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是目前浙江省規模最大生殖內分泌學科臨床科室,設有生殖內分泌科門診、男科門診、病房、輔助生殖實驗室、男科實驗室、手術室??剖椰F有3個病區,150張床位??剖夜灿嗅t務人員123人,其中醫生36人,護理人員68人,實驗室人員17人,資料管理員2人,具有高級職稱19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2人。臨床主要承擔生...
展開>>
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是目前浙江省規模最大生殖內分泌學科臨床科室,設有生殖內分泌科門診、男科門診、病房、輔助生殖實驗室、男科實驗室、手術室??剖椰F有3個病區,150張床位??剖夜灿嗅t務人員123人,其中醫生36人,護理人員68人,實驗室人員17人,資料管理員2人,具有高級職稱19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2人。臨床主要承擔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治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癥,采用微創生殖功能矯治、藥物治療、人工授精、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卵母細胞漿單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等輔助生殖技術(ART)進行治療,治療成功率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學術地位生殖內分泌學科是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生殖安全轉化醫學”創新團隊、浙江省生殖醫學創新學科、浙江省醫學重點支撐學科。科室為浙江省生殖醫學中心,浙江省輔助生殖質控中心,是生殖醫學的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已畢業生殖內分泌學科方向碩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后出站4人。是國內首批準入可以開展各項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單位,也是首批準入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培訓基地,以及首批準入的胚胎遺傳學診斷學和二代測序開展胚胎遺傳學診斷的單位。此外,生殖內分泌學科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生殖安全轉化醫學”創新團隊、浙江省生殖醫學創新學科、浙江省醫學重點支撐學科(生殖內分泌),已在BMCMed,Diabetes,JClinEndocrinolMetab,HumaReproductiveUpdate,FertilSteril等發表大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被多次引用;主編《現代輔助生育技術》,《GameteandEmbryo-fetalOriginsofAdultDiseases》等中英文論著。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輔助生殖誘發胚胎源性疾病的風險評估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2CB944900)的首席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科技一等獎和二等獎各2項及多項省衛生廳科技創新獎等。研究方向1、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聚焦生殖障礙相關的多囊卵巢綜合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早衰、早期復發性流產以及生精障礙等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解決方案的研究,。涉及人類生殖細胞發育和受精、胚胎發育和著床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和旁基因修飾等基礎研究,開展滋養干細胞研究早期胚胎著床的母胎交互作用,探索早期著床。2、著床前分子遺傳學診斷的新方法研究、控制遺傳缺陷兒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3、研究輔助生育技術對胚胎、胎兒發育及出生后的遠期影響,為國家制定輔助生殖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提供依據。4、開展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并利用該技術探索人類基因病治療。本科特色生殖內分泌科1994年10月開展了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試管嬰兒,IVF-ET)和配子輸卵管內移植(禮物嬰兒,GIFT)技術,是全國開展此類技術較早的機構。分別于1995年11月13日和1996年7月10日分別誕生了浙江省的第一例禮物嬰兒和第一例試管嬰兒,填補了浙江省在該領域的空白,分別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浙江省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3月中心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經陰道B超引導下選擇性胚胎減滅術,減胎成功率高,為2000年浙江省衛生廳推廣項目。1997年浙江省衛生廳成立生殖醫學中心,即設置在本科。1997年3月開展的胚胎冷凍技術,填補了浙江省空白,獲得2001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醫院生殖內分泌科被省衛生廳認定為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2001年初成功實施胚胎著床前遺傳學診斷技術。2001年11月經國家衛生部專家組評審,成為全國首家可以開展各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單位,包括人工授精(含贈精人工授精)、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著床前遺傳學診斷(PGD)等。其中PGD技術是首家被國家衛生部門準入開展的機構。至今仍是浙江省唯一能同時穩定開展上述各項技術的中心,上述的相關技術和研究經國內權威人士評審,獲得2004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3月首批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輔助生育技術培訓基地(12家單位之一)。2011年1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基于本學科團隊領銜的聯合北京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山東大學針對高危、不孕和生殖障礙特殊人群,創建了植人前胚胎遺傳學診斷(PGD)積極性優生新技術、優化的現代助孕技術和健康生殖預警三大臨床體系的突出貢獻而授予。2012年2月作為第二參與單位本學科獲得“不孕癥病因及治療方法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分別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生殖安全轉化醫學”創新團隊、浙江省生殖醫學創新學科。2013年被浙江省衛生廳授予浙江省人類輔助生殖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2015年成為浙江省醫學重點支撐學科。2015年獲得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一等獎。學科規劃學科的發展總體目標是在科研教學、醫療、管理等方面做到科學性、制度化,并不斷地尋求創新,力爭本學科綜合實力穩居國內同類學科前列,部分可比性指標進入國內第一名,某些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開展一些原創性工作,結合臨床,解決或攻克本專業內一些難題,努力提出新的診治方案,在國內取得本領域內的領先地位。以學科帶頭人為首,培養一批兼具教學、科研、醫療等綜合能力并有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和年富力強青年骨干,加強學科團隊的梯隊建設,保持學科后續發展的強勁實力,使本學科整體水平達國內先進,部分領域達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教育培訓學科創建于20世紀80年代,致力于生殖醫學學科方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經過幾代人傳承和發揚,生殖醫學學科團隊在科學研究、臨床技能和服務能力、教學能力三方面都位居省內領先、國內先進行列。臨床日常工作以治療生殖內分泌疾病和不孕不育治療為主,準確評估生殖能力,提高助孕技術效率。同時承擔浙江大學醫學院婦產科生殖內分泌方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的培養,并作為全國輔助生殖技術的培訓基地為來自全國各地生殖中心培訓醫生、實驗室和護理人員,行使浙江省輔助生殖質控中心職責為浙江省輔助生殖技術規范開展和行政部門政策制定建言獻策。地理位置:生殖內分泌科門診3號樓4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