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張家港市中醫醫院骨科,是蘇州市中醫重點專科、張家港市醫學重點學科,設有脊柱、關節2個病區,重點開展關節鏡微創技術、脊柱疾病及小兒骨科和中醫骨傷保守治療。設有本地區唯一的頸肩腰腿痛中心MDT(多學科協作診療),開放床位86張,有中醫綜合、脊柱、關節、創傷、手足外科、小兒骨科6個治療組。病區現有全科醫生33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
展開>>
介紹:
張家港市中醫醫院骨科,是蘇州市中醫重點專科、張家港市醫學重點學科,設有脊柱、關節2個病區,重點開展關節鏡微創技術、脊柱疾病及小兒骨科和中醫骨傷保守治療。設有本地區唯一的頸肩腰腿痛中心MDT(多學科協作診療),開放床位86張,有中醫綜合、脊柱、關節、創傷、手足外科、小兒骨科6個治療組。病區現有全科醫生33人,其中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9人,博士1人,碩士9人。科室人才隊伍實力雄厚,包括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1人,蘇州市姑蘇衛生青年拔尖人才1人,張家港市“123”衛生高層次人才3人,張家港市名醫1人等,并配備骨科專科護士。骨科現承擔著蘇州及張家港市級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累計發表SIC論文19篇。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蘇州市科技進步獎等各級各類獎項10余項,授權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并擁有省級批文的自制制劑2項。科室在周邊地區影響力大,多次承辦骨傷科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骨傷一科(脊柱)以微創為發展方向,擁有一大批先進診療設備,能熟練開展椎間盤鏡、椎間孔鏡、頸椎胸腰椎前后路手術等脊柱手術及兒童骨傷的保守和手術治療。目前,設有骶管滴注、小針刀兩個特色專病門診。該科微創技術特色鮮明,在蘇州市較早開展椎間盤鏡、Quadrant通道、椎間孔鏡手術微創治療各類脊柱疾患,其中《微創Quadrant通道下經椎間孔融合術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椎弓根螺釘抗松動技術創新及機制研究》獲蘇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病區特色一、設備先進在全市率先引進了美國Sofamor公司椎間盤鏡系統一套和荷蘭Philips大型C型臂X透視機一臺,近年來又引進德國joimax椎間孔鏡系統和美國Sofamor公司Quadrant通道系統各一套、德國Ziehm大型C型臂X透視機一臺等先進的進口診療設備。二、微創技術特色顯著在本市率先開展了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先后開展肌間隙入路胸腰椎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Quadrant通道系統輔助下腰椎融合手術和通道下頸椎前路或后路手術治療頸椎病,經皮穿刺射頻消融治療頸椎病,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和椎體血管瘤,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術等較先進的脊柱微創手術,閉合復位兒童骨折克氏針或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手術。三、骶管滴注+四部松解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骨科開展骶管滴注+四部松解手法整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已有20余年歷史。骶管滴注是一種經過骶管裂孔的骶管硬膜外藥物治療,藥物通過彌散達到消炎止痛、緩解局部神經根水腫的效果,從而間接起到緩解壓迫作用。再配合拔伸下沉、側臥斜扳、直腿抬高和髖膝屈伸、懸空抖腰法四部松解手法,能促進骶管滴注后藥物布散吸收,松弛肌體肌肉關節,糾正小關節功能紊亂。該治療方法是張家港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的特色治療項目。四、中醫特色明顯,治療手段豐富科室開展10余種中醫特色適宜技術,如“中藥外敷、針灸、耳穴埋籽、穴位敷貼、中藥熏蒸、中藥離子導入”等。同時科室開發的痛腰合劑和骨折合劑自制制劑兩項等系列中藥廣泛應用臨床。自2009年以來,科室每年開展“冬病夏治”,運用穴位敷藥及針灸火罐治療頸肩腰腿痛,有越來越多的患者感受到了祖國醫學的經典魅力。護士站:0512-56380251值班室:0512-56380254醫生辦:0512-56380252骨傷科門診:0512-56380142骨傷二科(關節)目前已常規開展膝、肩、踝、髖等關節的關節鏡手術。膝關節鏡下帶重建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或修補術、滑膜皺襞綜合癥、關節游離體摘除等微創手術治療;肩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肩峰成形術、鈣化性肌腱炎病灶清除術、肩關節不穩重建術、肩鎖關節脫位喙鎖韌帶重建術;髖關節鏡下髖臼股骨撞擊綜合征的治療、髖臼骨折的微創固定術;踝關節鏡下前、后踝關節撞擊綜合征的治療、游離骨折塊的摘除等手術。科室特色關節鏡微創技術關節鏡微創技術是科室關節外科的一大特色。