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吉林省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建于2009年,是我省建立的腫瘤微創介入診斷與治療的全科科室,歷經8年的發展經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科室,是全中國唯一省級醫院,為美國哈佛大學國家影像中心接受為家庭成員。腫瘤介入科開放床位10張,醫生總數4人,高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1人,其中3人具有碩士學位,科室擁有世界先進水平...
展開>>
介紹:
吉林省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建于2009年,是我省建立的腫瘤微創介入診斷與治療的全科科室,歷經8年的發展經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科室,是全中國唯一省級醫院,為美國哈佛大學國家影像中心接受為家庭成員。腫瘤介入科開放床位10張,醫生總數4人,高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1人,其中3人具有碩士學位,科室擁有世界先進水平東三省唯一的磁共振導航腫瘤微創介入診療系統,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大型血管造影數字減影機。近年科室完成省廳級科研課題3項,參與省廳級在研課題2項,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承擔多所院校教學任務和進修醫師,住培醫生的科教任務。腫瘤介入科是中國腫瘤微創治療創新聯盟的常務理事科室,中國磁兼容手術材料臨床實驗基地。腫瘤介入科開展了全身各部位腫瘤(腦腫瘤、肺腫瘤、肝腫瘤、胰腺腫瘤、腎腫瘤、婦科腫瘤)磁共振導航下經皮穿刺活檢術、氬氦刀冷淡消融術、碘125粒子植入術。肝膿腫、肝囊腫、腹腔、盆腔膿腫、囊腫穿刺引流術。在血管造影數字減影(DSA)引導下的腹腔干灌注化療術、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二次瘢痕妊娠術前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肌瘤栓塞術。其中磁共振導航下的微創介入診治開創了東三省腫瘤微創治療新技術。該技術下的手術方式是腫瘤治療的建設性治療模式,極大的保護了病人的免疫功能、極大的保護了病人的生理功能,極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盡可能的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使廣大患者受益,介入科療區暫時位于6號樓3樓,門診位于門診402室。診療單元:一、磁共振導航腫瘤微創診療系統該系統2009年10月正式臨床應用,主要功能為腫瘤的微創診斷與治療,通俗講導航就是將用于治療的技術更精準,創傷更小,痛苦更少。主要用于身體各部位性質不明占位病灶進行經皮穿刺獲取病理組織,進而指導治療。對于已明確診斷的腦膠質瘤、肺癌、肝癌、腎癌、胰腺癌、骨轉移癌進行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碘125粒子植入治療。二、血管造影數字減影系統該系統可以用于治療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子宮動脈、腦轉移癌的血管內介入栓塞、灌注化療。其中肝癌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已經被國家衛計委定為肝癌治療的重要手段,血管內介入同樣是腫瘤微創治療的建設性治療模式。科室主任:劉冰。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碩士,擔任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腫瘤微創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及磁共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放射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委,吉林省抗癌協會腫瘤微創委員會常委,吉林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腫瘤臨床》特約審稿專家,吉林省衛計委腫瘤防治專業委員。主持完成科技廳省自然基金課題1項,省衛計委課題1項,擅長在磁共振導航下腫瘤的微創診斷與治療,率先在東三省開展了磁共振導引下的顱內膠質瘤的粒子植入治療,腮腺癌的粒子植入術。肺癌、肝癌、胰腺癌、腎癌、骨轉移癌的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2011、2012N年兩次赴美國哈佛大學進行學術交流。王陽,介入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后分配至吉林省腫瘤醫院,于2000年開始在腫瘤介入治療中心工作。2008年調入吉林省人民醫院籌備成立腫瘤腫瘤介入科。曾赴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所研修。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從事腫瘤患者介入治療方面的研究,參與省科委課題1項,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1篇,論著《現代臨床腫瘤學新編》,國家級論文20余篇。善于各種腫瘤介入治療手術,包括在磁共振導引下的穿刺活檢、氬氦刀冷凍消融治療,以及在DSA導引下的血管內介入治療。相繼開展了多發腦轉移瘤、鼻咽癌、下咽癌、喉癌、食道癌、肺癌、肝癌、肝轉移癌、肝血管瘤、晚期胃腸道腫瘤、子宮肌瘤、卵巢癌、宮頸癌、骨轉移癌的介入治療,膽管癌伴阻塞性黃疸的介入治療、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進的脾栓塞介入治療、食管內支架置入;肝內膽管、膽總管內支架置入的介入治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