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中心外科事業起步于七十年代,1984年9月與神經內科共同組建醫院神經科,1987年5月正式成立神經中心外科專科,是國家二級碩士學位培養點和自治區級重點學科,承擔著自治區及周邊陜、甘、蒙等省區近千萬人口的神經中心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任務。1986年被衛生部評為“全國衛生先進集體”;1998年獲得共青團中央“青年文明號”稱號;20...
展開>>
介紹: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中心外科事業起步于七十年代,1984年9月與神經內科共同組建醫院神經科,1987年5月正式成立神經中心外科專科,是國家二級碩士學位培養點和自治區級重點學科,承擔著自治區及周邊陜、甘、蒙等省區近千萬人口的神經中心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任務。1986年被衛生部評為“全國衛生先進集體”;1998年獲得共青團中央“青年文明號”稱號;2001年獲得自治區重點學科稱號;2007年成立“寧夏顱腦疾病重點實驗室”;2007年獲得“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2008年成立“中-意寧夏癲癇協作中心”。2010年9月實驗室被科技部批準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成為自治區醫療衛生領域第一家國字號重點實驗室。2011年神經中心外科被衛生部確定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2017年成立中國醫師協會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9年成為中國醫師協會內鏡培訓基地。近年來,隨著醫院的蓬勃發展,神經中心外科已經發展成為學科特色顯著、專業人才薈萃、診療設備先進、整體實力雄厚、醫療水平在本地區一直保持領先的專科科室,成為寧夏神經中心外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神經中心外科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年手術量2500余例,具備顯微神經中心外科、介入神經中心外科、內鏡神經中心外科和立體定向功能神經中心外科技術和裝備,治療范圍涉及神經中心外科各個領域。目前科室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手術顯微鏡6臺,配備有配套的手術顯微器械和手術錄象監控系統,擁有術中導航系統2套、腦深部電刺激(DBS)系統1套、術中超聲骨刀1套、微動力開顱系統10套、神經內鏡2套、術中超聲多普勒系統1套、超聲吸引器3套、激光刀1套。并擁有技術先進、設備齊全的重癥監護病房(ICU),配備有心電監護系統及ICU病床16張,呼吸機6套。極大的提高了對臨床高難、危重病人的診治水平。醫院放射科擁有1.5T、3.0T磁共振成像儀共5臺;8排、16排、64排螺旋CT共6臺;DSA造影手術室2間,其中復合手術室1間。神經電生理科擁有神經電生理監測儀2臺,術中腦電圖監測儀2臺,24小時動態腦電圖監測系統3套。科室將繼續依托先進設備以及顯微技術,強化微創理念,提高手術療效,降低手術的殘疾率和死亡率,改善重癥患者的預后與功能。目前神經中心外科有三個病區,其中一、二病區有床位數115張,含監護床位10張,神經中心外科三病區床位55張,含監護室床位5張。床位使用率接近100%。現有醫師34人,護士56人。主任醫師11人,副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3人;博士研究生3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研究生16人(護理研究生3人)。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10名。目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4名,碩士研究生20余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自治區313人才3人。“百千萬人才”2人。神經中心外科技術團隊嚴格執行分級手術制度,各級醫師均能夠掌握相應技術,具有很強的處理疑難重癥能力,對中青年醫師也制定了相應的培養措施和鍛煉機會。在科研方面,神經中心外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9項。獲得自治區級科研成果獎30余次,14次獲得自治區級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SCI收錄科研論文48篇。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共計300余篇,主編或合著出版專業書籍26本,其中主編專著9部。不斷擴大了科室在全國的學術影響力。在教學方面,神經中心外科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成效卓著,除了負責本科教學工作外,還是寧夏最早進行研究生教育的二級學科,也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最早開始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的科室。五年來招收碩士生78人,為神經中心外科基礎與臨床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