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誕生。在艱苦的創業歲月里,高德恩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次極量心電圖蹬車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蹬車運動試驗、心臟綜合檢查和心肺復蘇術,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心臟起搏和復律、心向量圖檢查等新技術。1997年,45歲的張運教授就任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他率領青年一代,開始了學科建設的新長征。該團...
展開>>
介紹: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誕生。在艱苦的創業歲月里,高德恩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次極量心電圖蹬車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蹬車運動試驗、心臟綜合檢查和心肺復蘇術,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心臟起搏和復律、心向量圖檢查等新技術。1997年,45歲的張運教授就任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他率領青年一代,開始了學科建設的新長征。該團隊在國際上較早并在國內首先開展了負荷超聲心動圖、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心導管-多普勒同步血流動力學檢查、多平面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動態和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經靜脈心肌聲學造影等診斷新技術。在國內較早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急診經皮冠脈成形和支架植入術、冠脈介入治療導管遠端血栓捕獲術、經皮房間隔、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心房顫動射頻和冷凍消融術等治療新技術。目前齊魯醫院心內科包含冠心病和動脈粥硬化、高血壓、心力衰竭、結構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臟重癥、肺血管病、超聲心動圖、體表心電等9個亞專科。學科由門診、病房、心臟重癥監護室、超聲室、導管室、心電圖室、青島院區、心血管重點實驗室等部分組成。學科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心血管重構和功能研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美國心臟病學院(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培訓中心、國家衛健委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國家衛健委心血管病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和示范中心。國家衛健委臨床藥理基地、山東大學-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國際合作實驗室、國家基金委優秀創新研究群體、山東省心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和心血管病介入治療質控中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16年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血管病學名列全國第4位,是山東省進入Top10的唯一學科。心內科擁有醫、技、護、研人員27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33人,正高級職稱32人,副高級職稱22人,中級職稱35人。心內科杰出人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泰山學者”專家8名、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榮譽Fellow(HonoraryFASE)1名、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2名、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13名,成為我國各醫院心內科中擁有FACC最多的科室。多位學科帶頭人擔任亞太超聲心動圖學會副主席、亞洲心臟學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心臟學會名譽主席、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華醫學會專科學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學組組長等職務。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170余篇,影響因子大于20的14篇,大于10的56篇,7篇論文入選F1000Prime國際優秀論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項、其他省部級獎勵80余項。心血管內科先后派出20余位專家赴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挪威、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家學習進修,多次主持和參加世界、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并做大會發言。先后邀請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挪威、日本、韓國等國家多位專家來醫院心內科進行學術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了學術的發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