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由全國傷科大家石筱山先生創建于1960年,繼承了享譽全國的滬上四大傷科流派(石氏、王氏、殷-閔氏傷科)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在歷任科主任石筱山、吳誠德、施杞、楊志良、侯寶興、莫文教授的帶領下,以脊柱與關節退行性疾病為研究重點,堅持中醫藥特色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提升臨床診療能力和學術水平。中醫骨傷科設置脊柱、創傷、關節...
展開>>
介紹: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由全國傷科大家石筱山先生創建于1960年,繼承了享譽全國的滬上四大傷科流派(石氏、王氏、殷-閔氏傷科)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在歷任科主任石筱山、吳誠德、施杞、楊志良、侯寶興、莫文教授的帶領下,以脊柱與關節退行性疾病為研究重點,堅持中醫藥特色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提升臨床診療能力和學術水平。中醫骨傷科設置脊柱、創傷、關節三個亞專科,擁有床位145張,年門診量12萬人次,年出院4200余人次。科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54人,主任醫師、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20名,博士學位22人,國醫大師1名、全國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班導師2人。國醫大師施杞教授為科室學術帶頭人。骨傷科所在學科先后被確立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009年)、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2年)、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病專科(頸椎病)、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中心(脊髓型頸椎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筋骨理論與治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慢性骨退變性疾病)、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上海市中醫骨傷專科聯盟牽頭單位。團隊先后獲得國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榮譽稱號。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部市級成果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醫療特色繼承和發揚石氏傷科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結合現代診療技術手段,形成以中醫為主、中西醫融合的臨床特點,針對頸腰椎病、脊柱骨折及轉移性腫瘤、脊柱側彎、肩周炎、膝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骨質疏松癥、骨折脫位等多種疾病,形成“保守-介入-微創-手術-康復”全病程診療模式,臨床療效顯著。脊柱手術方面,對于椎體爆裂性骨折、嚴重的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頸椎管狹窄癥、胸椎椎管狹窄癥、胸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椎體腫瘤、椎管內外腫瘤、脊柱退變性側彎等,開展了頸前后路減壓植骨內固定、胸腰椎前后路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固定、椎體切除的ENBLOCK技術、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脊柱非融合技術等多項經典手術。在微創手術方面,近年來開展了經皮椎弓根釘置入術、等離子消融術、第一代椎間孔鏡技術,通道下椎間盤摘除手術;而對于老年性椎體骨質疏松性骨折、早期脊柱轉移性骨腫瘤、椎體血管瘤、骨囊腫等,開展了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關節手術方面,對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半脫位、脫位、髖臼發育不良、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開展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單髁置換術髖關節翻修術。對干膝、肩、肘、踝各關節運動損傷,開展關節鏡下微創修復重建手術。創傷與足踝手術方面,骨傷科近年來在治療四肢骨不連、延遲愈合、骨缺損、創傷性關節炎及拇外翻畸形等方面做了深入實踐及研究,開展各類骨折修復和矯形手術。科室擁有院內制劑19種,包括鹿靈活絡合劑、鹿靈活絡顆粒、芍紅健腰顆粒、延芍止痛顆、三色敷藥、溫經通絡膏、梔黃消瘀止痛膏、清營退腫膏、舒筋骨外洗散、沖和膏等。特色技術如骶管藥物注射結合整腰三步九法治療腰突癥、液壓擴張結合整肩三步九法治療肩周炎、整頸三步九法治療頸椎病、整膝三步九法治療膝關節炎等特色技術,其他如痹癥系列13方、石氏外敷系列方、石氏手法正骨術、石氏針刺法、沖擊波療法、施氏十二字養生功、筋骨平衡操等30項特色診療技術,應用于頸腰腿痛疾病、骨關節病、四肢及關節周圍骨折、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質疏松癥、脊柱側彎等多種疾病,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特色門診開設有頸椎病、骨質疏松、關節病、關節炎、頸肩腰腿痛、足踝等專病門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