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遼寧省腫瘤醫院(遼寧省腫瘤研究所)腫瘤內科創建于1979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腫瘤內科之一。多年來,科室不斷壯大,由兩個病房擴增為6個病房: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內四科(干診科)、內五科和血液生物科。現有開放床位253張,技術力量雄厚,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腫瘤內科主要是對惡性腫瘤進行診斷和制定治療計劃。對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消化道腫瘤及其他惡性...
展開>>
介紹:
遼寧省腫瘤醫院(遼寧省腫瘤研究所)腫瘤內科創建于1979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腫瘤內科之一。多年來,科室不斷壯大,由兩個病房擴增為6個病房: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內四科(干診科)、內五科和血液生物科。現有開放床位253張,技術力量雄厚,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腫瘤內科主要是對惡性腫瘤進行診斷和制定治療計劃。對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消化道腫瘤及其他惡性腫瘤進行化療及綜合治療。包括內分泌治療、生物、靶向藥物治療。尤其是對惡性腫瘤的并發癥及化療毒副反應的處理更為專業。在綜合國內、國際診治規范基礎上進行個體化治療。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多年來,科內多次輸送醫務人員到國內、國外進修學習、深造,培養腫瘤專科人才。現有醫師30人,其中主任醫師14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11人,護理組77人,博士生6人,碩士生20人,在國際國內發表文章數十篇,承擔多項省級科研課題并獲獎。內一科現有在職人員36人,醫生11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名,中級專業技術人員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5名。在現任學術帶頭人孫濤主任的領導下,主持國家級、省廳級在研科研課題9項,其中科技部和省科技廳國際間合作課題2項。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遼寧省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成果獎4項。內一科于2012年獲得“全國疼痛治療示范病房”榮譽稱號,2013年榮獲全國腫瘤相關性貧血規范治療評比活動二等獎,2012年獲全院績效考核評比第一名,兩次被評為省“巾幗文明崗”,先后被團市委、沈陽市衛生局和遼寧省衛生廳授予“青年文明號”的光榮稱號。2011年該院申請“國家藥品臨床試驗基地”時,該科作為全院迎檢科室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核,現已先后有多項國際及國內臨床試驗在該科開展。護士長于紹芬于2008年被省衛生廳授予“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同時被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陳晨護士獲得2010年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先進個人。科室現有床位數58張,配有單人病房、雙人病房及普通病房。科室特色:綜合診治乳腺癌、惡性淋巴瘤、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頭頸部癌等常見腫瘤;因病施治,合理地運用和安排化療、手術、放療、靶向、微創、免疫、中醫等治療。特別是對晚期腫瘤的并發癥處理和毒副反應的防治有獨道之處。內一科已開展工作29年,每年診治各種腫瘤患者近5000人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治療上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生物治療、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治療。對于疑難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多、手段新、專業性強,解決了諸多腫瘤臨床疑難問題,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多年來承擔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重視惡性腫瘤發生、發展、演變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為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理論基礎。科室目前開展的特色治療如下:(1)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術后輔助化療、解救治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科室目前正在進行兩項關于晚期乳腺癌的國際臨床試驗;(2)對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可手術惡性腫瘤進行新輔助化療、輔助化療以及復發轉移晚期患者的解救治療。