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康復科前身為大連市兒童醫院小兒康復醫學科,大連市政府和衛生局為進一步解決大連市婦女和兒童的就醫便利,改善就診環境,在體育新城新建一所大連市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并投入使用,大連市兒童醫院小兒康復醫學科因此整體搬遷至體育新城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康復科始建于1999年填補了該市兒童康復治療的空白,2000年大連市政府立項建大...
展開>>
介紹: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康復科前身為大連市兒童醫院小兒康復醫學科,大連市政府和衛生局為進一步解決大連市婦女和兒童的就醫便利,改善就診環境,在體育新城新建一所大連市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并投入使用,大連市兒童醫院小兒康復醫學科因此整體搬遷至體育新城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康復科始建于1999年填補了該市兒童康復治療的空白,2000年大連市政府立項建大連市弱殘兒童康復中心,并落戶大連市兒童醫院,2004年4月份康復大樓正式啟用,2004年10月開設了康復病房,是集門診、病房、訓練室為一體的臨床學科,經過10余年的發展,目前小兒康復醫學科已成為大連市一級重點學科。遷入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后的小兒康復科設有病房、門診、訓練室、電生理室以及各種功能評估室等,病房床位為40張,并設有兒童保健門診、小兒康復門診及小兒神經門診。配備有視頻腦電圖、誘發電位、聽力篩查、表面肌電、步態分析、兒童綜合素質評估、心理行為評估、超聲骨齡、超聲骨密度及母乳分析等設備,可為患有神經、精神、心理行為、生長發育障礙等兒童提供專業的診斷、評價、治療與康復服務。同時已成為遼南地區最大的、最專業的機構,小兒康復醫學科現有碩士學位4人、學士學位7人、本科11人、康復專業畢業治療師12人、平均年齡35歲,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1人、省學會副主委2人次、省學會委員5人次、大連市學會委員副主委1人、市學會委員2人次。科室所有人員均經過神經、康復專業進修和培訓,到國外進修一人,招聘了康復專業、神經專業畢業研究生、中醫針推專業畢業研究生及本科生,招聘了醫療方向康復治療師,并全部取得了康復治療師資格,培養了聾兒康復醫師和治療師。科室目前已完成國家級合作課題2項、已結題的市醫藥衛生局科研課題6項,在研的市醫藥衛生局科研課題2項,已應用于臨床的新技術25項,近幾年科室在全國性期刊發表論文25篇。成功舉辦省、市級繼教學習班和承辦國家級繼教學習班、加強對外交流,曾多次邀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及國內學者來院講學及交流,學科帶頭人李潤潔主任醫師,20多年來一直從事兒科臨床研究,曾先后4次專業進修,包括到日本研修。主治小兒腦性癱瘓、孤獨癥的早期診斷及早期干預,小兒運動與語言發育遲緩的評估與指導,小兒遺傳代謝病的早期篩查,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心理行為疾病、癲癇以及各種神經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現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遼寧省中西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中西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細胞生物學會小兒腦癱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康復醫學會理事、大連市醫學會理療與康復專科會分副主任委員、大連市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專科分會委員,為了更好地提供專業服務。科室現設有如下專業組:1、兒童神經康復治療組:目前開展了康復診斷與評定、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作業療法、針灸推拿、步態分析、構音評估與訓練系統、早期語言評估與訓練系統、聽力篩查系統、神經肌肉電刺激、小腦頂核電刺激、肉毒毒素注射、平衡功能檢測、減重步態訓練、矯形支具佩戴以及高危新生兒早期干預等項目及技術。可為患兒提供專業全面的神經康復服務,并對神經殘疾兒童進行全方面的管理,使康復患兒更好的回歸社會。2、臨床小兒神經疾病診治組:承擔神經系統各種疑難病癥、小兒神經遺傳性疾病及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和診治、癲癇患兒的臨床診斷和早期治療。3、神經電生理診斷組:配備國內最先進的數字化視頻腦電圖儀、誘發電位儀、肌電圖儀等神經系統電生理檢查設備,由專職的神經電生理醫師和技師共同完成檢查工作,對早期發現嬰幼兒腦功能異常和兒童癲癇、睡眠障礙、驚厥/癲癇持續狀態、等發作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有力證據。4、神經精神疾病及行為疾病的評定診斷組:利用兒童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包括各種行為、心理評估軟件),對各種小兒心理行為異常的診斷和干預(抽動癥、多動癥、睡眠障礙、遺尿、情感交叉擦腿綜合征等)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為精神發育遲滯兒童進行智力評估與康復指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學習困難等行為問題小兒的綜合干預。5、生長發育評估組:對健康兒童保健、咨詢及營養評估、指導,針對生長發育偏差(矮小、肥胖、性早熟等)的病因診斷和干預,利用超聲波骨密度儀、超聲波骨齡測試儀、人體成分分析儀等對小兒生長發育進行評估和監測,母乳成分分析儀對哺乳期營養監測,對嬰兒期佝僂病、喂養困難、食物過敏、挑食/厭食小兒進行防治。6、理療組:對小兒肺炎、小兒腹瀉等感染性疾病的開展物理治療。未來學科發展希望能有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培訓,逐漸規范兒童發育、行為或障礙的評估、診斷與干預,與基礎研究相結合,開展各學科間的合作與協作,做好人才梯隊建設,以便更好的適應學科發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