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立于1984年,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健委重點建設學科、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桂林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之一,2019年9月分設為一病區、二病區。科室成立以來經過科室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發展成為設備先進,技術優良,環境優美,管理先進,服務一流,醫、教、研共同發展,互相促進的先進學科,學科梯隊整齊,人員訓練有素,...
展開>>
介紹: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立于1984年,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健委重點建設學科、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桂林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點之一,2019年9月分設為一病區、二病區。科室成立以來經過科室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發展成為設備先進,技術優良,環境優美,管理先進,服務一流,醫、教、研共同發展,互相促進的先進學科,學科梯隊整齊,人員訓練有素,一病區現有醫護人員33名,其中教授(主任醫師)5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名,講師(主治醫師)7名,助教(住院醫師)2名,護士30名,醫學博士4人。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下設心血管病研究室一個,現有病床49張,急重癥監護病房(ccu)6張,普通病床43張。科室建設主要圍繞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臟介入性檢查治療技術等展開,目前開展的各種醫療技術在桂北地區均達到領先水平。在臨床工作中,科室主要從事內科循環系統的疾病的臨床診療、教學、科研工作,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血壓、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律衰竭等。并于九十年代初率先在桂北地區開展介入性心臟病的診療工作,如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安裝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術)及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等。現已開展各種難度較大的心臟介入手術,如房顫的射頻消融術,治療心衰的三腔起搏器(CRT)植入術、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支架植入術。科室人員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齊全,備有16導心電生理記錄儀、臨時起搏器、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監測儀及食道調搏儀等。一病區開展了大量循環系統急危重癥疾病的搶救及治療,同時進行各種心臟疾病的介入性治療,如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術)、冠狀動脈內支架術(STENT術);并可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支架置入術,急診行直接經皮穿刺支架置入(STENT)手術,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恢復心肌灌注,從而挽救患者生命,明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并發癥,改善預后。可行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安裝術、治療心衰的三腔起搏器(CRT)植入術;可進行各種心律失常的心臟射頻消融根治術,且率先在桂林開展了房顫的射頻消融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完成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如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的封堵治療術;進行食道心房調撥電生理檢查及無創性心功能檢查;診斷方面科室有多臺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動態血壓監測24小時內發,了解生的各種心律失常;進行直立傾斜試驗對不明原因的暈厥的診斷等。心血管內科二病區是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重點籌建科室。病區設置病床30張,團隊均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學科重點為心律失常的介入診斷與治療。科室以心血管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以人才梯隊建設為基礎,以全面發展為目標,將心律失常介入治療與各類心臟疾病介入治療相結合,以特色和優勢創立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射頻消融手術品牌。科室配備各種先進儀器和搶救設備,包括Carto3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波科Labsystem多道電生理記錄儀、各種型號的監護儀、除顫儀以及臨時起搏器等,為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血管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及各種搶救技術。專科特色(一)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是心血管內科二病區的重點專科特色,代表該院心律失常介入治療的一流水平。學術帶頭人李金軼博士為病區主任,擔任中國房顫中心聯盟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廣西醫學會等協會的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青年委員。曾工作于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2019年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到世界一流的心律失常中心——美國UniversityofOklahoma心律失常中心專項進修介入手術。心律失常介入團隊將開展室上性心動過速、頻發室性早搏、心房顫動、特發性或器質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射頻消融手術,同時也將開展單雙腔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臟除顫儀(ICD)植入、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希氏束起搏、無導線起搏術、左心耳封堵、血管迷走性暈厥導管射頻消融術和肥厚型心肌病導管射頻消融等介入手術。(二)其他心臟病介入治療:科室將常規開展冠狀動脈造影(CAG)、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PCI),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和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