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自1997年至今,每年被評為“青年文明號”,擁有醫務人員21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6名。全科人員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工作認真負責,獲得醫院領導和社會各界好評。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以肝膽外科、燒傷整形、腹腔鏡微創外科手術為特色,是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腹腔鏡治療中心,與國內外肝膽學界享有盛名的湖南省人民醫院腹腔鏡手術技...
展開>>
介紹: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自1997年至今,每年被評為“青年文明號”,擁有醫務人員21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6名。全科人員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工作認真負責,獲得醫院領導和社會各界好評。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以肝膽外科、燒傷整形、腹腔鏡微創外科手術為特色,是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腹腔鏡治療中心,與國內外肝膽學界享有盛名的湖南省人民醫院腹腔鏡手術技術接軌,開展了纖維膽道鏡、纖維腸鏡、腹腔鏡手術,擁有歐林巴斯纖維膽道鏡、纖維直腸鏡、腹腔鏡、M6彩色多參數監護儀、ONE、TOUCHTMBASIC、PLUS穩捷基礎倍加型血糖儀等專科治療儀器設備。六年來,治愈肝臟疾患、燒傷患者及普通外科疾病患者無數,搶救、救活危重病人亦不計其數,獲得病人的廣泛好評。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微創外科是20世紀末在世界外科領域中發展的一門新興學科,被譽為外科發展史上的的里程碑,是21世紀外科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微創傷、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目前微創技術在外科、婦產科、小兒外科等得到廣泛開展,是外科領域的一項成熟的新技術,在美國、新加坡等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疝修補等手術已列入金標準術式并已立法,如醫生不能首先采用“打眼”微創手術,給病人增加了痛苦,則被視為違法。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中心成立于2001年,現有病房48張,設有危重病人重癥監護室,住院條件優越,有中央空調、電視機、衛生間及24小時熱水洗浴。配備有艾克曼腹腔鏡設備、電子十二指腸鏡、纖維膽道鏡、術中造影機、超聲刀、氬氣刀等先進設備。電子十二指腸鏡系日本原裝進口的歐林巴斯診斷治療用鏡,具備ERCP、EST、口中取膽石術、鼻膽管引流等診療功能。在我市率先開展腔鏡下甲狀腺手術、腹腔探查術、胃腸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腸粘連松解術、結直腸手術等,并進行了微創外科領域的基礎科研工作。2003年8月,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舉辦了第七屆全國腹腔鏡學術大會,全國十多位知名醫學專家親臨現場進行學術講座和手術示范,有力地推動了我市乃至我省微創外科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腔鏡微創外科中心以醫學高科技服務于廣大患者,其醫療規模及技術水平逐漸提高,走在全省前列。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腹腔鏡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直徑為3-10mm的長索狀的器械,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腹腔鏡鏡頭通過小孔插入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腹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指導醫生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以及運用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腹腔鏡技術是腔鏡微創手術的基礎,隨著腔鏡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腔鏡微創手術因為痛苦小、創傷輕、恢復快,現在已經可以替代大部分普通外科手術,甚至還能解決普通手術方法不能解決的病癥。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腹腔鏡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幾類疾病的探查與治療:(1)膽囊結石及膽道疾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乃腹腔鏡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手術,甚至可做膽道攝影或將總膽管結石取出,術后1-2天即可出院。(2)急性腹痛及腹膜炎:腹腔鏡的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及傷口,確立疾病的診斷,并將病變部位加以切除。(3)消化性潰瘍。(4)腸阻塞:腹腔鏡可用于腸阻塞之定位及診斷。對于單純性之腸粘連可輕易以腹腔鏡加以處理。(5)腹股溝疝氣:腹腔鏡疝氣修補術對于復發性疝氣及雙側性疝氣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并可充分辨識疝氣缺損部位及腹內器官。(6)胃腸道良性腫瘤:以腹腔鏡配合術中內視鏡可將胃腸道良性腫瘤切除并做胃腸道吻合,減少病人術后疼痛,加速病人復原。(7)惡性腸胃道腫瘤:以腹腔鏡從事惡性腫瘤之切除在目前并不適宜。但對于癌癥分期、淋巴腺轉移情形及腹水之評估則有很大的幫忙。(8)腹部外傷:對于腹部鈍傷或穿刺傷。腹腔鏡可提供良好的評估及治療,減少不必要的剖腹探查。(9)婦科:卵巢囊腫,不孕,宮外孕,良性疾病的子宮次全切和全切除,85%以上的傳統婦科手術均可由腹腔鏡手術替代。(10)泌尿外科:腎囊腫,精索靜脈曲張。(11)胸外科:胸外傷探查,良性疾病的肺葉切除等。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膽道鏡也是內窺鏡的一種,它是專門用于膽道內的檢查、活檢、取石等診斷和治療的設備,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膽道鏡為日本原裝進口的診斷治療用鏡,OlympusCHF-P20型,它是由光導和成像纖維、視頻轉換、光源、附件四個系統組成。膽道術后殘余結石的治療較為困難,肝內結石尤然:手術不能完全解除肝內膽管多處狹窄,又不能取凈多發或深部結石,其效果不能令人滿意。由于膽道鏡有直視、小巧和彎曲的特點,故可以做到哪里有結石,膽道鏡就可以到達哪里取石,克服了手術取石的盲區。因此膽道鏡技術的應用使過去的疑難之癥,一躍變為易治之病。膽道鏡治療膽道術后殘余結石,療效高(99%)、收效快、安全易行、可避免再次手術的痛苦。膽道鏡取石不需禁食、麻醉和住院,門診即可施行。膽道鏡技術在膽道外科的應用,改變了以往手術的被動局面,迎來了手術、內鏡綜合治療的新時代。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歐林巴斯JF-140R電子十二指腸鏡系日本原裝進口的診斷治療用鏡。主機及配套設施共約80余萬元,為湘潭地區首臺電子十二指腸鏡。該鏡的主要特點是圖像清晰,操作方便,配套設施齊全,可廣泛應用于肝、膽、胰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如膽管結石、膽管狹窄和畸形、膽囊和膽囊管病變,以及疑難性腹痛的鑒別診斷,特別對于梗阻性黃疸的診斷有其獨特的價值。對于膽總管結石的治療可采取“口中取石術”,具有不用開刀、痛苦少,費用低等優點;亦可治療急性重癥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乳頭括約肌狹窄等十幾個病種,其技術也發展到乳頭括約肌切開(EST)、網籃取石,網籃碎石、鼻膽管引流、內置管引流以及氣囊和機械性膽管擴張術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