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中心內科成立于1963年,鄭寶珠、孔繁元兩位醫師于蘭州、北京進修回院后組建了神經大內科神經治療小組。1972年由馬志榮醫師牽頭成立了神經電生理室,先后開展腦電圖、肌電圖、誘發電位以及經顱多普勒等檢查技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成立于1984年,同時成立神經病學教研室,承擔寧夏醫學院神經病學、診斷學等課程的教學。1986年建...   展開>>

        介紹: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中心內科成立于1963年,鄭寶珠、孔繁元兩位醫師于蘭州、北京進修回院后組建了神經大內科神經治療小組。1972年由馬志榮醫師牽頭成立了神經電生理室,先后開展腦電圖、肌電圖、誘發電位以及經顱多普勒等檢查技術。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成立于1984年,同時成立神經病學教研室,承擔寧夏醫學院神經病學、診斷學等課程的教學。1986年建立腦脊液細胞室,1993年成立寧夏神經病學研究所,同年獲批為神經病學碩士研究生授予點。1998年神經病學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2007年腦脊液研究室并入寧夏顱腦疾病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被科技部批準為省部共建國家級顱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08年獲批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獲批為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2010年獲批為“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次年獲批為“衛生部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級預防實踐中心”。2011年獲批為“寧夏神經病學中心”和“寧夏腦卒中篩查和防治技術培訓基地”。2012年獲批為“自治區醫學優勢專科”,2013年“寧夏神經病學專業質量控制中心”掛靠科室。2013年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成立神經病學中心,神經內科更名為“神經病學中心內科”。2013年獲批為博士研究生授予點,標志著科室已具備了神經病學“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養體系。2014年神經病學獲批為“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學科”,2015年初被國家衛計委授予“腦死亡判定質控合格醫院”,同年6月首批加入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同年12月被國家衛計委腦防委授予“高級卒中中心(建設中)”。科室現有編制床位190張,設有腦血管病門診、癲癇門診、腦卒中單元病房、神經介入治療室、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NICU),年門診量8萬人次、年出院4600人次、年介入手術近300例。學科擁有教授(或主任醫師)8名,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11名,護士86人;擁有博士后1人、博士5人、碩士38人。擁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科室現有全國學會(協會)學組副組長(專委會副主委)2人,省級學會(協會)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3人、顧問1人以及委員多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自治區“313”人才1名、國家“863”專家庫評審專家1名。自2011年以來,共申報各類科研項目2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級科研項目9項,累計資助金額350.35萬元;發表SCI文章22篇,累計影響因子56.05,發表中文文章200余篇;主編專著2部、主譯專著1部、參編專著和教材8部;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項、寧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1項。科室先后與國內外多家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聘請國內外神經病學教授為客座教授,選派骨干醫師赴美國、日本等國家交流。多年來科室承擔著寧夏地區以及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周邊地區的神經內科醫療工作,受到患者的廣泛好評。隨著科室專科、學科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疾病、神經遺傳學、腦脊液細胞學和缺血性腦血管病分子機制等主要研究方向的全面開展,必將培養更多的高層次人才,提升神經病學醫、教、研質量,提高神經專科疾病的診療水平,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大冶市| 得荣县| 寿阳县| 临泉县| 东乡县| 新沂市| 钦州市| 和田市| 德清县| 墨竹工卡县| 洪洞县| 黎城县| 太湖县| 祁阳县| 开封县| 洪江市| 柳江县| 绥棱县| 响水县| 阿勒泰市| 靖远县| 新源县| 扬州市| 原平市| 句容市| SHOW| 新巴尔虎右旗| 从江县| 多伦县| 什邡市| 娄底市| 玉龙| 永州市| 定西市| 顺平县| 昌乐县| 宾阳县| 江津市| 浦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