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云南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一家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全省最優秀、最大重癥醫學科之一,整體實力及業務能力居省內前列。年收治危重癥患者1000余人,科室為“大專科、小專業”的格局,分為“神經、呼吸、心血管、外科及中毒”5個亞專業組,全方位地服務于患者。2013年入選云南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是云南省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委員會(...
展開>>
介紹:
云南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立于1998年7月,是一家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全省最優秀、最大重癥醫學科之一,整體實力及業務能力居省內前列。年收治危重癥患者1000余人,科室為“大專科、小專業”的格局,分為“神經、呼吸、心血管、外科及中毒”5個亞專業組,全方位地服務于患者。2013年入選云南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是云南省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委員會(ECMO)主任委員單位,云南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大理大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癥醫學專業基地,云南省高校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膿毒癥創新團隊,同濟大學徐俊專家工作站,云南大學一流黨建示范黨支部。一、科室設置科室目前設有2個病區,綜合ICU和急診ICU,核定床位24張,房建筑面積為1901.59m2,現有醫生16人、護士66人,秘書1人、護工2人,有正高3人、副高3人、中職6人及初職4人,碩士以上學歷1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共培養重癥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碩士畢業31人,在讀7人,培養重癥醫學規培生13人。醫護人員分別到英國約克教學醫院、美國紐約上州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安貞醫院,中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國內外知名醫院ICU訪學進修。25年來為省內外培養了一大批急危重癥專業技術人才,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科室擁有主要大型設備為:床旁多功能中心監護系統2套、有創呼吸機39臺、無創呼吸機5人、高流量吸氧治療儀7臺、體外膜肺機(ECMO)2臺、血液凈化機7臺、床旁血液灌流機2臺、PICCO血液動力學監護儀1臺、纖支鏡及支氣管鏡3臺、呼氣末CO2儀1臺、無創顱內壓監測儀1臺、血氣乳酸分析儀2臺、控溫毯8臺、患者升溫系統2臺,胸部振蕩排痰儀3臺、壓力梯度治療儀2臺、還有床旁彩超機、床12導心電圖機心肺復蘇機、除顫儀、離心機、血糖儀、微量輸液泵、腸內營養泵、空氣凈化機及多媒體醫學信息數據庫、等先進醫療設備等。二、診療服務1.醫療質量安全與疑難危重癥診治能力25年來無醫療事故發生。科室前10位疾病疑難危重癥比例、APACHE-Ⅱ評分、病床使用率、診斷符合率、甲級病案率、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費用、病區質量指標、院內感染率、三管感染率及重返ICU率、抗生菌使用率、藥比、搶救成功率、優質護理等醫療質量的各項指標均位醫院前列。入室病人均符合“危重程度評分”的重癥標準,入室評分率達100%,其中APACHEII大于15分的占比逐年升高,DRG總量及CMI值均呈逐年上升,救治成功率較前逐年升高,大大滿足了重癥專科診治需求2.科室特色技術重癥醫學科內設控制性低溫治療室、云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室等特色科室等。體外膜肺對患者呼吸、循環衰竭支持開展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搶救、控制性低溫腦保護治療、嚴重中毒救治、嚴重創傷圍手術期器官功能支持、生命支持治療等(如血流動力學監測支持,呼吸機支持呼吸、營養支持、血液凈化治療、人工肝支持等)。開展血液濾過快速降溫、經皮氣管切開術、單肺機械通氣、雙肺機械通氣、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心臟臨時起搏器植入等特色項目,取得了明顯效果,成績突出。特色技術為:(1)體外膜肺ECMO對呼吸循環衰竭支持治療;(2)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PICCO與重癥超聲;(3)人工肝、持續腎替代治療技術;(4)纖支鏡檢查及肺泡灌洗術;(5)控制性低溫腦保護治療;(6)微創經皮氣管切開術;(7)云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8)危重癥患者呼吸康復治療;(9)責任制護理及優質護理。3.科室核心技術:(1)器官功能的支持及監測;(2)抗感染;(3)免疫調理治療;(4)鎮痛鎮靜治療;(5)維持內環境的穩態;(6)重癥患者的評估;(7)營養支持治療;(8)出凝血障礙的治療。三、人才培養2013年入選云南省第一批臨床重點專科,大力促進科室的發展與人才培養;云南省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委員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單位,每年舉辦危重癥患者ECMO支持與技術推廣繼教班、重癥中毒患者生命支持技術繼教班,累計培訓醫生2000人以上;云南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大理大學的重癥醫學、麻醉學、醫學遺傳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凌斌,劉萍,修光輝),培養重癥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碩士畢業31人,在讀7人;承擔云南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及海源醫學院本科教學;為2020年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癥醫學專業基地,培養重癥醫學規培生13人,畢業率100%;接受省內各地州醫生的進修學習。四、科研能力大力開展重癥基礎-臨床轉化醫學研究,本著“從臨床上來,回臨床上去”的閉式環路轉化醫學研究思路,2016年、2019年連續2屆成立干細胞專家工作站(徐俊專家工作站),參與組建我院干細胞專業實驗室,積極開展間充質干細胞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轉化醫學研究(膿毒癥、MODS、骨關節炎、脊髓損傷、薄層子宮等),開展重型顱腦外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開展云南道地藥材滇重樓的抗炎活性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項目3項,云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2項,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項,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云南省醫學后備人才項目1項,云南省科技廳-昆明醫科大學聯合專項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5項。發表SCI20篇、北大源及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著作5部。五、科室榮譽2012年獲云南省衛生廳“青年文明號”;2013年云南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2014年獲“云南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2019年云南省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分會主任委員單位;2020年派出8名醫護團隊援鄂抗疫并順利完成任務;2022年云南大學一流黨建示范黨支部。近年來科室獲得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云南省衛生成果三等獎3項,承擔國自然科學基金3項,院士專家工作站2項,創新團隊1項,省級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8項。獲得云南省衛生計生高層次人才(后備人才)1人,云南大學“東陸人才”青年學者1人,英國約克教學醫院訪問學者1人,紐約上州醫學院訪問研修學者1人。六、承擔公共衛生任務情況2020年抗疫表彰:劉萍獲“云南省優秀共產黨員”、“云南省抗疫先進個人”、“云南省工信委優秀黨員”獎;楊承航、楊明瓊、王超獲“云南省衛健委記功獎勵”;劉萍、陳曉雷、楊承航、高國師、李昌鳳、楊明瓊、王超獲云南省衛健委嘉獎;孫潔獲“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優秀醫療衛生人員”;云南省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分會表揚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