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黑龍江省中醫院心血管科的建立可溯及到1957年省祖國醫藥研究所成立之初設立的中醫內科研究室。1972年,時任省衛生廳副廳長的金才到祖研“蹲點”,在其幫助之下,建立了冠心病研究組,轄于中醫內科研究室,組長由中醫內科負責人之一的郭文勤兼任。當時,設有門診和病房,有醫護人員7人,床位24張,到1977年,床位增加到30張。1982年7月,在原冠心病研究組...   展開>>

        介紹: 黑龍江省中醫院心血管科的建立可溯及到1957年省祖國醫藥研究所成立之初設立的中醫內科研究室。1972年,時任省衛生廳副廳長的金才到祖研“蹲點”,在其幫助之下,建立了冠心病研究組,轄于中醫內科研究室,組長由中醫內科負責人之一的郭文勤兼任。當時,設有門診和病房,有醫護人員7人,床位24張,到1977年,床位增加到30張。1982年7月,在原冠心病研究組基礎上成立了冠心病研究室,主任為郭文勤,副主任為馬靜嫻,有醫生8名,護士長為王毅銘。設1個門診,有24張病床。1984年,冠心病研究室改為“中醫研究二室”;次年,又改為“胸痹病研究室”,仍由郭文勤任主任、馬靜嫻任副主任。1986年,胸痹研究室(冠心病)主任仍由郭文勤擔任、副主任為馬靜嫻,醫生10名,護士長為王毅銘。設1個門診,有48張病床。1986年,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調整內設結構成立“三所”,“胸痹病研究室”歸中醫研究所領導,郭文勤任所長,并兼任室主任。高忠范任副主任,有醫生9人。1987年,蘆鳳英為冠心病科護士長。1991年,成立“冠心病科”,郭文勤任主任,馬靜嫻為副主任,有醫護人員9人。1993年,冠心病科更名為“心血管科”,趙惠君任科主任,高忠范、趙秀芹任副主任。本年,心血管科成為“全國胸痹心痛協作組東北分組組長單位”,郭文勤任東北分組組長。次年,成立了監護室。心血管科當時有醫生12名,護士長為周莉。設門診1個,有床位48張。1997年,心血管科被黑龍江省政府確定為“省中醫心病重點學科”,趙秀琴為學科帶頭人,并任病區主任,科室分為2個病房,徐惠梅和趙秀琴分別任心一病房和心二病房主任。次年,成立了心肌炎病房,姜延為主任,心血管科一分為三,即心一、心二、心三科。心一科設門診1個,有醫生5名;心二科設門診1個,有醫生4名。心三科設門診1個,有醫生3人。心血管科總計有病床48張,1999年陳曉飛接替周莉任護士長,2000年改由張玉琦任護士長。2002年,心血管科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重點專科(專病)項目建設單位”,趙秀琴為項目負責人。2002年12月新建病房大樓投入使用,三層為心血管專科使用,為第三病區,床位數由原來的48張擴增到63張,分為兩組,病區主任為趙秀琴,心一科主任徐惠梅,設門診2個,醫生6名,心二科主任姜延,設門診2個,醫生5名。2005年,護士長調整為韓淑梅。2005年3月,腎病專科順利通過“國家中醫管理局‘十五’重點專科(專病)項目”建設的中期評估。2006年,根據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的申請,心血管專業經過認真準備,于4月接受了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的認證檢查,這項工作的開展將大大促進醫療水平、科研水平和規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夠體現一個專業和負責人的學術水平。上半年,徐惠梅接任“國家中醫管理局‘十五’重點專科(專病)項目建設”負責人及黑龍江省中醫心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兼心血管病區主任。9月,通過省政府重點學科驗收;10月,順利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十五”重點專科(專病)項目建設的評審驗收,為進入下一個建設周期奠定了基礎。(二)業務開展心血管科在全國名中醫郭文勤教授的帶領和指導下,始終在科研和醫療兩個方面開展業務活動。組建初期,只有1名醫生出診,以后,逐漸增加。20世紀70年代,病房患者為6120人次;門診為9720人次。隨后的80年代,病房收治患者為11400人次;門診為115200人次。到21世紀初,收治病人總的趨勢是逐年增加。心血管科通過臨床實踐,對中醫治療心血管病,特別是冠心病、心絞痛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制定了益氣活血法、化痰法等治療冠心病的原則,提出冠心病“表現于心,根源在腎”的觀點,運用獨特的補腎益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控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進行性加重,使心電圖改善、阻止或延緩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發生,豐富和發展了中醫治療冠心病的理論。該重點專科突出中醫特色,堅持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原則,以中醫治療為主,心血管科應用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治療,使冠心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斷提高。研制多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院內制劑,這些藥物有:參烏冠心丸、心寧丸、補心氣口服液、滋心陰口服液、心樂膠囊、心塞通口服液、安律膠囊、復脈康膠囊等等。進入21世紀,心血管科室規模逐漸擴大,到2006年,有醫護人員27人,有開放病床56張,分2個治療組,門診對應設立3個固定診室,設有4張床位的CCU心臟監護室,另設心血管專科研究室。科室擁有中央監護儀,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遙控心電監護及除顫監護儀等先進診療設備。