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普通外科,是廣東醫院最強科室、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十三五重點發展科室”之一,是廣東省較早開展腹腔鏡手術的單位之一,是“廣東肝膽胰腫瘤個體化診治聯盟”牽頭單位,形成了“微創外科技術”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兩大特色。是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普通外科微創分會、廣州市醫師協會普通外科分會和微創分會主委單位。開普通外科放病床100多張,設為普外一區...   展開>>

        介紹: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普通外科,是廣東醫院最強科室、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十三五重點發展科室”之一,是廣東省較早開展腹腔鏡手術的單位之一,是“廣東肝膽胰腫瘤個體化診治聯盟”牽頭單位,形成了“微創外科技術”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兩大特色。是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普通外科微創分會、廣州市醫師協會普通外科分會和微創分會主委單位。開普通外科放病床100多張,設為普外一區:肝膽胰肝膽胰甲狀腺外科,專科組為:甲狀腺外科、周圍血管外科;普外二區:胃腸肛腸腫瘤外科,專科組為:胃腸外科、腫瘤外科、肛腸外科和小兒外腹壁疝外科等亞專科組。每年住院治療各類普通外科病人4000多人次,其中手術操作病人2900余次。2016年9月,陳孝平院士被聘為我院普外科特聘教授;2016年成立“廣州市醫師協會普外微創專業醫師分會”,王百林教授任主任委員;于2017年開始開展“院士義診”系列活動并牽頭成立“廣東省肝膽胰腫瘤個體化診療聯盟”;2017年成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王百林教授任主任委員。一、肝膽胰脾微創手術技術:腹腔鏡肝臟切除術;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腹腔鏡胰體尾腫瘤切除術;膽道結石的微創綜合治療(腹腔鏡、膽道鏡和十二指腸鏡的三鏡聯合);腹腔鏡保膽取石手術治療單純性膽囊結石;腹腔鏡脾臟切除手術。二、肝癌介入治療技術:肝癌是肝膽外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高發病率、死亡率及預后差的特點,對于中晚期已失去外科手術機會的患者,介入治療作為一種微創療法在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介入治療的特點有創傷小、療效高、可重復操作等對肝癌的治療起顯著作用,它是目前公認的除手術外治療肝癌的首選方法。我科目前可行的肝癌介入治療包括:1)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2)藥物緩釋微球(DEB)栓塞;3)腫瘤射頻消融(RFA);4)腫瘤微波消融(MCT);5)不同介入療法的聯合治療。三、腔鏡甲狀腺手術:近30年,全球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中國甲狀腺癌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2012年中國新發病例數和死亡數已占全球15.6%和13.8%;國內甲狀腺癌發病率在東部最高而中部最低,城市高于農村,女性高于男性,中年人群高發。傳統的甲狀腺手術會在頸部留下5-10cm的手術疤痕,極大地影響了頸部的外觀,使患者難以接受這種手術。那么,是否有辦法既保持頸部的完整性,又能順利地完成甲狀腺切除術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腔鏡甲狀腺手術。腔鏡甲狀腺手術的適應癥包括:有美容需求的病人,并且符合以下條件;(1)良性腫瘤最大徑≤4cm,囊性為主的良性腫瘤可以適當放寬指征。(2)需要手術的甲亢病人,甲狀腺腫大不超過II度,單側腺體重量評估2cm;轉移淋巴結存在囊性變、壞死。(5)經術前評估考慮腫瘤浸潤食管、氣管、頸動靜脈或喉返神經,或發生全身其他部位遠處轉移的病人。(6)甲狀腺癌合并橋本甲狀腺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病人。(7)曾有過頸部放射治療史、消融治療史或者頸部已有疤痕的病人。腔鏡甲狀腺手術具有六大優點:(1)圖像放大:細小的神經血管都可以清楚看到,相當于在放大鏡下做手術。(2)解剖層次準確:在充氣的情況下,容易找到疏松間隙進行無血管分離。(3)辨認神經和甲狀旁腺準確:高清晰的視野下,神經呈現特有的銀白色索狀,甲狀旁腺的血管網非常清楚,便于發現和確認。(4)觀察細致清晰:光線可強弱調控,鏡頭可遠近調整、多角度轉動,非常有利于組織結構的細節觀察。(5)血管處理精準:使用先進的超聲刀切斷血管,可以實現無血切割,傷口內組織結構不會被血液污染,影響觀察。(6)頸部無疤痕。頸部無切口,在胸壁或腋窩、口腔等部位切開,切口小而隱蔽,美容效果好。