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龍巖市中醫院骨傷科是福建省中醫重點專科,龍巖市具有百年傳承歷史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余氏骨傷”為特色的中醫骨傷重點名科。科室擁有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福建省名中醫工作室、1個福建省余氏骨傷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1個海峽南少林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二級工作站,1個海峽南少林學術流派余氏骨傷工作室。同時科室也是龍巖市農村中醫藥(骨傷)人才培訓基地...   展開>>

        介紹: 龍巖市中醫院骨傷科是福建省中醫重點專科,龍巖市具有百年傳承歷史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余氏骨傷”為特色的中醫骨傷重點名科。科室擁有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福建省名中醫工作室、1個福建省余氏骨傷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1個海峽南少林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二級工作站,1個海峽南少林學術流派余氏骨傷工作室。同時科室也是龍巖市農村中醫藥(骨傷)人才培訓基地。是龍巖市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中醫骨傷科。科室分為二個病區,骨傷一區和骨傷二區。醫院核定床位數130張,門診設八間診室,其中一間是全國名老中醫藥骨傷專家余慶陽主任工作室,一間是原龍巖市第二醫院大骨科主任嚴照明主任醫師工作室,一間是急診骨傷診室、一間小兒骨科診室、另外還有四間專家診室。科室現有醫師25名(碩士生學歷8名)、其中主任醫師4名(返聘2名)副主任醫師8名(返聘1名)、主治醫師10名(返聘1名),住院醫師2名。護理人員27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16名,護士7名。擁有國家級老中醫和福建省名中醫1名,國家級學術繼承人1名。在國級、省市級學會中任的醫護人員共15名,其中4名為學科帶頭人。科室堅持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為科室發展宗旨,堅持創新發展的理念。中醫特色方面以發揚余氏骨傷特色技術,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堅持中醫現代化和西為中用骨傷科診療技術發展方向。應用余氏骨傷特色技術如湯液法、正骨法、整骨法、理筋法、針刺法、灸療法、針刀法、牽引法、敷貼法、封包法、溻漬法、熏蒸法、運動法、調護法、治未病法等傳統療法。中西結合方面積極引進開展現代骨科技術,脊柱病應用脊柱內鏡技術、經皮微創椎弓根螺釘技術、脊柱前后路手術減壓、融合、內固定手術等。骨關節創傷骨折應用鋼板、髓內針、支架、皮瓣修復手術,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人開肩關節等關節置換手術;在顯微外科方面能開展神經血管肌腱重建修復、斷肢斷指再植、畸形矯形手術等;小兒骨科方面科室成立閩西第一家中醫兒骨科,技術水平和臨床療效處于龍巖市領先水平。在兒童骨關節創傷、先天性及后天性四肢畸形、各種兒童骨關節疾病、兒童骨腫瘤;兒童骨關節的體檢及篩查等方面,主要采用了中醫保守及微創技術,具有療效顯著、恢復快,安全度好的優勢。在護理方面采用系統化的整體護理模式,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理念,規范化的病房管理,開展中醫骨傷特色護理、快速康復、保健治療。科室擁有一批先進設備如全套進囗德國JOIMAX椎間孔鏡系統、全碳纖維骨科牽引手術床、進囗及高端平端二臺C形臂透視機、溫控銀質針軟組織疾病治療系統、航空航開技術骨質疏松癥治療系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微創創治療系統、臭氧治療儀、骨科電動牽引機、電腦骨傷治療儀、磁振熱治療儀、進囗蠟療儀等十年來,骨傷科醫護共出版著作8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38篇。中標科研課題11項,其中高校級6項、市級2項、醫院級3項。獲福建省級和龍巖市級名中醫表彰1人,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批民間中醫藥特色診療項目表彰和福建省百萬職工創新大賽三等獎各1項。骨傷科先后被上級部門授予榮譽有:福建省市巾幗文明崗、省市工人先鋒號、省市青年文明號、省五一先鋒號、市優質護理示范崗等。專科專病:1.骨質疏松癥專病。2.小兒骨科。3.關節外科專病。4.脊柱外科專病。5.脊柱骨關節專病(余氏骨傷)。  收起>>

        專家列表

          暫無專家信息!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临清市| 娱乐| 措勤县| 北流市| 汾西县| 拉萨市| 樟树市| 康马县| 永年县| 葫芦岛市| 察雅县| 玛沁县| 博客| 上栗县| 万年县| 瑞金市| 安岳县| 赤壁市| 炎陵县| 青浦区| 建湖县| 环江| 高雄县| 天峨县| 阳新县| 商都县| 绥滨县| 宁城县| 绵阳市| 永清县| 巫溪县| 玉田县| 蓝山县| 明星| 苏尼特左旗| 同心县| 兴海县| 宝清县| 松滋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