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微創普外科的前身是一個脫離醫院主體普通外科,相對獨立又與腔內泌尿外科相處一起工作的普外科腹腔鏡診療組。1991年1月在吳開俊副院長的帶領下組織了全國第一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演示學習班,邀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鐘尚志教授于1991年1月28日前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講座并進行中國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演示。當時該學...
展開>>
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微創普外科的前身是一個脫離醫院主體普通外科,相對獨立又與腔內泌尿外科相處一起工作的普外科腹腔鏡診療組。1991年1月在吳開俊副院長的帶領下組織了全國第一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演示學習班,邀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鐘尚志教授于1991年1月28日前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講座并進行中國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演示。當時該學習班上共成功施行了3例手術,從此開始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同時也是我國腹腔鏡普外手術的新紀元。醫院成立了腹腔鏡普外科診療小組開展腹腔鏡臨床應用研究與手術。同年,開始接收來自全國各省市的進修學習腹腔鏡手術的人員,并到各地指導腹腔鏡手術。1991年12月劉衍民教授的“腹腔鏡膽囊切除45例報告”在實用外科雜志上發表,引起國內同行的興趣與重視,江西、海南、湖南、廣東等多個省市越來越多的醫院先后派人來學習。1994年4月全國第一個由政府(廣州市科委和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基金會)資助成立的腹腔鏡手術技術培訓基地——廣州腹腔鏡手術培訓中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掛牌。1995年2月經廣東省科委批準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立廣東省窺鏡外科研究開發中心,腹腔鏡普外診療組和腔內泌尿外科在該中心同一個病區工作,使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腔鏡外科迅速發展。1999年為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廣州市政府劃地在珠江南岸再建大樓,2001年6月啟用,將廣東省窺鏡外科研究開發中心遷移并改名為“微創外科中心”。20余年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國內最早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1991)、闌尾切除(1992)、腹腔鏡疝修補(1993)、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1993),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1994)、微型腹腔鏡手術(1994)、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1994)并改良規范了自己的術式,創立了獨特的微型腹腔鏡小兒疝高位結扎、微型腹腔鏡闌尾切除、硬性膽道鏡在腹腔鏡膽總管探查、硬性膽道鏡經T管瘺道取石、硬性膽道鏡在經皮肝膽道造瘺取石、硬性膽道鏡保膽取石(息肉),完全腹腔鏡保膽取石(息肉)、腹腔鏡下同位素粒子種植等多種手術方法。每年不斷舉辦學習班和研修班在國內推廣,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內蒙、新疆、河南、西藏、甘肅、遼寧、青海、海南、澳門等多個省市多家醫院培養了上千倍腹腔鏡外科人才。1997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此外,本專科還開展了腔鏡甲狀腺腺瘤摘除術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肝部分切除治療肝癌和血管瘤、經腹腔鏡治療肝包蟲病、腹腔鏡射頻消融治療肝癌、腹腔鏡食道裂孔疝修補、腹腔鏡切口疝修補術、腹腔鏡脾切除、腹腔鏡胰體尾腫瘤切除、腔鏡經胸交感神經切斷治療手汗癥、腹腔鏡輔助的保膽取石(息肉)術、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闌尾切除和各種膽道鏡等三十余種手術。本專科在腔鏡方面獲得立項資助開展研究的項目有:腹腔鏡臨床應用研究、腹腔鏡胃腸手術研究、微型腹腔鏡手術系列研究、腹腔鏡射頻治療肝腫瘤、腹腔鏡同位素粒子種植治療腫瘤、經皮肝膽道造瘺治療復雜的肝膽管結石、保膽取石(息肉)、膽囊功能研究和硬性膽道鏡在膽道外科的應用等。多項成果先后獲廣州市、廣東省和國家教委等科技進步獎。劉衍民教授于1996年獲得廣州市科技進步醫療衛生先進專項獎,并被廣州市政府授予廣州市優秀專家稱號;2008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微創培訓中心擁有先進的設備,規模較大,組織管理規范,培訓內容豐富,不斷為全國各地培養人才,被授予衛生部內鏡診療技術(廣東)普外科培訓基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