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脊柱骨病外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區脊柱、骨病及骨腫瘤疾病的臨床診療、教學、預防、科研為一體的專業性科室,是廣西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暨南大學骨外科博士培養基地。科室前身為骨外科成立于1983年,2003年因學科發展需要成立脊柱骨病外科。在時任科室主任唐毓金教授帶領下,勇于進取、大膽創新常規開展了脊柱骨病相關...   展開>>

        介紹: 脊柱骨病外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區脊柱、骨病及骨腫瘤疾病的臨床診療、教學、預防、科研為一體的專業性科室,是廣西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暨南大學骨外科博士培養基地。科室前身為骨外科成立于1983年,2003年因學科發展需要成立脊柱骨病外科。在時任科室主任唐毓金教授帶領下,勇于進取、大膽創新常規開展了脊柱骨病相關復雜高難度手術,使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脊柱骨病外科臨床治療水平進入區內先進行列,奠定了我院脊柱脊柱骨病外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科發展基礎;科室現有編制病床58張,科室任職醫護20余人,醫師8名(博士3名,碩士4名),其中二級教授1人,教授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2名。科室專注于復雜危重難相關疾病的診治,注重業務學習、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與國際及國內著名學術和醫療機構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先后有多位年輕醫師到美國、德國等國家進修、深造,目前均已學成歸國成為科室骨干,在現任技術主任唐毓金教授,現任科室主任劉佳教授的帶領下,脊柱骨病外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成功實現手術微創化、顯微化、精準化、個性化,技術力量雄厚,手術水平與國內一流骨科中心同步,形成了以脊柱微創,脊柱骨病、四肢骨腫瘤保肢治療為特色的脊柱骨病醫療中心。手術難度及手術量均位居全區前列,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擁有先進的診療設備及手術方案,熟練開展開展胸腰椎退變性疾病微創減壓融合手術;脊柱創傷類疾病脊柱脊髓救治手術;頸椎,顱頸交界區前、后路手術、脊柱側彎、脊柱畸形截骨矯形術、采用個性化3D打印技術重建技術治療脊柱腫瘤整塊切除、骨盆腫瘤半骨盆切除與重建、骨腫瘤整塊全切保肢重建手術,及綜合治療四肢骨盆原發繼發腫瘤,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與社會效益。科室科研實力雄厚,自2014年開始,先后與上海交通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骨科研究院等醫科院校、科研機構緊密合作,互派博碩士研究生加強交流學習,形成了科研臨床互動機制,合作成果豐碩。獲得“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用戶工作站”、“廣西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基礎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廣西壯族自治區骨與關節生物醫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廣西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廣西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隊列臨床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百色市骨與關節生物醫用材料研究人才小高地”,這些平臺為區域骨外科人才培養及科研發展提供了平臺支持;每年培養博、碩士研究生數拾人。目前共承擔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及其他臨床和基礎研究項目20多項,獲科研經費近3500萬元,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廣西青年科技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SCI收錄論文5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80多篇,主編或參編骨科專科論著及教材20余部。科室始終秉承“創新發展、服務病友”的理念,堅持新技術的創新、新材料的開發、新論證的應用,新要素的成果應用于臨床,立足桂西,將開展更多創新的科研和新技術項目并逐步轉化,給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科室電話:0776-2065905  收起>>

        專家列表

          暫無專家信息!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张家界市| 龙门县| 武义县| 麻阳| 罗江县| 洛隆县| 舞阳县| 遵义县| 河东区| 白城市| 东莞市| 塘沽区| 乌鲁木齐县| 安西县| 陆川县| 增城市| 乐陵市| 收藏| 廊坊市| 葵青区| 宁乡县| 高淳县| 腾冲县| 瑞安市| 涿州市| 马山县| 历史| 郯城县| 班戈县| 金平| 松溪县| 巧家县| 宜兰县| 繁昌县| 海阳市| 吴川市| 谢通门县| 卓尼县| 前郭尔|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