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是廈門市唯一的小兒微創規劃重點學科,也是省內同專業中唯一實現“微創化”的科室。是中華醫學會小兒內鏡外科學組委員單位,國際小兒內鏡外科學會(IPEG)會員單位。2017年度完成住院手術3000多例、腔鏡手術2000例,在省內遙遙領先。小兒外科現有床位55張,亞專業學科建設有:胎兒與新生兒外科、小兒普外科、小兒泌尿外科、骨科、腫...
展開>>
介紹: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是廈門市唯一的小兒微創規劃重點學科,也是省內同專業中唯一實現“微創化”的科室。是中華醫學會小兒內鏡外科學組委員單位,國際小兒內鏡外科學會(IPEG)會員單位。2017年度完成住院手術3000多例、腔鏡手術2000例,在省內遙遙領先。小兒外科現有床位55張,亞專業學科建設有:胎兒與新生兒外科、小兒普外科、小兒泌尿外科、骨科、腫瘤等,設立了專病系列門診。全科人員總數28人,醫師10人,護士18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中級職稱11人。博士學歷1人,碩士學歷5人,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梯隊。特色診療一、小兒普外專業本科目前所開展的腹部手術都完全實現了腹腔鏡微創化,如:腹股溝疝、腸管畸形與憩室、腸旋轉不良松解復位、小腸切除、巨結腸根治術、闌尾切除術、粘連性腸梗阻松解術、肛門閉鎖直腸尿道瘺根治術、腹腔腫瘤切除術等等,及各類急腹癥、腹膜炎、血便的腹腔鏡診斷及同步治療等,這些疾病的微創手術都已經形成常規化模式。尤其是單孔腹腔鏡腹壁無傷痕闌尾切除術,隨著科室的不斷的技術攻關,目前已經可廣泛用于各種類型重癥闌尾炎及成人身高的年長兒童,成為了醫院的技術亮點,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科室的手術理念是追求手術方法與國內小兒外科中心基本同步,以期達到完美的治療經過和結果,開展的手術均采用當下最先進的手術方式,其中膽道閉鎖、膽總管囊腫、腹腔鏡下次全結腸切除等代表學科最高水準的復雜手術,無論是微創化率、技術成熟度、手術用時、療效等均已比肩國內相關學科中心。二、胎兒、新生兒外科依托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每年1.6萬例以上的分娩量,科室在整個閩西南地區首先創立胎兒外科理念,將胎兒期發現的外科疾病納入科學干預與管理之中,例如腎積水的優化轉歸、膽總管囊腫出生后的早期手術根治,有力地保護了腎功、預防了不可逆的肝功能損害。針對先天性腹裂、巨型臍膨出開展產時外科手術,將環境對胎兒的影響降至最低,在近乎母體的環境內完成手術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巨型臍膨出分期硅膠袋懸吊整復術無需開刀,臟器漸次還納,避免了腹壓急驟升高導致的心肺功能衰竭的嚴重并發癥,救治水平走到了國際前列。伴隨著醫院麻醉及新生兒重癥救護水平的不斷進步,新生兒外科手術的救治成功率也不斷刷新紀錄。其中750gNEC的成功救治、1500g的食道閉鎖手術后無任何并發癥及后遺癥都已逼近國內相關手術的記錄。伴隨著救治水平的提高,科室積極探索新生兒微創手術治療的新方法,開展了新生兒高位肛門閉鎖腔鏡下一期手術治療、胸腔鏡下膈疝修補術、腹腔鏡下幽門環肌切開術等,其中被國內公認的難度極大的先天性食道閉鎖腔鏡治療,已經成為科室的常規手術,手術用時媲美國際一流團隊。吸引了廈漳泉及周邊地區的患兒慕名前來救治,日益成為閩西南地區的新生兒外科微創救治中心。三、泌尿微創專業作為國內最早開展隱匿性陰莖治療的單位之一,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在國內最早撰寫并發表了相關手術技術的論文,參與了全國隱匿性陰莖手術規范及指南的制定。目前科室針對不同類型的隱匿性陰莖均能進行有效的治療,每年為超過300名患兒進行手術,術后效果滿意,已經領跑整個福建地區,成為全國的標桿性單位。同時,作為廈門市唯一單獨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開展各種類型尿道下裂手術的科室,目前年均手術量接近200臺,輕度尿道下裂、陰莖下彎的一次性手術成功率近乎100%,重癥尿道下裂合并性發育異常、前尿道發育不良,甚至其他單位術后效果不佳的殘廢型尿道下裂均能開展一期手術治療。術后尿瘺的發生率不到10%,遠遠超過了國外同類文獻報道的成功率。這樣的優異成果得到了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可并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每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尿道下裂病例為全國各省市的病人慕名前來求診。得益于特區政府及醫院的重視及大力支持,市婦幼小兒外科在前幾年就開始布局并普及微創治療的理念,在基礎設備、技術培訓、人才積累等方面均做足了“功課”。厚積而薄發,隨著設備及技術人才的到位,泌尿系統微創手術迎來“豐收”的喜悅,成功完成了包括“腹腔鏡下微創治療腎積水”、“氣膀胱腹腔鏡輸尿管返流再植術”、“膀胱鏡下輸尿管囊腫切開造口及后尿道瓣膜電切成形術”、“腹腔鏡下重復腎畸形部分切除術”、“腹腔鏡下前列腺小囊切除術”、“腹腔鏡下多囊腎切除術”、腹腔型高位隱睪、精索靜脈曲張等覆蓋泌尿系統各個病種的微創腔鏡手術三百余例。