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是山東省傳統優勢學科,早在20世紀60年代由全國著名消化內科專家趙憲邨教授創建,自那時起,就一直在山東省消化內科的醫、教、研領域起到帶頭作用,對山東省消化內鏡和腹部超聲的推廣應用以及消化性潰瘍和消化系惡性腫瘤的綜合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近年來,在新一代學術領頭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李延青教授的帶領下,在醫療、教學、科研等...   展開>>

        介紹: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科是山東省傳統優勢學科,早在20世紀60年代由全國著名消化內科專家趙憲邨教授創建,自那時起,就一直在山東省消化內科的醫、教、研領域起到帶頭作用,對山東省消化內鏡和腹部超聲的推廣應用以及消化性潰瘍和消化系惡性腫瘤的綜合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近年來,在新一代學術領頭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李延青教授的帶領下,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現已成為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山東省985強化建設學科,山東省消化內鏡質量控制中心。山東省炎癥性腸病診療質控評估中心,山東省炎癥性腸病健康醫療大數據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聯盟,山東省發改委工程實驗室消化道腫瘤機器人精準診療工程實驗室,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胃腸疾病轉化醫學實驗室。在2016年復旦大學醫院專科排行榜位居第十位。學科帶頭人李延青教授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消化雜志》副總編輯,為我省消化系疾病診治水平的提高、消化內科學的學科建設發展及人才培養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科室現設消化、消化內鏡、肝病3個亞專科。現有人員6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1人,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多數人員擁有海外博士學位或具有國外研修經歷,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現已形成一支以著名老專家為龍頭、中青年為主要技術力量、人才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專科業務發展主要圍繞內鏡微創診療技術、功能性胃腸病,肝臟疾病、消化道腫瘤和介入治療等開展。其中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是學科在國際上該領域的先驅者和領跑者,圍繞對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及微創治療進行了大量創新性工作,所制定的共聚焦內鏡胃癌前病變診斷標準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被命名為“齊魯標準”。超聲內鏡在國內應用范圍最廣、技術開展最新、經驗最為豐富,是國內最早開展介入診療的團隊之一,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近幾年,消化內科在內鏡圖像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內鏡智能手術機器人研發等領域開展了深入的醫工交叉研究,并獲批國家和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此外,科室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膠囊內鏡、單氣囊小腸鏡等小腸疾病的診療技術,診治病例數量居全國前列,全省之首,舉辦多期國家級小腸鏡操作培訓班。學科在功能性胃腸病和胃腸道動力方面具備傳統的優勢,為中華醫學會胃腸動力疾病研究中心暨培訓基地,所開展的24小時PH-阻抗監測、固態高分辨率胃腸動力測壓、生物反饋治療極大提高了對功能性胃腸疾病的診治水平。近年同時在腸道微生態動力學開展深入研究,并成立了國內首家微生態研究與診療中心,為益生菌應用方案的優化提供應用基礎,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消化內科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青年項目21項,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課題2項,其他省部級課題2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20篇,主編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其中英文專著1部,主編的《診斷學》入選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并榮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山東大學目前唯一入選的臨床課程。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消化內科 劉華衛發表
              消化內科 劉華衛發表
              消化內科 劉華衛發表
              消化內科 翟真真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洛扎县| 香港| 新巴尔虎左旗| 民勤县| 武乡县| 南部县| 清水河县| 澄江县| 盐城市| 禹城市| 永福县| 鹤庆县| 贡嘎县| 屏东县| 高雄县| 晋城| 贵南县| 永登县| 锡林郭勒盟| 全南县| 丹东市| 元阳县| 双柏县| 马鞍山市| 奉化市| 奇台县| 洞口县| 循化| 洪洞县| 河池市| 滦平县| 汕头市| 巴彦淖尔市| 古浪县| 满城县| 鄂托克前旗| 灵山县| 汉源县| 剑川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