心血管科在“國家重點專科”建設中,由郭文勤教授坐陣,在學科帶頭人趙秀琴和徐惠梅主任醫師的帶領下,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優先治療方案,中醫醫療業務不斷增加,門診及住院患者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三)人才培養心血管科重視人才培養,在全國名老中醫郭文勤教授傳幫帶之下,現人員梯隊比較合理。學科帶頭人徐惠梅,1983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后又繼續學習深造,2001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后備帶頭人任鳳梧,1989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學院,2001年赴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院進修,2005年考取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該重點專科先后培養碩士研究生19人,高徒4人,2001年后,每年帶教各醫學院校實習學生50人次,進修生4—5名。組織、主持重要科研會議及活動1、1985年5月,由省祖研所冠心病組組織在哈爾濱市召開的全國胸痹(冠心病)急癥協作組第二次會議。2、1984年6月在北京成立的全國胸痹急癥協作組,在“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命名的認真激烈爭論中,郭文勤提出的“胸痹心通”被一致通過。3、1987年8月,由省中醫研究院冠心病研究室組織召開了黑龍江省中醫治療冠心病學術討論會。郭文勤主任主持講座。4、參加《胸痹心痛中醫急癥診療規范》起草,后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文件形式下發全國。5、1992年參加國際學術經驗交流會。郭文勤教授作《真武湯加減治療心衰的臨床報告》。6、1993年12月,組織并主持了全國胸痹協作組東北分組在哈爾濱成立大會。省中醫研究院為組長單位,郭文勤為分組組長。1997年、2000年主持了第二、三次會議。(四)科研成果心血管科在全國名老中醫郭文勤教授的指導下,采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斷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對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進行了重點研究。科研成果喜人,近年來承擔省部級課題13項,獲部級科研成果3項,省級科研成果3項,自主研制開發新藥7種,有的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科室簡介】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省祖研)成立于1957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省級中醫藥科研醫療機構之一。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科研醫療機構。2009年11月,該院在哈爾濱市西大直街33號成立了南崗分院,至此醫療床位達到1006張,已經成為該省規模最大的中醫藥醫療、科研機構;擁有國家中醫藥重點專科4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4個、省政府重點學科7個。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和南崗分院是省直、哈爾濱市城鎮職工居民和哈鐵職工醫保定點醫院,全省16家醫保患者轉診醫院。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心病科始建于1957年,1982年心病科成為全國胸痹急癥協作組成員單位及東北三省組長單位,1999年被確定為黑龍江省中醫心病重點學科,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重點專科項目建設單位”,2007年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強化建設單位”,并成為全國病毒性心肌炎協作分組組長單位,2009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三級實驗室”。心病科設香坊和南崗兩個院區,共開放床位125張,下設CCU病室和病理生理(心血管)實驗室。全國著名中醫、心血管病專家郭文勤教授定期出診。該科在省名中醫徐惠梅教授的帶領下,在繼承前輩名老中醫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將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病的優勢發揚光大。在長期的臨床醫療實踐中,該科對中醫藥治療各種心臟病,特別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了多種院內制劑,受到患者的好評。該科年門診量接近3萬人次,床位使用率達105%以上。其主要特色優勢如下:1.在中醫藥治療冠心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提出“表現于心,根源于腎”的理論,研制出了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院內制劑參烏冠心丸和心寧丸。2.在中醫治療心律失常方面創立了豁痰泄濁,化瘀通絡為主的治療早搏的基本原則和從虛從瘀論治緩慢型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則,遵循這些原則研制出相應的院內制劑安律膠囊和復脈康膠囊,臨床療效確切。3.