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創建于1973年,是國內最早建立兒童血液腫瘤??频尼t療單位之一。1984年~2007年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組長單位(組長廖清奎教授),曾經也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副組長單位(副組長高舉教授)。作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教育部重點學科兒科學的重要三級學科,兒童血液腫瘤科1995年曾獲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
展開>>
介紹: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創建于1973年,是國內最早建立兒童血液腫瘤??频尼t療單位之一。1984年~2007年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組長單位(組長廖清奎教授),曾經也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副組長單位(副組長高舉教授)。作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教育部重點學科兒科學的重要三級學科,兒童血液腫瘤科1995年曾獲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聯合組成的“婦科腫瘤與小兒血液腫瘤實驗室”1999年獲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2015年獲批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F科室學科人才隊伍和技術力量雄厚,已形成以中青年高學歷為主體、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梯隊,為兒童血液/腫瘤專業碩士、博士招收點和博士后流動站?,F有在職教授4名,退休返聘教授3名,副教授2名,主治醫師/講師9名,住院醫師6名,護士4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名(包括退休返聘教授),在職碩士生導師4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部省突出貢獻專家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絕大部分人員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先后有10余位醫師在國外進修學習。多人擔任全國和省市學術團體學術職務,包括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前組長/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專委會前主任委員廖清奎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前副組長/國家衛健委“兒童白血病專家委員會”臨床專家組成員和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疾病和保健分會兒童血液疾病與保健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第一屆兒童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委員會第三屆血液專業學組委員高舉教。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符仁義教授;中華兒科學分會免疫學組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委員會第三屆血液專業學組委員李強教授;中華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委員會第三屆血液專業學組組長賈蒼松教授。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第一屆兒童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精準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科學組副組長/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委員會第三屆血液專業學組副組長/四川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業務副主任朱易萍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精準醫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科學組副組長/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委員會第三屆血液專業學組委員馬志貴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血液學組委員郭霞副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血液分會青年委員陸曉茜副教授;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青年委員郭霞副教授。科室創始人廖清奎教授和羅春華教授在2017年獲得“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的榮譽稱號?!秶H輸血及血液學雜志》第七屆編委會總編輯賈蒼松;《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第七屆編委會副總編輯高舉教授;高舉尚受聘為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兒科專業(方向)第六輪國家規劃教材《pediatric》(第二版)副主編。多人擔任各種學術雜志副主編和編委。二、醫療技術水平:兒童血液腫瘤科的醫療技術和科研居于國內一流水平,科室下設三個血液病區和一個造血干細胞移植層流病房,病床核定98張,常年實際開放床位90余張。每年收治新發兒童血液腫瘤疾病(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和其他惡性實體腫瘤等)300多例,已成為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的兒童血液腫瘤疾病診治中心。在兒童貧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和其他惡性實體腫瘤診治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具有很高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此外,科室下設一個具有國內一流設備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層流病房,占地面積200余平方米,采用全封閉式水平層流和中央空調系統,包括百級層流室2間和萬級層流室2間。作為中華兒科分會血液學組移植亞專業全國協作組成員單位之一,2009年科室獲得中華骨髓庫非血緣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準入資質,是四川省內唯一獲得準入資質的兒科醫療單位,已成功完成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骨髓干細胞、外周血干細胞、臍血干細胞)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兒童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包括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噬血細胞綜合征、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難治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等疾病200多例,療效顯著,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三、科學研究:科室崇尚學術,注重臨床與科研共同發展,取得了突出的學術成就和科研成果。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科室在廖清奎教授和羅春華教授帶領下,一直致力于鐵缺乏癥、圍產期母嬰鐵代謝的系列研究,率先完成了我國兒童鐵缺乏癥流行病學調查,并研究了缺鐵對機體各器官功能的不良影響。系統深入研究了轉鐵蛋白、鐵蛋白和轉鐵蛋白受體在母胎鐵轉運中的作用,首次提出了孕母嚴重缺鐵影響胎兒鐵供給的“有限無私理論”,修正了孕母鐵狀況不影響胎兒鐵代謝的傳統觀念,對指導母嬰鐵缺乏癥的防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和肯定。歷年來,該系列研究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廳基金的資助,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衛生部科技進步獎和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等獎項近20項。近年來科室在既往鐵缺乏癥和母胎鐵轉運機制研究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深入研究鐵代謝異常與慢性病貧血及白血病等疾病關系,試圖進一步闡明兒童白血病的分子發病機制,以及探索針對白血病鐵代謝途徑的新型治療策略?!栋籽¤F代謝異常及其意義》2009年獲四川省醫學科學一等獎。四、實驗室建設:2007年醫院從美國StJude兒童研究醫院引進了馬志貴教授,重新組建了兒童血液/腫瘤研究室,是衛生部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是集臨床和基礎研究于一體的實驗中心和研究生培養基地。研究室已投入使用400多萬元實驗設備,用于細胞形態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研究,包括AI遺傳工作站、流式細胞儀BeckmanCoulterFC500、全自動倒置顯微圖像工作站NikonTiE、正置熒光顯微分析系統OlymbusBX51、體視顯微鏡OlymbusSMZ1000、電穿孔儀Bio-radGenepulserXcell。同時還有蛋白電泳系統Bio-RadproteanIIXi20cm、六色梯度實時定量PCR儀Bio-RadCFX96、PCR儀MJPT220、連續波長多功能酶標儀ThermoVarioskanflash、高速冷凍離心機BeckmanAvanti-26xp、臺式低溫離心機BeckmanAllegraX-22R、全自動消毒機SanyoMLS-3780、生物安全柜KS9PS12、CO2孵箱Thermo、恒溫水箱MemmertWB10、液氮罐Cole-tarmerLocator4等,為臨床血液病的診斷和科研提供了雄厚的硬件支撐。研究室負責人馬志貴教授是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撐計劃獲得者,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1998年~2005年在美國St.Jude兒童研究醫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分子發病機理、細胞遺傳學及血液病基因診斷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績,在《NatureGenetics》,《Blood》,《Leukemia》等SCI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研究室Manager顧玲副研究員,長期從事血液腫瘤分子發病機制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四川省衛生廳應用基礎項目1項,在《Leukemia》,《JExpClinCancerRes》等雜志發表第一作者論文10余篇。研究室人員已熟練掌握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免疫組織化學、免疫沉淀、westernblot、基因轉染及轉導、染色體G顯帶、FISH等各項實驗技能。研究室已建立白血病基因診斷和細胞遺傳學診斷方法。為臨床血液病的診斷和科研提供了雄厚的軟件支撐。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ALK基因表達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和“血液腫瘤mTOR信號路徑的活化在糖皮質激素耐藥發生中的作用及機制”。與兒童血液腫瘤科臨床醫師密切合作致力于淋巴造血系腫瘤糖皮質激素耐藥機制和逆轉機制的研究,以及鐵代謝及其鐵代謝相關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血液腫瘤研究室研究團隊已獲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項目,已在Blood、Leukemia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獲得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五、人才培養:科室注重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早在1978年廖清奎教授已獲國務院批準成為兒科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85年開始招生兒科血液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科累計培養博士20余名、碩士50余名。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科領域知名的學術骨干,并在國內多家醫療單位擔任院長和主任等行政職務,為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剖遗c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美國St.Jude兒童研究醫院、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在鐵代謝紊亂與血液腫瘤疾病、造血干細胞移植、紅細胞造血等領域建立了長期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合作的聯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