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核醫學科,成立于1977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以放射性核素診斷與治療、腫瘤外照射放療為核心醫療業務,集臨床、教學及科研為一體的臨床、醫技科室。目前,有各級專業技術人員14人,其中具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5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共9人;具有教學職稱3人,承擔廣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的醫學影像學(核醫學)本科教學工作;...
展開>>
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核醫學科,成立于1977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成為以放射性核素診斷與治療、腫瘤外照射放療為核心醫療業務,集臨床、教學及科研為一體的臨床、醫技科室。目前,有各級專業技術人員14人,其中具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5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共9人;具有教學職稱3人,承擔廣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的醫學影像學(核醫學)本科教學工作;為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廣州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預計于2021年,科室將整體搬遷到新醫技綜合大樓,面積約1800平方米,設置有4張特殊防護病床,并擬引進PET/CT(已預留機房),屆時科室工作條件將顯著改善,為學科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平臺。學科帶頭人張金山,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核醫學教研室主任,核醫學科兼腫瘤放射治療科主任。社會學術團體兼職有中華醫學會體外分析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廣州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核醫學質控中心組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等。主要硬件設施設備目前本科現擁有多臺高端醫療設備,包括:1、SPECT/CT診斷系統(GE公司InfiniaVCHawkeye4,具符合顯像功能,即可行18F-FDG葡萄糖代謝顯像,故俗稱小PET/CT,圖1):該設備可利用同機融合技術,在進行SPECT顯像的同時得到CT解剖學圖像,從而把SPECT功能影像與CT解剖圖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性。2、骨密度測定儀(GE-Prodigy):用以診斷骨質疏松、預測脆性骨折發生的風險、監測骨質疏松的治療反應和療效的評估,同時可進行肌肉、脂肪軟組織成份分析,能夠有效地評估向心性肥胖、明確減肥效果,并預測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3、體外免疫分析儀(化學發光儀、放免計數儀)、甲功測定儀器。4、腫瘤外照射放療設備:醫用直線加速器、全數字化X線模擬定位機、TPS系統等。特色診療項目1、SPECT/CT多模式顯像:(1)18F-FDG腫瘤代謝顯像:各種實體瘤的診斷(尤其淋巴瘤、肺癌等)、腫瘤全身轉移灶的尋找,不明原發癌的尋找、腫瘤治療后療效的判斷、復發或殘余灶的判斷。實現了專業型PET/CT的部分功能。(2)甲狀腺131I全身掃描:分化型甲狀腺癌治療后隨訪觀察、尋找甲癌轉移灶及異位甲狀腺等先天性甲狀腺疾病的診斷。(3)門控心肌灌注顯像:采用門控心肌灌注顯像技術,在得到灌注結果的同時,可測定EF等心功能指標,從而有效指導冠心病診治方案的制定。(4)甲狀腺攝锝靜態顯像: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癥、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輔助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判斷。(5)全身骨顯像及骨三相顯像:多發性骨轉移癌、不明原因的骨痛、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等多種骨組織良惡性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髖關節置換術后松動或感染的鑒別診斷。(6)唾液腺動態顯像:干燥綜合征、淋巴乳頭狀囊腺瘤(warthin瘤)等的診斷。(7)甲狀旁腺顯像:甲狀旁腺(或異位)功能亢進、甲狀旁腺腺瘤或腺癌的診斷。(8)腎動態顯像(介入試驗):左、右分腎腎小球濾過率(GFR)和有效腎血漿流量(ERPF)的定量測定、功能性梗阻和機械性梗阻的鑒別、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原因判斷。(9)肺通氣與灌注顯像:肺栓塞等的診斷。(10)其他:腎上腺髓質顯像、肝膽動態顯像、消化道出血及異位胃黏膜顯像、淋巴顯像、腦血流灌注功能顯像等。2、放射性核素治療:(1)治療疾病:甲亢、皮膚血管瘤、瘢痕組織增生、分化型甲狀腺癌及其轉移灶、骨轉移癌及癌性骨痛、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各種惡性實體腫瘤等(圖5-7)。(2)開診時間:專科門診為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其中專家門診每周一、周三及周五上午)(3)就醫地點:門診六樓核醫學科內(門診10、11號電梯)(4)聯系電話:020-81292511、812927893、骨密度測定:采取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XA)進行測定,被世衛組織(WHO)推薦為各種原因導致的骨質疏松(OP)診斷的“金標準”。放療科及腫瘤放射治療放射治療(Radiotherapy,RT)是利用醫用直線加速器等產生、發出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使腫瘤細胞產生電離輻射損傷、進而達到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放射治療作為治療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已廣泛應用,在國內、外分別有超過30%、70%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接受過放射治療。目前認為,腫瘤是一種通過治療可達到臨床治愈的慢性疾病,有超過50%的腫瘤患者通過治療可達到臨床治愈,其中手術27%,放療22%,化療6%。隨著計算機、醫學影像及放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腫瘤實現了精確定位、精確設計、精確治療的“三精”個體化放療,從而使放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為滿足腫瘤患者醫療服務的需求及醫院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本院2012年開設了“放射治療科”。目前放療科和腫瘤科合二為一,擁有先進的醫用直線加速器(瓦里安ClinaciX)等放療儀器、設備,有3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科醫生和一支經過專科進修培訓的護理隊伍,現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合作開展了乳腺癌、肺癌、骨腫瘤、鼻咽癌等多種惡性實體腫瘤的精準放射治療。另外,開展了新型細胞免疫療法即CAR-NK細胞免疫治療,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我們將本著“拯救生命、守護健康”的使命和“以人為本、誠信服務”的態度,誠心服務于廣大腫瘤患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