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是安徽省重點學科中醫內科所屬三級學科之一,安徽省重點專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醫消化專業),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學位(脾胃病專業)授權點,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中西醫結合消化碩士學位授權點,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擁有一支實力強勁的醫療專家隊伍,人才梯度合理,科研力量雄厚。現有專業醫護人...
展開>>
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是安徽省重點學科中醫內科所屬三級學科之一,安徽省重點專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醫消化專業),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學位(脾胃病專業)授權點,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中西醫結合消化碩士學位授權點,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擁有一支實力強勁的醫療專家隊伍,人才梯度合理,科研力量雄厚。現有專業醫護人員42名,其中高級職稱9名,國家中醫臨床優秀人才1名,安徽省中醫領軍人才1名,江淮名醫1名,安徽省名中醫1名,博士學位1名,在讀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1人,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科室開設2個病區,開放病床90張,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約2500余人次。脾胃病科門診常年配有高、中級職稱人員出門診,專科年門診量平均6.0萬余人次。醫療特色科室堅持走中西醫并重之路,突出中醫特色,科室研制的健胃沖劑特色制劑,通過長期的臨床應用,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胃病,療效確切。近年來,科室開展“健脾解毒、護膜生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以中藥直腸滴入為主要治療途徑,可較快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復發。應用益氣活血為主中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癌前病變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應用中藥治療胃腸動力障礙相關性疾病,能顯著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等癥狀。對頑固功能性胃腸疾病,開展體外胃腸起搏治療,獲得了良好的診治效果。具備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優勢特色項目包括:1.炎癥性腸病(UC、CD):科室開展“健胃解毒,護膜生肌”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以中藥直腸滴入為主要治療途徑,在繼承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院內制劑“地馬煎劑”治療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可較快緩解臨床癥狀和減少復發。2.早期胃癌治療:科室利用內鏡染色技術、放大內鏡等先進手段,明顯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診斷率,開展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治療消化道早癌,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愈合快等特點。3.慢性萎縮性胃炎(CAG):科室應用益氣活血為主中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癌前病變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腸化及異型增生。4.功能性胃腸病:科室應用疏肝健脾為主中藥治療功能性胃腸病,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功能性胃腸病患者生活質量。5.內鏡診治技術:科室擁有進口胃腸鏡、膠囊內鏡、十二指腸鏡、超聲胃鏡,可及時、準確發現整個消化道疾病病變,并擁有放大、染色內鏡設備,進行早期消化道腫瘤診斷,開展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消化道早癌切除(ESD)、消化道出血的內鏡下治療等。6.動力障礙性疾病:本科室采用體外胃腸起搏聯合中醫藥口服、外敷等方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胃腸動力,取得顯著療效。7.疑難及急危重癥診治: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疑難及急危重癥的經驗。科室每年收治重癥胰腺炎、肝硬化腹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等數十例,對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并采取內治與外治相結合方式,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有效防止并發癥發生。對急性大出血病例,采取藥物聯合內鏡下止血方法,臨床效果顯著、復發出血率低。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理念,突出中醫藥預防保健優勢,進行“冬病夏治”“中醫治未病”以及“冬令膏方進補”等工作,積極開展中藥直腸滴入、中藥外敷、中藥熏洗治療、刮痧、耳穴壓丸、穴位注射等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專家簡介查安生脾胃病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內科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江淮名醫,安徽省名中醫,國家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安徽省中醫領軍人才。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分會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整合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藥協會黏膜修復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還有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中醫脾胃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消化學會常委,安徽省醫師協會中西結合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消化內鏡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重點專科帶頭人,安徽省消化內鏡質控專家,《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和《安徽中醫臨床雜志》編委。從事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胃腸疾病,尤其擅長慢性萎縮性胃炎、炎癥性腸病、功能性胃腸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系統規范診治。專業特長:慢性胃炎,慢性腹瀉,肝硬化,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消化道腫瘤術后康復等消化道疾病。門診安排:周一、四、六上午,周二下午名醫堂。鄒曉華醫學碩士,主任醫師,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是中國醫促會中西醫結合消化分會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常委,安徽省消化病學會青年委員,安徽省消化健康分會常委。擅長治療消化內科常見病如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瀉、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尤其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腹瀉、胃食管反流病等方面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門診安排:周三、五上午,周一、六下午。章小平醫學碩士,主任醫師,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是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常委。