在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方面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了相應的院內制劑心樂膠囊和心肌寧丸,得到患者的好評和學術界的認可。4.在中醫藥治療心力衰竭方面也有其獨特優勢,以溫補心腎、通陽利水、活血祛痰為原則治療心力衰竭可改善左室收縮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與單純應用西藥治療心力衰竭對比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這些中藥制劑和治療方法,不僅改善了傳統、單一的治療方式,方便了患者,也大大提高了療效、并縮短了療程,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心病科是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全國病毒性心肌炎協作分組組長單位,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黑龍江省中醫心病重點學科,在幾代醫護人員幾十年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支技術力量雄厚、人才結構合理的醫療隊伍,多年來,獲得國家級科研獎勵3項,省部級科研獎勵10項,目前共承擔省部級課題10項。該科擁有國家名中醫1人,省名中醫2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導師1人,學術繼承人6人,博士2人,碩士15人。現有高級職稱專家1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近年來共培養研究生40余人,可謂人才濟濟。從事中醫心病治療和研究數十年的中國著名中醫郭文勤教授現在仍定期出診。郭文勤教授為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在全國率先提出心病“表現于心,根源于腎”的理論,為中醫心病治療提供了更加寬廣的思路。多年來,郭教授獲多項科研獎勵。由其主持的《參烏冠心沖劑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心塞通口服液對急性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參與協作的《心痛氣霧劑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補心氣”“滋心陰”口服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心通口服液臨床和實驗研究》等課題均獲得部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心病科主任徐惠梅教授,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心血管重點專科和省政府重點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名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近年來,主持并完成省部級獎勵4項,目前承擔的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2項。由其主持的黑龍江省科技廳項目《安律膠囊治療早搏的新藥開發研究》、主持的黑龍江省中醫藥科技項目《復脈康膠囊治療冠心病緩慢型心律失常的實驗研究》、《復脈康膠囊治療冠心病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和《安律膠囊抗早搏最佳靶點的研究》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獎項。目前正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病毒性心肌炎中醫證治及應用規范研究》、黑龍江省自然基金課題《復脈康膠囊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機制的研究》和黑龍江省中醫藥科技項目《心寧丸抗心肌缺血的實驗研究》。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心病科,現開放床位125張。該科下設CCU病室和國家病理生理(心血管)三級實驗室,國家病理生理(心血管)三級實驗室自成立以來承擔了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多項,學術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實驗室擁有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如:自動組織脫水機、包埋機、切片機、高速離心機、倒置顯微鏡、干燥箱、培養箱等,目前實驗室主要對心血管疑難病癥從細胞核分子生物學水平進行更深層次的基礎研究以探討其作用機制,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心血管科CCU病室擁有除顫起搏儀、心梗心衰診斷儀、飛利浦中央監護系統、床邊監護、德國Drager呼吸機、動態心電(十二導)分析系統、動態血壓分析系統、心電平板負荷試驗系統、彩色多普勒等先進的診療設備。心血管科的醫護人員均接受過正規的危重癥培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赣榆县| 宿松县| 云和县| 青冈县| 德州市| 和硕县| 西贡区| 同江市| 五原县| 丰县| 阿拉善右旗| 平昌县| 花垣县| 襄城县| 海安县| 河间市| 鲁甸县| 万州区| 山阴县| 加查县| 泗阳县| 台中县| 吉首市| 鄂托克前旗| 乌鲁木齐县| 应城市| 板桥市| 广昌县| 中江县| 依安县| 江陵县| 高陵县| 彰化市| 辉南县| 长治市| 元江| 股票| 科尔| 通海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