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ICU(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94年,是一個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科室目前開放床位數21張,負壓病房2間。科室現有醫務人員67名,醫療人員21名,護理人員46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護師2名,碩士18名,在職博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在亞專業建設方面,科室設有神經重癥、內科重癥、外科重癥等亞專業...
展開>>
介紹: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ICU(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94年,是一個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科室目前開放床位數21張,負壓病房2間。科室現有醫務人員67名,醫療人員21名,護理人員46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護師2名,碩士18名,在職博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在亞專業建設方面,科室設有神經重癥、內科重癥、外科重癥等亞專業組。各亞專業均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不斷超越,除科室常見疾病的常規治療外,還引進、創新開展了多項先進診治技術。各亞專業組領軍人物及青年醫師中,有多人擔任了全國及省級學會副主委、委員。科室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能提供高質量的生命支持。人才梯隊合理,醫療技術精湛,應急能力突出。業務范圍ICU(重癥醫學科)每年收治各種急、危、重病人1000余人次,成功搶救各種原因引起的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嚴重創傷、嚴重感染、ARDS、DIC、顱腦神經重癥、產科重癥等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高,尤其是對感染性休克、重癥胰腺炎、膽、腸瘺合并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損害有豐富的經驗。技術特色科室收治全院各科的急、危、重病人及外院轉來的危重病患者,對病人進行綜合監測及加強治療,例如糞菌移植,食道壓監測,ECMO救治及轉運,ECPR的臨床應用,腦神經功能監測,Picco監測技術,呼吸功能評價,組織的氧供監測,有創或無創機械通氣的應用,循環支持技術,持續腎臟替代治療,重癥營養代謝支持,ICU超聲應用,經皮氣管切開,心肺腦復蘇,院內感染及多臟器功能不全的綜合防治等。成立了體外生命支持治療小組,ECMO應用平臺步入正軌,開展實施ECMO技術30余人次,ECPR應用2次,治療成功率為100%,同時在魯西南地區率先實施ECMO病人轉運技術,共實施轉運病人6例次,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ICU(重癥醫學科)團隊近幾年注重人員職業規劃,推出亞專科建設理念,并培養呼吸治療師4名,開展纖支鏡吸痰、肺泡灌洗術、機械通氣患者的早期康復運動、肺擴張及肺復張治療、床旁呼吸力學監測、有創—無創序貫通氣治療等工作,在危重患者康復治療上起到積極作用。學科地位1999年,成功監護治療了山東省首例心臟移植術后的病人,為醫院贏得了巨大的聲譽。2002年又成功監護治療了魯西南首例原位經典肝移植手術后的病人,填補了魯西南肝移植的空白。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ICU專科護士培訓基地”。2016年9月通過中華護理學會腸內營養分會關于“腸內營養小組建設”的評審。2021年被評為“山東省重癥醫學規培基地聯盟”及“山東省體外膜肺氧合技術臨床應用規范化培訓基地”。教學科研承擔濟寧醫學院專科、本科、研究生及留學生課堂及臨床實踐教學,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各種專科、全科醫務人員培訓。是省內規模較大、亞專科較齊全的重癥醫學臨床和教學基地。共發表論文百余篇,獲得專利授權30余項,出版專業著作10余部。每年舉辦4-6期學術培訓班,規范了醫療技術,實現了基層幫扶。聯系我們地址:濟寧市古槐路89號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2號樓4樓電話:0537-2903029,0537-2903060病人的搶救治療提供可靠數據及安全保障。收治全院各科的急、危、重病人及外院轉來的危重病患者,對病人進行綜合監測及加強治療,例如糞菌移植,食道壓監測,ECMO救治及轉運,ECPR的臨床應用,腦神經功能監測,Picco監測技術,呼吸功能評價,組織的氧供監測,有創或無創機械通氣的應用,循環支持技術,持續腎臟替代治療,重癥營養代謝支持,ICU超聲應用,經皮氣管切開,心肺腦復蘇,院內感染及多臟器功能不全的綜合防治等。成立了體外生命支持治療小組,ECMO應用平臺步入正軌,開展實施ECMO技術10余人次,同時在魯西南地區率先實施ECMO病人轉運技術,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ICU(重癥醫學科)團隊注重人員職業規劃,推出亞專科建設理念,并培養呼吸治療師2名,開展纖支鏡吸痰、肺泡灌洗術、機械通氣患者的早期康復運動、肺擴張及肺復張治療、床旁呼吸力學監測、有創—無創序貫通氣治療等工作,在危重患者康復治療上起到積極作用。聯系我們地址:濟寧市荷花路129號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1號樓4樓電話:0537-2907252,0537-2907254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