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青海省人民醫院骨科成立于1959年,是全省最早獨立成科的專業科室,1996年發展成2個病區,76張床位,設專家門診、普通專科門診。2006年發展成四個病區,2012年病區調整,設置三個病區。2017年1月,由原住院綜合樓(工字樓)大樓遷入新建外科大樓13、14層,恢復四個病區。每個病區設一間危重搶救室,擁有獨立的整體護理單元,擁有固定床位156張。...
展開>>
介紹:
青海省人民醫院骨科成立于1959年,是全省最早獨立成科的專業科室,1996年發展成2個病區,76張床位,設專家門診、普通專科門診。2006年發展成四個病區,2012年病區調整,設置三個病區。2017年1月,由原住院綜合樓(工字樓)大樓遷入新建外科大樓13、14層,恢復四個病區。每個病區設一間危重搶救室,擁有獨立的整體護理單元,擁有固定床位156張。年收治病人12000余人次,年手術7000余例,三四級手術占比50%以上,科室規模、醫生團隊、診治患者數、疑難病例數、年手術量等是全省最大的骨科專業科室。骨科現有醫務人員141名,醫師61名,護理人員80名;高級職稱醫師27人,初、中級職稱11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28人。設創傷、關節、脊柱、骨病-骨腫瘤四個亞學科體系,12個亞專業小組。骨科從成立始僅開展肢體創傷、骨折的開放性手術和骨感染的手術治療,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斷指再植術,斷肢再造術,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術,帶血管神經皮瓣移植術、多組神經移位治療臂叢神經根性損傷。八、九十年代頸椎后路單、雙開門,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盧戈氏棒、哈氏棒以及椎弓根釘技術治療脊柱骨折、脫位,人工全(半)髖關節置換,本世紀初人工膝關節置換治療膝關節結核領域進行積極探索等技術均屬國內先進水平,省內率先開展,填補全省空白。開展了地方性大骨節病的調查、研究等科研工作。上世紀九十年代科室人員、設備條件進一步提升,開始逐步探索、發展骨科亞專業,漸成規模。現有四個專業病區:創傷專業針對我省大量創傷患者開展了多項三新業務,特別是針對復雜性骨盆骨折,微創治療四肢骨折以及3D技術應用到臨床等診治方面處于省內領先水平;關節專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率先在全省開展髖關節置換手術,2005年開展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并且率先在我省開展關節翻修及腫瘤假體置換,關節畸形矯正等國內領先手術,圍繞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疾病開展了大量相關臨床工作,填補了多項省內空白,現階段每年置換關節數量、難度和療效方面在全省名列第一。脊柱專業針對脊柱側彎、脊柱損傷、椎體成形、脊柱微創診療方面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特別是針對上頸椎及上胸椎損傷開展了大量手術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全省脊柱領域處于領先水平;骨病專業率先在我省成立骨科腫瘤專業,特別是針對我省大量骨結核患者開展了大量手術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對脊柱椎體腫瘤,椎管內腫瘤以及四肢、關節腫瘤手術治療水平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特別是近年來針對惡性腫瘤患者提高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質量積累了大量手術經驗。近十年來,全科共完成三新技術69項,其中8項獲國內先進。承擔國自然、科技廳、衛計委課題16項。全科醫務人員在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56篇,主編及參與撰寫骨科專著5部。承擔著青海大學和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本科生、碩士生的臨床帶教工作,是全省骨科醫師進修培訓和全省規范化培訓醫師、全科醫師的臨床教學培訓基地。近年來多次主辦各類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每年還承辦多項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學術講座,與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301醫院,華西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西京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等多家全國頂級醫院保持友好幫扶關系,為骨科培養專業人才搭建了平臺。骨科一直以來承擔著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全省應急救災等公益性任務,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救災中,第一時間派出醫務團隊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獲得國家、省、廳級表彰。多年來骨科先后派出9名醫師赴非洲參加國家醫療隊援助“布隆迪國醫療項目”,受到國家、布隆迪國衛生部表彰,為我省贏得了榮譽。選派4名醫師赴南極參加“中國南極科考”任務,多次受到國家海洋局的通報表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