我科于2007年開展了第一例腔鏡下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至今經過十多年發展,我科已經完成各種類型的腔鏡甲狀腺手術近600余例,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四、ERCP技術: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即“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是指將十二指腸鏡經口插入十二指腸降部,經十二指腸乳頭將專用器械導入膽管或者胰管內,在X線透視下注射造影劑造影,完成對膽、胰疾病的診斷,并在診斷基礎上實施相應介入治療的技術的總稱。目前ERCP技術已從一種診斷性技術逐漸發展為膽管、胰腺疾病的主要微創治療技術,被譽為“二十世紀微創外科的典范”,其主要包括: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取石碎石術(氣囊或網籃取石術及網籃碎石術)、鼻膽管引流術(ENBD)、乳頭括約肌氣囊擴張(EPBD)及膽胰管支架置入術等內容,具有微創(不開刀)、無需全身麻醉、病人痛苦小、恢復快、安全有效并可保持膽管系統的完整性等優點,尤其適合于膽管結石、高齡膽胰疾病患者的治療及急性膽管炎的急診處理。我科于1992年開展了首例ERCP治療,是廣東地區最早開展該技術的單位之一。歷經20多年的發展,我科至今已完成了2000余例膽、胰疾病的ERCP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對膽管結石及急性膽管炎的療效尤為顯著,治愈率達95%以上。五、周圍血管外科技術:下肢靜脈曲張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大隱靜脈曲張最為多見。我國成年男女的患病率分別高達15%與25%,已成為國內各大基層醫院的主要病種之一。該疾病好發于久站及其他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群。早期的靜脈曲張往往不受重視,就診時大都已有下肢皮膚瘙癢、色素沉著,甚至慢性潰瘍。大隱靜脈曲張的治療: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抽剝術(最經典的手術方式),明確的療效、較低的并發癥及低廉的價格,在我國有其不可替代性;泡沫硬化劑閉合術(聚桂醇、聚多卡醇);腔內熱閉合技術;內鏡下交通靜脈結扎術(SEPS);透光直視旋切術。六、腹腔鏡胃腸手術:所謂腹腔鏡手術就是通過腹壁戳孔將手指頭粗細的腹腔鏡鏡頭插入腹腔內,使腹腔內臟器以及病變等情況清晰地顯示在電視屏幕上,醫生通過電視圖像進行手術操作,一般僅需在腹壁作幾個指頭大的小洞。目前,腹腔鏡下施行胃腸道腫瘤根治術也成為我們治療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常規手術之一,因為腹腔鏡手術具有很多優點。第一,組織創傷小,并發癥少。傳統的開放手術需要一定范圍的手術切口,尤其是惡性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因為在切除惡性腫瘤發病臟器的同時還要進行淋巴引流區域的清掃,充分暴露是傳統開放性手術成功的關鍵。由于手術時間長,手術切口大,切口撐開器的持續牽拉容易造成切口周圍軟組織的損傷。這些因素使得患者在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后傷口疼痛比較明顯,傷口愈合過程的并發癥比較多,影響了患者術后康復的時間。而腹腔鏡的電視圖像系統可以將手術的視野放大4-6倍,并且可以抵近觀察,使整個手術過程都是在直視下用超聲刀精細、無血解剖完成,這比較傳統開放性手術在一些操作困難的部位靠手感進行分離,創傷更小、更安全,清掃更徹底。,患者術后疼痛不明顯,可以早期活動,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快,很少出現術后腸粘連等并發癥。第二,機體反應較輕,術后恢復快。隨著20年來腹腔鏡手術在臨床的廣泛開展,對腹腔鏡手術的基礎研究也日益增多。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腹腔鏡手術病人的術后血清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明顯低于傳統開放性手術病人的水平,說明腹腔鏡手術病人的手術創傷應激反應低于傳統開放性手術病人。同時對細胞、體液免疫系統的研究也表明腹腔鏡手術病人的免疫系統影響明顯小于傳統開放性手術病人。而且腔鏡手術術中出血少,大部分病人手術過程及術后不需要輸血,也減少了輸血對患者免疫系統的影響,降低了由于輸血帶來的潛在風險。第三,手術切除及清掃范圍應完全遵循腫瘤根治術的標準,微創手術并不是意味著縮小手術范圍。由于腹腔鏡的放大作用,超聲刀先凝固、后切割、熱損傷小的特點使得手術可以在重要部位的附近進行解剖,清掃更精細,更徹底。以研究結果比較成熟的結、直腸癌為例,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資料證實,比較腹腔鏡微創外科與傳統開放性手術,兩組病例在I期、II期時沒有明顯差別,但是在III期病例無論是五年生存率還是無瘤生存率,腹腔鏡手術組均優于傳統開放性手術組。