目前已廣泛開展膝、肩、踝等關節的關節鏡手術。1、肩關節鏡微創技術開展關節鏡下肩袖修補、關節不穩功能重建、喙鎖韌帶重建修復肩鎖關節脫位等肩部疾病及創傷。肩袖損傷是肩部常見的中老年退變性疾患,常常伴有劇烈的夜間疼痛,影響睡眠,造成患者焦慮。通過關節鏡微創技術,利用4個1cm小切口,有效修復撕裂的肩袖,快速緩解疼痛,恢復肩關節功能,快速返回工作崗位。2、膝關節鏡微創技術開展關節鏡下前后交叉韌帶重建、后外側韌帶復合體功能重建、髕骨脫位的微創手術治療。擬開展關節鏡下腘窩囊腫清除術。膝關節交叉韌帶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引起關節腫脹、疼痛,難以屈伸,嚴重的韌帶損傷可導致關節軟骨的磨損。通過關節鏡微創技術,微創切口,重建韌帶,快速緩解疼痛,恢復膝關節功能。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肩周炎肩周炎俗稱“五十肩”,常見于50歲中老年人,伴有肩部疼痛、活動困難等癥狀。骨傷二科采用“液壓擴張結合三步整肩法”中西醫結合治療肩周炎,松解肩袖、關節囊與周圍組織的粘連,快速緩解肩關節疼痛,恢復肩關節活動度。人工關節術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果您是一位人工關節術患者,出院后請您務必繼續進行功能鍛煉,增強肌力和關節活動度,認真對待醫生的電話回訪或上門隨訪,發現問題請及時與醫生進行聯系。在這里我們特別要提醒您注意:一、如果出現髖部疼痛、腫脹、傷口滲液、胸痛氣短和其它一些異常情況,請及時與醫生聯系,告知病情變化,以便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二、以后在您要拔牙或做其它手術之前,一定要記得告訴醫生您身上安裝有人工關節,以便早期使用抗菌素預防感染。三、注意隨時愛護您的人工關節,不要參加劇烈運動和體力勞動,以免影響關節的使用壽命。四、手術后因其它疾病需做核磁共振或CT時,您應向醫生說明情況。五、假如您的關節因出現松動或感染等原因而失敗時,您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再換一個。雖然第二次手術更為困難,但只有這樣,才能繼續保持您病變關節的功能。六、手術后即使一切正常,您還是要每半年到一年來院復查一次。復查時,請帶好以前與手術相關的資料、X片和最近的站姿、坐姿和走姿的三張全身側面像片。如果您是外地患者,可來信或來電和張家港市中醫醫院取得聯系。微創技術+中藥內服外敷一、創傷微創技術引入的背景在骨科臨床上,四肢骨折常規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但該術對軟組織創傷大,剝離范圍廣,對骨膜的剝離損傷會導致術后骨折端缺血,愈合慢,骨不連的發生率增加。二、張家港市中醫醫院創傷微創技術的特點與優勢近年來,張家港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成功運用微創骨折治療的多項技術,如:閉合復位內固定技術、微創接骨技術、微創骨折穩定系統(LISS)、點接觸固定(PC-FIX)和鎖定加壓技術(LCP)等一批先進的技術手段治療四肢骨折。此類技術根據骨折的部位和特點,選擇相應的內固定器械,不需要大范圍的切開和軟組織剝離,甚至不剝離骨折端骨膜。皮膚切口只有原來的1/3左右,對骨折端血液供應干擾輕微,固定牢靠;術后反應輕,恢復快,感染和骨不連的發生率較常規手術大為降低。三、該療法的中醫特色手術前和手術后采用該科特有的正骨湯配方顆粒、四肢洗液配方顆粒內服,以達到疏筋理脈、活血止痛之效;同時,輔于黃水沙藥液外敷散瘀退腫,從而改善了患者手術前后的癥狀,極大地提高了治療效果。腰腿痛的中醫保守療法一、什么是腰腿痛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骨傷科病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為臨床常見疾病。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輕者腰痛,經休息后可緩解,再遇輕度外傷或感受寒濕仍可復發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側及小腿后外側及腳外側放射疼痛,轉動、咳嗽、噴嚏時加劇,腰肌痙攣,出現側彎。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患側小腿外側或足背有麻木感,甚至可出現間歇性跛行,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二、中醫保守療法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積累和不斷改進,張家港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采用藥物骶管滴注脊柱三維牽引,并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腰腿痛。具體治療方法是采用藥物骶管滴注每周一次,一個療程2—3次;期間,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進行中醫辯證施治,采用科室特有的腰腿痛配方顆粒、四肢洗液配方顆粒等中藥制劑,再加上針灸推拿,從而為廣大腰腿痛患者解除疼痛,避免手術療法的風險,因而在本市及周邊地區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護士站:0512-56380351值班室:0512-56380354醫生辦:0512-56380352骨傷科門診:0512-56380142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