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四川省腫瘤醫院介入科是國內較早開設介入門診和介入病房的腫瘤介入專科科室,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在省內、國內有相當知名度的腫瘤介入專家。介入科在許國輝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腫瘤介入診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四川省腫瘤介入診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介入醫學組副組長;成都市介入醫學組組長;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
展開>>
介紹:
四川省腫瘤醫院介入科是國內較早開設介入門診和介入病房的腫瘤介入專科科室,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在省內、國內有相當知名度的腫瘤介入專家。介入科在許國輝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腫瘤介入診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四川省腫瘤介入診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介入醫學組副組長;成都市介入醫學組組長;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帶領下,開展腫瘤介入診療工作,每年各種介入手術逾2000臺次,尤其在肝癌、胰腺癌、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膽管癌介入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一流技術水平。介入科配有兩臺先進的大型數字減影機,并設有介入病房。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手段,無需開刀,不需全麻,僅需經皮膚穿刺,利用細小的導管或穿刺針等在病人清醒狀態下完成治療,治療后不留手術瘢痕;多數年老體弱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也能承受。因為其損傷小、治療后患者恢復快,節約了治療費用。目前介入科重點開展各種實體腫瘤的動脈灌注化療、動脈栓塞治療及消融治療。與全身化療相比,介入治療首先通過造影檢查找到腫瘤的供血動脈,再選擇性地插入導管到腫瘤的供血動脈,最后灌注化療藥物,使腫瘤局部的藥物濃度達到全身化療藥物濃度的數十倍,殺傷腫瘤細胞,再使用栓塞劑栓塞掉腫瘤的供血血管,阻斷腫瘤血供使局部腫瘤失去血液營養,相當于把腫瘤“餓死”,這樣雙管齊下地控制腫瘤的生長。同時因為只在腫瘤供血動脈內灌注化療藥物,降低了全身藥物副作用,減輕了化療的不良反應,使得大多數病人能夠很好地耐受治療。針對血供不豐富的實體腫瘤,可采用物理或化學消融等治療段,用細小的穿刺針直接穿刺到腫瘤內部,利用穿刺針產生的高溫或經穿刺針注射無水乙醇等化學藥物使局部腫瘤組織內脫水,干燥壞死。介入治療后可結合放療、靶向治療達到更好地控制腫瘤的目的,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后甚至相當于外科手術切除。正由于以上諸多優點,使得介入治療成為了一些疾病(如:肝癌、肝血管瘤,胰腺癌、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子宮惡性腫瘤、肺癌等)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此法的適應癥:(1)已經失去外科手術治療的中晚期腫瘤患者。(2)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腫瘤患者。(3)外科手術有難度的,術前進行介入治療,以期縮小腫瘤后進行外科手術治療以減少手術難度并提高療效。(4)腫瘤合并出血者,可行灌注化療+栓塞治療,達到抗腫瘤和止血的雙重療效。(5)不能耐受全身靜脈化療的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6)對于可耐受全身靜脈化療劑量的患者,可行腫瘤血管內介入灌注化療+補充劑量靜脈化療,以增加局部治療效果并保證全身劑量。適合介入的常見疾病:一.惡性腫瘤介入治療頭頸部惡性腫瘤:對于部分頭頸部腫瘤,在術前予以介入性的化療或化療栓塞術,可以縮小腫瘤,降低腫瘤分期,以爭取外科手術切除機會,減少手術難度及術中出血量。胸部惡性腫瘤:對于失去手術機會的肺癌患者,采用支管動脈灌注化療,并可結合放療可達到減少痛苦,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的目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目前較常用于胃腸道腫瘤生長引起的食管、上胃腸道、結腸狹窄胃腸道狹窄梗阻的治療,通過胃腸道狹窄擴張術、胃腸道內支架植入術、經皮穿刺胃造瘺術,使病人恢復進食,恢復腸內營養,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此外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是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致死性并發癥之一,先行血管造影找到出血動脈后,再向出血動脈內灌注血管收縮劑,使血管收縮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為外科手術及內科治療創造有利條件,或者栓塞供血動脈達到立即和永久止血的目的。肝膽胰惡性腫瘤:是目前介入治療的應用最為廣泛,治療效果得到普遍認可的適應證。婦產科惡性腫瘤:做為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絨癌、惡性葡萄胎、卵巢癌、陰道癌、外陰癌等術前、術后、同步放化療的輔助化療手段。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各種腎臟惡性或膀胱惡性腫瘤術前可行腎動脈栓塞或膀胱動脈化療栓塞術,由于栓塞所致腫瘤和腎的水腫可使腎床的界面顯示更清楚,有利于腫瘤徹底切除。同時還可大大減少術中出血及靜脈轉移的可能。對于伴有嚴重血尿的患者還有很好地止血效果。骨軟組織惡性腫瘤:采用腫瘤供血動脈栓塞化療,可減少術中出血,并使腫瘤易于切除,對增加保肢率,改善生活質量及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義。對于各種惡性腫瘤椎體轉移,采用椎體成形術,可緩解疼痛,并減少因病理性骨折導致的截癱風險。二.腫瘤并發癥的治療腫瘤出血:動脈栓塞術是介入治療的核心技術,最初主要用于各種急癥出血和血管畸形的栓塞止血治療。腫瘤性疼痛:腫瘤椎體轉移引起的頑固性疼痛可行椎體成形術治療。腫瘤性靜脈狹窄: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狹窄,例如上腔靜脈綜合征,采用血管內支架治療可迅速改善患者因靜脈阻塞導致的呼吸困難和面頸腫脹癥狀。腫瘤性消化道狹窄:對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引起的消化道狹窄通過置入支架,解決梗阻引起的癥狀。腫瘤性泌尿道狹窄:通過腎造瘺、膀胱造瘺解決腎盂積水,尿潴留引起各種癥狀,保護殘余的腎臟功能。腫瘤性呼吸道狹窄:通過氣管支架置入術解決氣管受壓導致的呼吸困難。三.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動靜脈血栓:早期動靜脈血栓的溶栓治療。主動脈夾層、胸、腹主動脈瘤:大血管支架置入術。布-加綜合征:血管球囊擴張成形術、血管支架置入術或經頸內動脈門體靜脈分流術。各種血管瘤:動脈瘤栓塞術。各種血管畸形:血管畸形栓塞術。四.部分適合于介入治療的良性疾病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作為子宮切除手術和子宮肌瘤剝除術以及藥物治療的替代治療方法,具有治療時間短,療效顯著,無需切除子宮,保留生育功能,腹部無疤痕,痛苦少,病人易耐受等優點。尤其對于緩解腺肌病引起的痛經和子宮肌瘤引起的貧血癥狀的改善效果明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