這些結果除了表明腹腔鏡微創手術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傳統開放性外科手術的清掃切除效果以外,可能也證明了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全身狀況影響較小而有利于患者的預后。腹腔鏡下的結直腸腫瘤根治術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成為標準術式。我院胃腸外科是廣東省內較早開展腹腔鏡手術的科室之一,特別是近年來,在學科帶頭人王百林主任的帶領之下,我科對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得到飛快的進步和發展。目前,具有3D和4K腹腔鏡及超高清腹腔鏡等多種高端設備。能開展各種腹腔鏡下消化道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尤其對腹腔鏡胃癌的標準化根治性手術(全胃根治性切除、遠端胃癌根治、近端胃癌根治)、腹腔鏡結腸癌D3根治性手術(右半結腸癌根治、左半結腸癌根治、乙狀結腸癌根治等)、低位、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在省內均處于先進水平。七、疝與腹壁外科的腔鏡治療技術:疝與腹壁外科,是一個古老的學科。近年來腹膜前修補和腔鏡技術的興起,為這一古老的學科注入了年輕的生命。腔鏡手術,由于放大作用,比平時放大6倍,腔鏡下觀察血管、神經和重要器官組織,視野好,無死角,解剖精準。結局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出血,減少誤損傷。腹膜前修補技術,不但使修補更為可靠,而且減少腸粘連的發生。兩者的結合,為腹壁疝病人的治療,帶來了福音。以腹股溝疝為例,不論是經腹膜前入路的腹膜前修補術(TEP),還是經腹腔入路的腹膜前修補術(TAPP),均可清晰地觀察到恥骨聯合、恥骨梳韌帶、死亡冠、腹壁下動靜脈、精索血管、輸精管和膀胱表面血管,死亡冠大出血、膀胱損傷、腹壁下血管損傷、輸精管損傷和精索血管損傷發生的可能性極小。術后第一天均可出院,恢復快,疼痛輕。我科建院至今,已經開展各種類型的腔鏡腹壁疝外科手術2000余例,其中包括腹股溝疝、切口疝、造口旁疝和其他特殊類型的疝。我們腹壁疝外科治療組對于腹股溝復發疝、巨大切口疝和復雜造口旁疝有獨到的研究,技術和理念均處于省內外先進水平行列。八、腔鏡小兒外科手術:小兒外科在我科有悠久的歷史。目前我科的小兒外科主要涉獵新生兒外科、小兒普外科、小兒腫瘤外科和部分小兒泌尿外科領域。最小手術體重低至1.3kg的早產兒。擅長腹腔鏡肛門成形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腹腔鏡巨脾切除術,腹腔鏡睪丸下降固定術,腹腔鏡幽門成形術等許多疾病的減孔、單孔微創手術。擅長腹膜后巨大復雜神經母細胞瘤(包繞腹腔干、腸系膜上血管、腎血管、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門靜脈)切除術、頸部巨大復雜淋巴管瘤(包繞面神經和頸血管鞘)切除術、膽總管囊腫切除肝管空腸吻合術、膽道閉鎖葛西術和食管閉鎖食管吻合術等。我科建院至今,已經開展各種類型的小兒外科手術2000余例,我們小兒外科治療組的技術和理念均處于省內外先進水平。九、肛腸外科技術特色:我科肛腸外科技術力量雄厚,是廣東省地區最早成立的肛腸專科之一。針對肛門、直腸下段的常見病:痔瘡、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管直腸炎、肛竇炎、肛乳頭肥大、直腸息肉、便秘等的治療,采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術后疼痛少、恢復快及效果好。另外,對環狀混合痔、嵌頓痔、復發性痔、復雜性肛瘺、功能性便秘等疑難病例均有獨特的經驗。針對痔瘡患者采用個體化手術治療方案,如直腸粘膜環切釘合術(PPH術)、開環式微創痔上粘膜切除吻合術(TST術)、內痔套扎術、痔切除術、硬化劑注射術等,并取得理想效果,與傳統手術相比之下具有愈合快、出血少、疼痛少的顯著優勢,深受廣大患者歡迎,尤其在巨大型重度痔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肛瘺的治療,以微創和保護肛門括約肌為手術設計原則,對于低位單純肛瘺采用肛瘺切開、肛瘺切除、瘺管剔除,對于高位、復雜性肛瘺,予術前盆腔MRI、CT等檢查及術中探查瘺管走向及內口位置并采用肛瘺掛線等治療方案,在復雜性高位肛瘺領域可完成一次性根治術,取得了滿意的療效。針對功能性便秘采用手術及非手術治療相結合的方案,解除了大量患者的困擾。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古丈县| 涪陵区| 保山市| 贡觉县| 同江市| 成都市| 隆林| 收藏| 和平县| 宣威市| 繁昌县| 安顺市| 泰来县| 林州市| 伊春市| 玉龙| 延安市| 平远县| 扶绥县| 永丰县| 买车| 安陆市| 井陉县| 凤翔县| 江都市| 永寿县| 南召县| 东城区| 利津县| 青神县| 通道| 铜鼓县| 旺苍县| 竹北市| 高碑店市| 永泰县| 巨野县| 荆门市| 紫金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