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簡稱,蘇大血液病學科,由我國血液學先驅和奠基人之一陳悅書教授創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1963年陳教授在蘇州醫學院建立了血液研究室,并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對白血病的診斷和聯合化療方面做過許多開創性工作,對我省乃至全國血液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國內公認的學術地位,享有很高的聲譽。1981年阮長耿教授在蘇州醫學院建...   展開>>

        介紹: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簡稱,蘇大血液病學科,由我國血液學先驅和奠基人之一陳悅書教授創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1963年陳教授在蘇州醫學院建立了血液研究室,并在上世紀60至80年代,對白血病的診斷和聯合化療方面做過許多開創性工作,對我省乃至全國血液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國內公認的學術地位,享有很高的聲譽。1981年阮長耿教授在蘇州醫學院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血栓與止血研究室,并在血栓和止血領域內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出進展,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在此基礎上,由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衛生廳批準,于1988年正式成立江蘇省血液研究所。本學科先后被評為衛生部“血栓與止血重點實驗室”、衛生部指定血液專科醫師進修基地、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衛生廳血液學臨床醫學中心、江蘇省科技廳血液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和血液學協同創新中心。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蘇大血液病學科已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學歷層次、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中心共有職工342人,包括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20人,高級職稱56人。阮長耿院士、吳德沛教授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主委和侯任主委。中心以血栓與止血、惡性血液腫瘤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主攻方向,在國內外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現有法定床位224張,百級凈化層流病房46張,日間病房6張,是全國主要的血液病診治中心之一。擁有國內首家經國際權威機構ASHI認證、中華骨髓庫定點的HLA高分辨實驗室。2016年門診量超95814人次,住院患者10039人次,外埠病人70%,規模及數量居于全國領先水平。連續6年位列復旦排行榜“血液內科”專科排名全國第四名。血栓與止血方向——本中心是國內公認的最重要的出血性疾病診治中心,對我國血栓與止血疾病防治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主持修定了我國vWD的診斷標準,在國內率先開展了TTP臨床診治的研究工作,牽頭制訂了國內TTP診療專家共識。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血小板病及遺傳性出血性疾病的分子機理與臨床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惡性血液腫瘤方向——本中心是國內最重要的白血病診治中心之一,為全國培養了80%的細胞遺傳學工作人員。中心組織并參與制訂多種惡性血液腫瘤診治的中國指南,牽頭編寫了中國第一部MDS診療專家共識。“血病中新的染色體異常、融合基因和白血病細胞系的研究”獲得200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惡性血液腫瘤個體化治療新策略的建立與推廣”獲201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惡性血液腫瘤診療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推廣”獲2015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惡性血液腫瘤關鍵診療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應用”獲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造血干細胞移植方向——本中心是國內主要移植中心之一,2016年實施各類造血干細胞移植591例,移植例數連續6年排名國內第二。5年總生存率為58.6%,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中心優化了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多個關鍵環節技術。“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腫瘤關鍵技術優化和創新”獲得2015年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腫瘤關鍵技術的優化和推廣”獲得2015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吳德沛教授領銜的移植團隊因為骨髓移植的突出貢獻獲得2015年第三屆EBMT-圣安東尼成就獎。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新建县| 凌云县| 保靖县| 宁阳县| 布尔津县| 康定县| 鄂托克前旗| 宝清县| 遵义县| 巩留县| 宝山区| 永新县| 云梦县| 革吉县| 大关县| 乐至县| 临泉县| 肥西县| 荣成市| 南丰县| 永年县| 巴彦淖尔市| 进贤县| 锡林浩特市| 奉节县| 平潭县| 屏东市| 修武县| 夏河县| 潜山县| 贞丰县| 巧家县| 朝阳县| 吴旗县| 商河县| 铅山县| 湖南省| 长海县| 乐东|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