(3)局部治療(心包、胸腔、腹腔穿刺引流及腔內化療、生物免疫治療等)與全身化療相結合,達到提高療效、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4)積極開展靶向藥物治療、免疫生物治療、基因治療及新藥臨床試驗。靶向治療即應用如易瑞沙、特羅凱、赫賽汀、美羅華、愛必妥、泰欣生、多吉美、格列衛、索坦、恩度等藥物,采用準確、方便、高效的綠色療法,具有療效高,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等優點,最大限度殺滅腫瘤細胞。以免疫生物基因治療為主的生物療法治療腫瘤,如DC細胞、CIK細胞、P53基因治療等在部分病例中顯現較好療效;(5)癌痛治療嚴格遵循疼痛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準確掌握癌痛評估方法,推廣癌痛治療新藥物、新技術和新手段,讓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質量。內一科于2012年獲得“全國疼痛治療示范病房”榮譽稱號;(6)癌性貧血治療根據NCCN中國版癌性貧血治療指南對由于癌癥本身和放化療導致癌性貧血患者進行規范化個體化治療,科室于2013年榮獲全國腫瘤相關性貧血規范治療評比活動二等獎,現正在申報全國腫瘤相關性貧血示范病房,同時科室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關于癌性貧血治療的國內臨床試驗;(7)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治療對以延長患者生存期為主要目標的各種晚期惡性腫瘤實施包括中西醫結合在內的綜合治療,制定個體化、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合理應用現有多種治療手段,因病施治;對終末期病人采取積極的姑息治療手段如營養、止痛、中藥扶正、心理輔導、對癥治療等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8)護理特色開展靜脈通路的管理,靜脈炎的預防與護理,PICC置管技術和淺靜脈留置針減少了反復穿刺的痛苦;開展壓瘡的規范管理,對預見性壓瘡患者給予應用壓瘡墊及遠紅外線、新型敷料系列等治療,對有心理障礙的患者及時開展心理輔導及心理護理;開展化療前中后的護理常規、惡心嘔吐的預防與護理等護理工作。自2011年1月開始定期開展大型患者健康教育講座,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科室堅持跟蹤腫瘤專業發展的新觀念,新理論,新技術,持之以恒地堅持以人為本。內一科全體醫護人員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高超的技術、最佳的服務質量接待每一位患者。他們的宗旨: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他們的工作:為病人的康復盡職盡責;他們的服務:熱情、周到、耐心、細致;他們的承諾:奉獻、關愛、精心治療、熱忱護理。他們相信:醫患的真誠合作是他們戰勝疾病的重要法寶。愿每一位在內一科就診的患者能夠感受到內一科的溫暖,愿他們的付出能夠得到您更優質的生活質量和更久遠的生存時間做為回報。2012年3月,遼寧省腫瘤醫院成立了全省首個消化道腫瘤內科(內二科),專業從事胃癌、大腸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膽囊癌等的診斷和內科綜合治療工作。消化道腫瘤內科對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有較為獨到的見解,并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該科室承擔藥物臨床試驗,是大連醫科大學臨床教學實習點,同時承擔國家、省內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科研工作。科室近兩年在院領導的組織下開展消化道腫瘤及疑難腫瘤病例的MDT(多學科綜合治療)。科室在秦寶麗主任帶領下,經歷30年腫瘤臨床治療,對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積累寶貴經驗,化療系統化規范化,近幾年引進腫瘤靶向治療,生物治療,在療效預測及副反應方面能夠準確把握,研究方向為消化道腫瘤化療及靶向治療。科室開展靶向藥物基因檢測,指導用藥技術成熟,為多例靶向治療有效患者申請贈藥包括赫賽汀、愛必妥、貝伐單抗、易瑞沙、特羅凱,患者取得確切療效并長期受益。惡性胸腹水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可局部藥物治療。對晚期患者給予最佳支持治療。科室建立網站http://www.lnzlxhd.com/向患者提供國內外腫瘤治療資訊與患者互動對患者進行隨訪及治療間歇期飲食生活指導。科室共有67張床位。有高素質的醫生團隊10人,其中博士學歷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8人。護士團隊20余人。全體醫護人員高度重視先進醫療技術的使用、醫療質量的提高與安全,長期以來堅持規范化治療,根據最新的臨床循證醫學證據不斷的更新診治理念,與時俱進,診療水平與國內外先進水平同步前進。科室本著以“患者為本”的原則,為每位患者“量身訂制”個體化治療方案。護理病人細致入微,有一位病人在說說你的心里話留言本上這樣寫道:“萬泉縱有千度美,不及內二萬般情。”在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5月,本病房獲“全國優質護理示范病房”稱號。臨床診療特色胃癌:1、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其作用為:可以使部分不能手術的患者轉化為可手術者;為手術后化療用藥提供依據;清除微小轉移灶,防止術后復發和轉移等。2、術后化療其作用為:預防術后復發和轉移;清除微小轉移灶等,延長無病生存期及總生存期。