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是廈門市第三周期重點專科,福建省新生兒救護網絡廈門市新生兒救護分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學術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是廈門市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的新生兒科,主要醫療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現在,科室擁有編制床位120張,其中重癥監護搶救(NICU)床位50張,早產兒病房40張,足月兒病房30張。年門急診人次5萬余例,年收...   展開>>

        介紹: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是廈門市第三周期重點專科,福建省新生兒救護網絡廈門市新生兒救護分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學術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是廈門市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的新生兒科,主要醫療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現在,科室擁有編制床位120張,其中重癥監護搶救(NICU)床位50張,早產兒病房40張,足月兒病房30張。年門急診人次5萬余例,年收治新生兒病人5000多例,其中有創機械通氣每年400多例,無創通氣每年600多例,搶救成功率高達95.8%。2014年1月在廈門市政府的推動下,廈門市婦幼保健院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合作,聘請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國內著名新生兒科專家陳超教授擔任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雙聘主任”。陳超教授加盟后,大大提高了新生兒科的醫療技術水平,陳超教授對新生兒科的中長期建設進行了規劃,加強人才梯隊的培養,加強科室規范化管理,在診療規范、診療技術和制度建設上與國內外頂尖NICU接軌,顯著提高了新生兒科的核心競爭力。新生兒科技術力量雄厚,醫師和護士合計108名。專科醫師28名,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8名,住院醫師12名,其中碩士15名,博士1名,有3名醫師參加國際新生兒圍產醫學培訓項目(中加班),在加拿大接受新生兒專科醫師培訓。專業護理人員80名。特色診療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不斷創新,開拓進取,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新生兒NICU綜合診治水平已達國內先進水平。科室分為8個亞專科,分別是呼吸支持、神經、消化營養、感染免疫、腎臟與水電解質平衡、心血管、黃疸血液、內分泌與遺傳代謝亞專業。主要開展以下技術:1、產房復蘇技術:新生兒搶救從產房開始,本院產科每年分娩量16000多例,以高危產科為主,新生兒科醫師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高危產婦分娩均有新生兒科醫師在場,有效地保障了產房新生兒的安全,使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始終保持在0.8~1.2%的較低水平。2、危重新生兒轉運:在福建省率先開展院際危重新生兒轉運,轉運半徑200-300公里,每年轉運危重新生兒600余例,轉運成功率達100%,有效地降低了危重新生兒的病死率。3、各種危重癥監護技術:常規開展各種危重癥監護技術,如開展心電、肺功能、有創血壓、無創心功能、經皮血氣分析、腦功能等監測,開展新生兒撓動脈穿刺及置管血氣監測;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30多例/年,開展臍動靜脈置管(UAC、UVC)100余例/年等。4、開展各種無創通氣:常規開展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雙水平持續正壓通氣(BiPAP)、鼻塞間隙正壓通氣(NIPPV)、高流量鼻導管吸氧(HFNC)和鼻咽部IMV通氣等無創通氣技術。無創通氣每年800多例。5、常頻和高頻振蕩通氣:能常規開展各種通氣模式的常頻機械通氣,對重癥呼吸衰竭能熟練開展高頻機械通氣,每年機械通氣病例400余例,其中高頻通氣200余例。每年搶救很多重癥RDS、重癥胎糞吸入綜合征、肺出血、氣胸等危重呼吸衰竭。呼吸機搶救成功率高達95.5%,應用“三聯療法”(PS+HFOV+iNO)搶救嚴重低氧性呼吸衰竭達30余例,搶救成功率高達90.6%。6、吸入一氧化氮(NO)技術:對持續肺動脈高壓(PPHN)和低氧性呼吸衰竭開展吸入NO治療。每年搶救PPHN20余例。7、早產兒救治技術:每年搶救早產兒1200余例,其中極低出生體重兒(VLBW)每年150余例,存活率96.6%。體重<1000g的超低出生體重(ELBW)每年50余例,搶救存活率高達80.5%。