳統的重點學科。科所結合,即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專科特色。已成為今天的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2年1月23日成為國家高等院校重點學科;2002年北京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中心成立;耳鼻咽喉頭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WHO防聾合作中心、北京市人工聽覺技術生物工程中心、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耳鼻喉科學院等均落戶醫院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主任醫師23名,副主任醫師23名,研究員2名,副研究員6名;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13人,并有教授17人,副教授10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下設耳科、鼻科、咽喉科和頭頸外科四個亞學科,醫技臨床聽力學中心、人工耳蝸中心、變應性鼻炎中心、睡眠醫學中心、嗓音醫學中心等多個診療中心。開放床位255張,年門急診量31余萬人次,年出院量1萬余人次,年住院手術量1萬余例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以常見、多發和疑難病為臨床診治與研究重點,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韓德民教授創新性地提出了腭帆間隙概念及保留懸雍垂的改良腭咽成形術式,顯著提高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手術效果;喉顯微外科技術依然在國內保持領先,并推動了嗓音疾病的外科治療;在國內開創了鼻內鏡外科技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及鼻顱底疾病,此技術在鼻外科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進展;外中耳畸形的耳廓再造與聽力重建同步手術、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變根治與聽力重建同步手術治療水平繼續國內領先,近年來深入研究感音神經性耳聾發病機理、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等人工聽覺技術,并進行系統聽力學評估和聽力康復治療。在國內率先開展的早期喉癌與癌前病變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治療理念,近年來頭頸外科開展各種類型的皮瓣修復技術,推動了頭頸部各類腫瘤手術后修復的進展。2017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牽頭組建“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涵蓋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488家醫療機構。聯盟旨在建設“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協作平臺”,努力提升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療和科研的整體水平。  收起>>

        專家列表

            鐘琦 主任醫師  副教授
          長期從事于頭頸部腫瘤的常規及微創治療,如各類甲狀腺手術、甲狀旁腺手術、頸部神經鞘瘤、副神經節瘤、轉移癌等良惡性腫瘤的手術,喉顯微手術、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及下咽癌根治性手術、鼻腔鼻竇腫瘤的鼻內鏡及開放性手術治療、保護面神經功能的腮腺腫瘤切除等。還擅長頭頸部缺損的手術修復,主要包含疾病甲狀腺腫瘤(結甲、胸骨后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等),良惡性咽喉腫物(聲帶息肉、聲帶小結、聲帶白斑、喉癌、下咽癌、頸段食道癌等)、鼻腔鼻竇腫瘤(鼻息肉、內翻乳頭狀瘤、鱗癌、黑色素瘤、鼻咽癌等)、頸部良惡性腫瘤(鰓裂囊腫、頸部神經鞘瘤、甲狀舌管囊腫、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等)及唾液腺腫瘤(混合瘤、腺淋巴瘤等)等頭頸部腫瘤。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宁都县| 襄汾县| 英超| 米易县| 当涂县| 日土县| 普宁市| 泸定县| 金坛市| 卢氏县| 德格县| 白玉县| 会理县| 新河县| 葫芦岛市| 德庆县| 巫溪县| 昭觉县| 乳山市| 胶州市| 大庆市| 镶黄旗| 玛沁县| 龙川县| 山阴县| 新宁县| 阜南县| 田林县| 昌图县| 大邑县| 保亭| 临海市| 深水埗区| 铜梁县| 大厂| 临汾市| 金溪县| 乳山市| 项城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