3、復發轉移治療對于沒有手術機會的晚期胃癌患者,用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等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大腸癌1、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其作用為:可以使部分不能手術的患者轉化為可手術者;為手術后化療用藥提供依據;清除微小轉移灶,防止術后復發和轉移等。2、術后化療其作用為:預防術后復發和轉移;清除微小轉移灶等3、晚期腫瘤治療對于沒有手術機會的晚期胃癌患者,用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等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肝癌治療肝癌的方法有化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胰腺癌治療胰腺癌的方法有化療、靶向治療等食管癌治療食管癌的方法有化療、靶向治療等護理特色用特色中藥外敷相關穴位、中醫指壓法等預防化療病人惡心嘔吐護理干預措施。發表文章及獲獎:發表SCI文章多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多篇;主持省級課題多項;獲遼寧省科技進步獎及成果多項。遼寧省腫瘤醫院內三科主要擔負各種實體惡性腫瘤的診斷和中晚期惡性腫瘤化療,包括術前化療、術后化療、放療前后化療,同時開展分子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生物治療以及對癥支持治療。在遵循“循證醫學”、“標準化”、“規范化”、“個體化”治療原則的前提下,緊跟國際最新研究進展,多學科協作,制訂全方位的綜合治療方案及終身隨訪計劃,使眾多腫瘤患者病痛得以減輕、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生存時間顯著延長,甚至部分患者達到臨床治愈。對于常見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主治病種包括:肺癌、淋巴瘤、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睪丸生殖細胞腫瘤、黑色素瘤等;同時治療腫瘤急癥及并發癥如惡性胸、腹腔積液、骨轉移癌、腦轉移癌、上腔靜脈綜合癥、化療毒副作用處理等。科室重視科研,承擔和參與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工作,承擔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和腫瘤內科進修醫生的培訓工作。科室同志分別在《ModernPathology》、《ChineseJournalofCancer》、《中華腫瘤雜志》、《中華醫學雜志》等國際、國內雜志上發表論文數十篇,承擔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獲科研成果獎三項,遼寧省科技成果一項,主編《惡性腫瘤綜合征》專著。科室規模:現有開放床位46張,本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具有一支結構合理、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現有工作人員33名,醫生組10名,護理組23名。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3人、博士后1名、碩士生6名。科室成員曾先后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CSCO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抗癌協會理事會理事,遼寧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CSCO腫瘤相關貧血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執行委員,遼寧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學會遼寧省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遼寧省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沈陽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科室開展項目及特色:1、對可治愈的惡性腫瘤進行根治性化療,例如:淋巴瘤、生殖細胞腫瘤、小細胞肺癌等。2、惡性腫瘤手術后的化療,以降低術后復發或轉移的機率。3、惡性腫瘤手術前化療,通過化療使病灶縮小、降期,提高病灶手術切除率。4、中晚期惡性腫瘤通過化療使病情好轉、穩定或延緩病情進展,達到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痛苦目的。5、針對腫瘤的某些基因表達、細胞受體或激酶等為靶點的治療,可選擇性地殺傷腫瘤細胞,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是腫瘤治療中最具前景的治療方法之一。如美羅華治療CD2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易瑞沙、特羅凱治療中晚期肺癌;赫塞汀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等等已在臨床廣泛應用。6、應用內分泌藥物治療惡性腫瘤,尤其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7、開展新藥臨床試驗,參與國內外新藥上市前后的臨床研究工作。8、漿膜腔積液的處理:心包腔、胸腔、腹腔穿刺引流治療惡性積液,藥物灌注或結合全身化療,解決局部癥狀,控制遠處的轉移。9、開展DC瘤苗療法和CIK細胞治療,調節機體抗腫瘤免疫功能,殺滅腫瘤細胞,達到治療目的。多年來,內三科嚴格執行惡性腫瘤的診療規范,對患者實行個體化治療,部分患者獲得臨床治愈,生存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