搶救存活的最低出生體重僅600g,為福建省最低出生體重記錄;搶救成功的超早產兒最低胎齡24+3周,為福建省最低胎齡早產兒。胎齡25-28周,出生體重700-1000g早產兒存活率達86.5%,已達國內先進水平。8、新生兒靜脈營養:常規開展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深靜脈營養,每年開展PICC200多例,靜脈營養2000余例。9、嚴重高膽紅素血癥診治技術:常規開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嚴重高膽紅素血癥或新生兒溶血癥(ABO或Rh溶血),開展基因診斷G-6-PD缺陷,每年開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20余例次,均搶救成功。10、開展亞低溫技術治療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aEEG床旁監測和床旁頭顱B超結合MRI多系列檢查腦損傷,開展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NBNA)。11、遺傳代謝性疾病診治:開展質譜技術和基因檢測技術,對遺傳代謝性疾病開展早期診斷。12、新生兒外科:常規開展各種新生兒外科技術,對新生兒先天性食管閉鎖、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腸閉鎖、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腸穿孔、各種急腹癥等開展手術治療。每年外科手術病例30余例,搶救成功率達95.3%。儀器設備新生兒科設備先進,有呼吸機10臺(其中高頻呼吸機6臺),無創呼吸機19臺,心電監護儀21臺,有創血壓監測儀6臺,脈氧儀91臺,NO吸入裝置2套,腦功能監護儀2臺,AVL血氣分析儀2臺,無創血氣分析儀3臺,床旁超聲儀和床旁X線攝片機各1臺,空氧混合裝置23臺,遠紅外線搶救臺22臺。多功能保溫箱55臺,微量推注泵81臺,滾注式輸液泵50臺,雙面新生兒黃疸治療儀12臺,單面新生兒黃疸治療儀21臺,經皮膽紅素測定儀7臺(美能達JM-103和bilcheck),微量血膽紅素測定儀1臺,微量血糖儀8臺,嬰兒高壓氧艙1臺,新生兒轉運暖箱和呼吸機各1臺,轉運救護車等設備2臺。醫院配備先進的MR、CT、心超、各種影像造影、基因診斷、質譜檢查等設備,隨時為新生兒科提供服務。教學科研1、承擔科研項目:積極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近年參加全國多中心科研項目5項,承擔福建省創新課題2項,福建省青年基金課題1項,福建省衛生廳創新科研課題2項(“三聯療法”治療新生兒嚴重低氧性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廈門市衛生局或科技局科研課題8項等,2017年獲得廈門市科技重大專項《新生兒急救診療技術研究及區域性救治中心建設(編號:20170802)》。2、發表論文: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中華兒科雜志8篇,中華圍產醫學雜志5篇,MEDLINE收錄10篇,SCI收錄3篇。3、獲獎課題:2007年獲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嬰兒高壓氧艙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應用研究),2013年獲福建省醫學科技進步(恒瑞杯)二等獎(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發病機制及早期防治多中心研究),2014年獲廈門市技術專利(多功能鳥巢),2015年獲廈門市衛計委醫學創新獎(新生兒呼吸危重癥的臨床救治),2015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廣西北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臍動脈血氣指標在新生兒窒息中的診斷價值的多中心研究)等。4、其他獲獎:2009年度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先進科室。2010年度廈門市總工會授予新生兒科廈門市工人先鋒隊。2012年度福建省總工會授予新生兒科福建省工人先鋒隊。2014年度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先進科室。2015年度廈門市護理協會授予新生兒科廈門市優秀護理團隊。2016年度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先進科室。就診地址門診:1號樓2樓208、209診室。病房:3號樓7層新生兒科病區。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九江市| 南和县| 当雄县| 庄浪县| 治县。| 延长县| 涿州市| 慈溪市| 通城县| 平江县| 吴川市| 柳州市| 黄平县| 阿坝县| 望谟县| 姚安县| 嵩明县| 宕昌县| 健康| 南开区| 景泰县| 高雄县| 石棉县| 汝阳县| 博客| 揭东县| 大丰市| 台北县| 休宁县| 西和县| 呼和浩特市| 抚远县| 应城市| 镇远县| 嘉义市| 顺平县| 嘉荫县| 五河县| 民权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