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于1975年獨立建制,下設三個病區。建科伊始,就被列入醫院重點建設項目。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科室開放床位175張,醫護人員近100人,其中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4名,博士生導師3名,博士5名,碩士18名,介入人員6名。設有CCU、心臟導管室、心臟特檢室及心電生理室。配備有一系列總計近千萬元的精尖設備,完全能滿足臨床診療、...
展開>>
介紹: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于1975年獨立建制,下設三個病區。建科伊始,就被列入醫院重點建設項目。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科室開放床位175張,醫護人員近100人,其中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4名,博士生導師3名,博士5名,碩士18名,介入人員6名。設有CCU、心臟導管室、心臟特檢室及心電生理室。配備有一系列總計近千萬元的精尖設備,完全能滿足臨床診療、科研和教學的需求。專科特色冠狀動脈造影術:判斷有無冠心病及嚴重程度,指導后續治療的“金標準”。冠脈內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術:冠脈介入治療能夠恢復并保持冠脈通暢。急診PCI: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冠脈內旋磨術:主要適用于高度鈣化的冠脈病變,先行旋磨,再植入支架,提高介入治療的成功率。血管內超聲成像(IVUS):評估冠脈病變及支架植入后療效,為冠脈介入提供指導。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IABP):拯救心源性休克及危重癥患者的有效手段。體外膜肺氧合(ECMO):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有效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可防止高度、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竇性心動過緩等嚴重緩慢心律失常的患者發生暈厥、抽搐乃至猝死。希氏束起搏:利用心臟固有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作為起搏傳導途徑,避免傳統右室起博所引起的起搏綜合征和心力衰竭。CRT(心臟同步化治療):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手段,改善生活質量及延長生存時間。ICD(心臟自動轉復除顫器):預防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的猝死。二尖瓣球囊擴張術:治療二尖瓣狹窄,緩解癥狀及改善生活質量。先心病封堵術:治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的最新治療方法,能達到與開胸手術相同的效果。三維標測射頻消融術:根治室上速、房顫、房撲、室早及室速的有效手段。專家介紹:楊沙寧、王玉璟、張曉杉。心血管內科二病區科室裝備有一系列總計近千萬元的精尖設備,有兩臺心血管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64導電生理檢測儀(LEAD-210E),多導電生理檢測儀(LEU-BYV)、射頻消融儀、心電程控刺激儀、十二導心電機、運動負荷系統、中心監測系統、遠程心電監測系統、動態心電分析儀、動態血壓記錄儀、冠狀動脈旋磨儀、各種監護儀、心臟除顫儀臨時起搏器、主動脈內球囊反博泵、多排螺旋CT、ECT、彩色超聲系統等專用設備、能滿足臨床診療、科研及教學的需求。創建了國家級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高血壓中心,目前正在創建心臟康復中心。目前為荊州市心血管介入診療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組長單位,每年定期舉辦心血管介入研討會。【專科特色】開展各種心血管診療技術:頑固性心律失常的診治包括標準的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術,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埋藏式永久起搏器,率先在荊州地區獨立自主完成ICD,CRT,CRT-D植入、首例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左、右心導管檢查及造影,經皮冠脈內支架植入術,二尖瓣球囊擴張成形術先心病介入治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的封堵術,主動脈腔內隔絕術,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科室還開展了冠脈綜合征危險因素檢測技術包括同血型氨酸、白介素-1、白介素-18測定,核酸心肌顯像,心包穿刺引流術及心檢術,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治術(影響定位檢查、介入治療),荊州地區首例IABP,成功實施IABP+ECMO救治心梗心衰心源性休克、唯一獨立開展冠脈旋磨的科室,最早開展冠脈可吸收支架植入、開展CTO逆向導絲技術、成功開展TAVI技術。專家介紹:金立軍、蕾茹、余兆新、魏涵、劉皇軍、楊學新、周忠泉、田志明、彭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