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是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屬下的主要專科,包括一院本部關節專科和黃埔院區關節專科。院本部關節專科26張床位,黃埔院區關節專科40張床位。我院是廣東省的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中最早建立關節專科,至今仍是我省為數很少的關節專科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的發展,經歷了30余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2000年成立黃埔院區關節外科病...
展開>>
介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是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屬下的主要專科,包括一院本部關節專科和黃埔院區關節專科。院本部關節專科26張床位,黃埔院區關節專科40張床位。我院是廣東省的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中最早建立關節專科,至今仍是我省為數很少的關節專科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的發展,經歷了30余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2000年成立黃埔院區關節外科病區,院本部成立關節外科專業組,2005年正式成立獨立的關節外科專科,隸屬于骨科顯微外科醫學部,至今我們已開展髖、膝、肩、肘等人體主要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和關節鏡手術,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超過300例,關節鏡手術超過200例,并取得滿意的療效,使眾多失去關節活動的患者重新獲得關節功能。臨床特色與優勢臨床方面,我們在開展各種常見關節疾患診治的基礎上,應用先進的國內外新知識新技術,對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骨關節疑難雜癥進行積極診治,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已開展的臨床工作包括:常見肩、肘、髖、膝關節的置換和翻修,難度大的復雜髖、膝關節置換和翻修,復雜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各種關節及韌帶創傷的重建和修復,關節鏡的開展等。在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病變、髖發育不良、髖關節脫位、關節骨折脫位、以及運動損傷等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人工關節手術開展和關節鏡技術(半月板修復和交叉韌帶重建),我們具有明顯優勢。(1)成立關節外科已有10年,有專科病區、病床、專業醫師隊伍,專業化特色明顯。(2)每年實施大量人工關節手術和關節鏡手術。(3)所有副高以上醫師接受過國外關節外科中心培訓和學習,掌握國際最新技術,并應用到臨床實踐。(4)我們分別與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院、名古屋大學醫院、丹麥奧爾胡斯大學、芬蘭坦佩雷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大學建立合作培訓、科研友好關系,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始終保持中山一院關節外科與國際關節領域的同步發展。(5)我們建立了人工關節數據庫,建立長期隨訪制度,終生呵護人工關節置換的患友。技術隊伍與科研素質關節外科有一支技術好、素質高的技術隊伍,正教授(主任醫師)有5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6人,住院醫師6人。關節外科有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4人。專科主要成員為博士或碩士畢業,到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接受培訓和研修,國際交流頻繁,每年均派出醫生到國外著名的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中心進修學習,同時聘請高水平的國外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和手術演示。我們在開展臨床工作基礎開展科研,以科研作為動力,促進和推動臨床工作進展,近3年關節外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部校級各級科研基金10項,研究經費高達500萬。近3年發表在國際雜志SCI論文12篇,國內雜志50余篇,走在國內同行先進行列。服務理念與醫療質量保障系統我們堅持的服務理念:“病人安全至高無上,手術技術精益求精,服務患者精心呵護。”我們建立一套完整的醫療質量保障系統:(1)每一例都進行術前討論,研究和制定手術方案,為病人提供符合實際的手術方案。(2)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做好術前會診工作,包括相關內科、麻醉科等。(3)手術團隊:每個病人都由一支手術團隊負責,每天查房。(4)術后醫護密切觀察制度。(5)并發癥預防措施:預防感染、預防靜脈血栓、控制疼痛。(6)循序漸進的康復;(7)建立數據庫,終身隨訪制度。(8)出院后如有特殊情況發生,隨時可以聯系專科,進入病房接受診斷和治療。臨床工作:我們每年完成人工關節置換術300例左右。關節鏡手術約200例,在手術質量上一向有著嚴格的要求,力求將手術做得更加完美。對一些關節疾病的系列研究,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診療常規:進一步完善了對不同年齡段髖臼發育不良患者的診斷和處理方法,其中包括了小兒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各種處理方法、成人DDH的各種處理方法,特別是利用髖臼旋轉截骨治療成人DDH的手術方法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對不同年齡段髖臼發育不良患者的診斷和處理,已經形成了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一套診治體系。進一步完善了對骨性關節炎的早期預防和治療方法,特別是在基礎研究與臨床相結合方面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建立了對小兒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及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綜合治療方法。對老年髖部骨折的處理上,突出了快速、及時、穩重、合理和正確的處理原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在急診創傷的處理上,對涉及關節的創傷、下肢骨折、全身多發骨折的救治等方面,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水平。對一些常見骨科疾病的處理,能結合各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使這些疾病的治療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如小兒麻痹后遺癥的矯形手術、一些先天性畸形的手術矯形,四肢陳舊性骨折的處理等。關節外科疾病診治范圍1、各種關節疾病的診斷與外科治療。2、髖、膝、肩、肘等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3、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髖膝關節病變的外科治療。4、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外科治療。5、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外科治療。6、關節內骨折、韌帶損傷的外科治療。7、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斷與治療,各種小兒四肢骨關節病變。8、各種骨關節先天性畸形和創傷性畸形。9、下肢骨折、骨盆骨折、髖臼骨折的外科治療,骨折不愈合的治療。10、關節鏡的檢查與微創治療。11、四肢各種骨病,包括骨髓炎、結核、畸形等。12、四肢骨關節的疑難病例。13、骨質疏松。科學研究:目前關節外科在研省部級科研基金共14項。其中,在過去3年中(2010-2012年)新增國家及省部級基金12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研究5010計劃1項。過去3年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醫生在國外SCI雜志及國內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共57篇,其中包括在SCI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共12篇。作為主編編寫專著2本。人才培養:專科主要成員均為博士或碩士畢業,到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先進國家的關節外科中心接受系統培訓和研修。國際交流頻繁,每年均派出醫生到國外著名的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中心進修學習,同時聘請高水平的國外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和手術演示。關節外科一向有重視青年醫師培養的傳統,除創造良好平臺助其完成骨科博士學業外,每一位留院青年醫師均須接受規范化的兩階段住院醫師培訓,無論是臨床知識,還是手術操作均為今后關節外科專科醫師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進入本專科以后,每一位青年醫師的培養均有章可循,通過病例討論、教學查房、英語角、文獻學習、專題講課、模型手術操作練習、高年資醫生指導下的手術規范化操作、大課講授、見習生帶教、會議交流、實驗設計、基金申報、論著書寫等多種形式,使青年醫師在醫教研各方面均獲得實質性的提高。在此培養模式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優秀青年醫師獲得中山一院優秀青年人才培育項目的資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