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荊州市中醫醫院針灸科始建于1956年,自建院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風單元協作單位,湖北省“十一五”至“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省工傷康復示范平臺,湖北省針推康大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湖北省中醫腦病聯盟副理事單位,華中運動醫學專科聯盟常務理事單位,荊州市運動醫學中心,荊州市“腦中風后遺癥”醫學鑒定單位,荊州市中醫藥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主...
展開>>
介紹:
荊州市中醫醫院針灸科始建于1956年,自建院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風單元協作單位,湖北省“十一五”至“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省工傷康復示范平臺,湖北省針推康大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湖北省中醫腦病聯盟副理事單位,華中運動醫學專科聯盟常務理事單位,荊州市運動醫學中心,荊州市“腦中風后遺癥”醫學鑒定單位,荊州市中醫藥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荊州市中醫藥學會治療師工作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隨著醫院杏林樓建成和投入使用,2023年8月針灸科擴展為三個病區,包括針灸病區、康復病區、推拿病區,極大改善廣大患者的住院環境。目前針灸病區擁有20名醫護人員,其中湖北省荊楚名醫1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2名,護士14名,碩士生導師1名,醫學碩士3名,形成了一支具備臨床、教學、科研、技術推廣等多方位、多學科、多功能的針灸精英隊伍。針灸病區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擁有50張病房床位,設有萬裕萍名醫工作室、針灸門診、失眠門診、肌病及罕見病門診、帕金森及癡呆門診。針灸病區傳承祖國醫學精華,突出傳統針灸特色,在保持傳統中醫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和特色。以特色針灸技術、傳統推拿、中藥、現代康復等四位一體,綜合運用。開展了針療、灸療、拔罐、中藥足浴、督脈灸、平衡罐等傳統治療項目20余種。科室將中醫傳統治療手段與現代康復技術結合,形成了我科獨具特色的治療技術。【特色優勢技術】1、中風病的特色針法:瞬時電刺激、利咽通絡針法、醒腦開竅針法、火針、眼針、臍針、耳針等。2、疼痛病的特色療法:小針刀、穴位注射、穴位埋線、浮針、電熱針、溫針灸、藥物罐、火針、中藥熏洗、泥灸等。3、針、藥結合治療頭暈、頭痛、失眠等疾病。4、引進日本光電MEB-9200K肌電圖誘發電位儀,可完成肌電圖、神經傳導、誘發電位、神經電圖等檢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5、采用吞咽造影技術、導管球囊括張技術、進食障礙訓練結合針刺技術綜合改善各種病因導致的吞咽功能障礙。6、灸法結合膀胱功能訓練、間歇導尿技術綜合改善各種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尿失禁)。7、氣管套管更換、堵管、拔管、呼吸訓練、排痰訓練等各種重癥康復技術。【特色優勢病種】癱:肢體癱瘓(中風病、脊髓炎、重癥肌無力、周期性癱瘓、脊柱骨折術后、顱內腫瘤術后等)、面癱等。麻:肢體麻木(中風病、周圍神經病、糖尿病并發癥、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面部麻木(三叉神經病變、中風病)。痛:頭痛(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帶狀皰疹并神經痛、頸肩腰腿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肋間神經痛、膝關節炎、各種風濕性關節痛、各種運動損傷疼痛等)。暈:各種類型頭暈(腦梗死、后循環缺血、頸椎病、耳石癥等)。傻:癡呆(老年性癡呆、血管性癡呆、酒精性腦病等引起的智能下降)。抖:肢體、頭、頸不自主抖動(帕金森、特發性震顫等)抽:肢體抽搐(癲癇、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癥等),面部抽搐(面肌痙攣)。失眠: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康復治療:中風康復、疼痛康復、術后康復、盆底康復等。【特色專科藥物】1、益氣化瘀口服液,由黃芪、桃仁、紅花、川芎、地黃、當歸等組成,具有益氣活血之效,用于氣虛血瘀所致中風后遺癥、冠心病、高脂血癥。2、清寧片,由柴胡、酸棗仁、百合等組成,具備疏肝健脾、寧心安神之效,用于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煩躁口干。3、消痹丸,由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地龍、烏梢蛇、全蝎、蜈蚣等。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用于關節腫痛,僵硬畸形,肌肉萎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