擅長治療消化內科常見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肝硬化、慢性便秘等。尤其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潰瘍性結腸炎、慢性便秘等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門診安排:周二、周日上午,周五下午。石美雅副主任醫師,具備四十年豐富臨床經驗,擅長對臨床復雜病例的診斷,專業特長: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膽囊炎,胰腺炎,肝硬化。尤其對重癥胰腺炎及大量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門診時間周二、五上午。韋佐莉韋佐莉副主任醫師,安徽省消化內鏡學會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常委,安徽省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治療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便秘、慢性腹瀉等。尤其擅長內鏡下消化系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門診安排:周三全天、周四下午。歐陽勁光中醫學碩士,副主任中醫師,安徽省消化內鏡學會早癌學組成員,中華中醫藥脾胃病分會青年委員,安徽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青年委員,安徽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安徽省中醫脾胃病學會委員兼秘書。從事消化內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內鏡診斷、治療如息肉切除,內鏡下止血,異物取出,早癌診斷,消化道癌前疾病及早癌的ESD等。主持及參加多項省級課題,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門診安排:周一上午。丁小麗副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性胰腺炎專家委員會青年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消化學會青年委員,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便秘等。尤其擅長炎癥性腸病的診治。從事消化內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10余年。門診安排:周四上午,周二下午。王睿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分會青年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流派傳承分會青年委員。出身新安王氏醫學世家。擅長: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腹瀉、功能性消化不良。門診安排:周四下午、周日下午。張樹卿中醫學碩士,副主任中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膠囊內鏡與腸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委員會委員。安徽中醫藥學會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醫學會消化病分會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治療學組成員。安徽省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持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腸肝膽疾病十三年。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以及胃腸鏡常規的診療。尤其擅長腸易激綜合征、口腔異味、口腔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西醫結合診療以及體質辨識與調理以及常規內鏡的診療工作。尤擅長胃結腸隆起性病變的超聲內鏡掃查工作。門診安排:周日上午。夏酉年中醫學碩士,主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非靜脈曲張性消化道出血專家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消化心身專家委員會青年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從事消化內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長: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慢性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腹瀉、功能性消化不良。門診安排:周六上午。曹靜主治醫師,講師。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安徽省醫師協會消化內鏡醫師分會委員;中華消化心身聯盟安徽省委員會首屆理事;安徽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便秘、潰瘍性結腸炎,尤其對胃食管反流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早癌及息肉內鏡下治療有深入研究。門診安排:周一下午。程鵬醫學碩士,主治醫師。現任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GERD專委會委員,安徽醫學會消化道腫瘤內鏡專委會委員,安徽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委會青委。專業方向:消化道早癌及癌前期疾病的臨床診治;擅長消化系統疾病如萎縮性胃炎,消化不良,幽門螺桿菌感染,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同時開展胃鏡精查及內鏡下黏膜剝離(ESD)技術診治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疾病。門診安排:周三下午。汪悅醫學博士,主治醫師。現為查安生安徽省名中醫工作室負責人,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安徽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青年委員。近年來主持及參加省級課題5項。多篇英文雜志審稿專家。發表多篇SCI及中文核心論文。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潰瘍性結腸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瀉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內鏡下胃腸息肉切除等內鏡治療。門診安排:周五下午。高康麗主治醫師,醫學碩士。擅長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對消化內科常見病有一定工作經驗,尤其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征、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等有深入研宄。紀慧萍醫學碩士,住院醫師。擅長診治消化系統常見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潰瘍性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等。醫學教育科室現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學位、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多名。本學科現已畢業碩士近40名,近兩年年均臨床帶教本科生150人次,承擔理論課教學200學時,培養規培醫師180人次。學科采取多種形式,培養碩士、規培生、實習生等多層次人才,分階段、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臨床及內鏡技術。每周安排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疑難病例討論等教學活動,加強對進修生、研究生、規培生、及本專科生臨床知識及技能培訓。每年對各級醫師進行量化考評,對高年資主治醫師進行定向培訓,做到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科學研究在保證出色完成臨床工作的同時,科室側重于以下方面的研究:1.消化道早癌的診治及內鏡下治療;2.功能性胃腸疾病發病機制及診療新技術;3.內鏡診療新技術;4.功能性胃腸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5.“健胃解毒,護膜生肌”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各級期刊發表論文近150篇,出版著作10余部,在研的各類科研項目達10余項,科室承擔省、廳級課題13項,安徽省科技成果1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