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重癥醫學科,科室現有醫護人員64人,其中??漆t師25人,護士37人,肺功能技師2人,呼吸治療師2人。其中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復旦大學教授1名、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15名;住院醫師1名;擁有碩、博士學位23名。重癥醫學科現設床位76張,包括2個普通病區、1個呼吸重癥監護室、肺功能室、睡...
展開>>
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重癥醫學科,科室現有醫護人員64人,其中專科醫師25人,護士37人,肺功能技師2人,呼吸治療師2人。其中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復旦大學教授1名、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15名;住院醫師1名;擁有碩、博士學位23名。重癥醫學科現設床位76張,包括2個普通病區、1個呼吸重癥監護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監測室和支氣管鏡室,下設氣道疾病和慢病管理學組、肺部感染學組、呼吸重癥學組、呼吸介入學組、肺癌綜合診治學組、睡眠障礙診治學組、肺血管疾病學組、間質性肺病學組等8個亞??啤3R庨_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洗(BAL)、床旁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檢查、經支氣管鏡肺活檢(TBLB)、經支氣管鏡取異物、支氣管鏡下氬等離子體治療、虛擬支氣管鏡導航技術(VBN)聯合鞘管引導氣道內超聲(EBUS-GS)診斷肺外周病變、支氣管球囊擴張術、B超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重癥超聲、肺功能檢測、呼出氣NO檢測、氣道高反應測定、睡眠呼吸監測等診療項目。重癥醫學科堅持把服務放在第一位,不斷創新業務和技術,服務能級不斷提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呼吸系統慢病方面不僅診治規范,更是依托物聯網實驗室把這些疾病的規范管理延伸到社區和家庭;多導睡眠呼吸監測為眾多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明確了診斷;一系列呼吸內鏡介入診療項目、內科胸腔鏡檢查保障了肺惡性腫瘤、肺部感染性疾病、間質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的規范有效診療。近5年來成功申報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衛健委市局級課題10余項。2018年成功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國自然項目零突破。近3年來在《JAMAInternalmedicine》《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CriticalCare》等國際專業領域權威期刊發表SCI科研論文17余篇,高影響力論文(IF=20.768)2篇,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4篇,成功申報實用新型技術專利14項。2015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勞模集體”,青浦區“三八紅旗集體”,杜春玲主任醫師2015年被評為“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16年成功申報“上海市五一巾幗創新工作室”—杜春玲慢病管理創新工作室;2018年吳波副主任醫師獲青浦區“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9年吳超民主任醫師獲上海市衛生系統青年人才最高榮譽獎—上海市第十七屆“銀蛇獎”提名獎。2020年1月24日,科室2名醫生和3名護士組成的呼吸重癥醫療團隊作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青浦醫療隊隊員,全國率先抵達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負責金銀潭北二樓醫療救治任務,團隊以科學嚴謹的精神、頑強不屈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堅守67天,參與救治危重癥患者90余人。在抗疫期間,科室呼吸團隊更是領銜科研攻關,在《JAMAinternalmedicine》發表新冠救治經驗研究成果,首次揭示新冠肺炎ARDS患者死亡危險因素和激素在治療中的作用,該成果一經發布便受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被列入“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同時還被WHO新冠診療指南引用,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寶貴的中國經驗。吳超民、周鋒主任醫師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王菊莉護士長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