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全面成熟開展各類常規/微創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大血管病等心臟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開展的多項技術(26項)填補了粵東地區空白。科室特色2015年11月30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與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正式簽約,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派出心外科手術團隊和管理團隊,與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合...
展開>>
介紹: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全面成熟開展各類常規/微創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大血管病等心臟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開展的多項技術(26項)填補了粵東地區空白。科室特色2015年11月30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與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正式簽約,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派出心外科手術團隊和管理團隊,與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共建汕大附一院·武漢亞心醫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12月23日揭牌成立,成為粵東地區首個“跨省際專科聯盟”,為粵東地區心臟病患者提供便捷優質、高水平的心血管疾病診療服務。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是全國知名的心臟病專科醫院,其中心外科已完成各類心臟外科手術7萬余例,年手術量連續十七年排名全國前三位,湖北省首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家先天性心臟病區域協作中心”,20余項技術填補了湖北省乃至國內心外科技術空白。目前,聯合心臟外科中心接診心臟病患者近兩萬人次,現已完成心臟外科手術近兩千例,醫療質量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疑難重癥的四級手術超90%,更成功挽救了近五百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生命,讓汕頭市乃至粵東地區患者在家門口享有一流心臟病診療服務,無需遠赴廣州,不僅免去患者路途奔波、排隊等候之苦,還降低了轉運的風險和患者的費用,大大提高急危重癥患者的生存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聯合心臟外科中心派出專業醫護團隊,攜帶便攜式超聲儀器,在汕頭市各區開展“心”技術百縣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等大型救助活動。累計義診篩查41次,為超過15000人提供免費的診療、超聲檢查服務。同時,每年還推行“六一愛心行”和“心希望”公益活動,通過“鴻光基金”和“亞心關愛基金”為符合條件的簡單先心病患者提供免費手術治療,輻射汕頭、潮州、揭陽、梅州、汕尾等地區。截至目前已治愈簡單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超500名,其中免費手術約占25%,累計救助金額近84萬元,緩解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為社會延續了“心”希望。開展手術種類:微創類粵東首例腋下小切口微創先天性心臟病(室缺)修補術、粵東首例微創瓣膜成形術、粵東首例微創瓣膜置換術、粵東首例微創搭橋術、粵東首例全胸腔鏡下的先心修補和瓣膜修補術、粵東首例經超聲引導下的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粵東首例全胸腔鏡下瓣膜置換術。先心類粵東首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雜交手術(復雜先心體肺側枝封堵+F4矯治術)、粵東首例低齡低體重(6kg)患兒右心導管術粵東首例大動脈調轉手術(嬰幼兒復雜先心)、粵東最低齡(矯正胎齡30周)、最低體重(1.1kg)先心修補術粵東首例肺動脈瓣閉鎖矯治術、粵東首例新生兒室間隔缺損合并降主動脈縮窄矯治術。大血管類粵東首例主動脈夾層手術(升主動脈置換+主動脈弓置換+象鼻支架置入術)、華南地區首例DAVID術(主動脈夾層)、粵東首例孕婦(孕16周)主動脈夾層手術、汕頭市首例心臟大血管雜交手術、粵東最高齡(86歲)主動脈夾層手術、華南地區首例全主動脈置換術。瓣膜類粵東首例低齡(4歲)主動脈瓣成形術(感染性心內膜炎)、粵東首例雙瓣環擴大術。冠脈類粵東首例瓣膜置換+冠脈搭橋術、粵東最高齡(83歲)心臟搭橋手術、粵東首例肺動脈血栓清除及內膜剝脫術、ECMO技術——粵東首例體外膜肺氧合技術。引進粵東地區首套生命支持系統——ECMO技術,這是粵東地區急危重癥患者的福音!除用于心臟手術前后,更讓大家見識到它神奇威力的是在SARS、H7N9、COVID-19等病毒性肺炎盛行期間,正是ECMO技術救活不少呼吸功能崩潰的危重病人。硬件設施:外科病房開放床位40張,配有中心監護臺、遙控監護儀、除顫器等完善設施,為心臟外科手術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術前術后治療。國際一流的手術室,全部采用全封閉垂直層流、百級空氣凈化器設備,并配有國際上最先進的麻醉機、體外循環機、主動脈球囊反搏儀、監護儀等設備,為患者手術安全保駕護航。科室地址: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號樓10樓西側聯合心臟外科中心。科室專家姓名:陶涼;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姓名:王瀟;職稱:主任醫師。姓名:鄭育舉;職稱:主任醫師。姓名:陳峰;職稱:副主任醫師。姓名:金晶;職稱:主任醫師。姓名:賀必輝;職稱:副主任醫師。姓名:黃維勤;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姓名:劉燕;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姓名:馬小靜;職稱:主任醫師、教授。科室聯系方式:0754-88905644。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