這些病例范圍已完全涵蓋了兒童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尿道部位所有常見及多發疾病,在小兒泌尿系手術范圍的“無盲區”已基本實現,處于全省小兒外科泌尿領域的領先地位,進入國內該領域的“第一梯隊”,標志著省內一個小兒泌尿外科微創治療時代已經到來。四、小兒骨科專業本科室于2013年廈門市首先創立了專業的小兒骨科病房及專科門診;2010年在全省率先開展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早期診斷,推廣早期的標準化治療。致力于將髖關節發育異常控制在早期,以避免后期嚴重畸形和節約社會醫療資源。目前髖關節的篩查工作已經成為醫院在福建省的一張名牌,年均篩查5000例病例。馬蹄內翻足作為小兒骨科常見畸形之一,之前在廈門乃至福建省內的規范化治療幾乎空白,科室通過推廣潘賽緹石膏矯形術,使大量患兒避免了廣泛松解手術的痛苦和后遺癥,獲得了外觀和功能正常的足。腦癱也是隨著社會發展和新生兒數量增加,逐漸增長的一類疾病。科室在廈門市首先開展了腦癱下肢畸形的手術治療,以及腦癱患兒步態觀察,通過與康復科的學科協作和聯合治療,改善了患兒步態,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未來,科室除將鞏固在兒童正畸上的優勢,逐步開展各種復雜型多指的一期矯治手術及其他肢體畸形的正規治療外,還將逐步推開兒童創傷及骨折的規范化治療,改變目前兒童骨折沿用成人治療的窘境。在廈門市率先開展肘關節骨折不開刀微創化治療等一些列兒童骨折微創化治療措施,將真正適合兒童的專業化骨科科學治療體系惠及全體兒童。五、小兒腫瘤外科兒童腫瘤較之成人腫瘤,種類繁多且有自身的特性,微創技術在兒童腫瘤的手術治療上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科室目前能夠嫻熟的使用腔鏡完成卵巢腫瘤、腹膜后畸胎瘤、腎上腺腫瘤、腎腫瘤等先天腫瘤的手術,術中創傷管控理想,基本上可以完成保留正常臟器完整性,并且在放大的術野下,能夠仔細辨別腫瘤周邊的重要血管、淋巴管等管道系統,將手術創傷降至最低。科室在廈門市首先開展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的腔鏡下完整切除的手術方式,較之傳統腹膜后腫瘤開腹手術需大切口暴露,且術中大面積游離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創傷大,對腎上腺組織牽引擠壓容易造成腎上腺危象的弊端,腔鏡手術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患兒術后恢復快,已經成為國內推薦的兒童腎上腺腫瘤的首選手術方式。另外,科室是福建省最早開展血管瘤口服及外敷藥物綜合治療的單位,使各種類型的廣大血管瘤患兒免除了開刀之苦,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那些手術切除將創傷巨大的頸部巨大淋巴管瘤提供了藥物注射的治療選擇。上述方法目前已經惠及千余例患者,效果滿意。兒童睪丸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采用了先進的保睪手術理念,均能有效切除腫瘤并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睪丸。針對先天腫瘤發病隱匿,但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滿意的發病特點,徐延波主任醫師在全國倡導滿月及3月齡時超聲篩查腫瘤的先進理念,惠及了腫瘤患兒,得到了省內及廈門市眾多媒體的關注,取得了極大的社會影響。儀器設備小兒高清腔鏡系統2套。超聲刀1套。移動式C型臂術中CR機1套。小兒膀胱鏡1套。小兒微創手術器械12套。小兒手術顯微鏡四套。超聲刀2套。ligasure止血系統1套。教學科研科室承擔了廈門大學醫學院兒科專業中小兒外科方面的教學及帶教工作,并協助完成了廈門大學醫學院海外學院的外科教學及帶教工作。配合兒科規培基地完成小兒外科方向的規范化培訓工作。承擔了廈門市單孔腹腔鏡下闌尾炎手術治療科研立項。撰寫了《經臍單孔腹腔鏡治療小兒復雜性闌尾炎的療效分析》,發表在中國內鏡雜志。《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年長兒中的應用》,發表在中國繼續教育雜志。徐延波《經臍單孔腹腔鏡在急性化膿性闌尾炎中的臨床應用》發表在中華小兒外科雜志。馮林,《腦性癱瘓常見膝關節步態異常及治療進展》,發表在國際兒科學雜志。馮林,《CombinedMedialCuneiformOsteotomyandMultipleMetatarsalOsteotomiesForCorrectionofPersistentMetatarsusAdductusinChildren》,發表在JPediatrOrthop雜志。其他科室成員發表國家級論文10片,省級期刊論文20余篇。就診地址門診:1號樓2樓218診室。病房:3號樓15層小兒外科病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