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是第一批委省共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第一批國家臨床研究中心核心單位,第一批國家呼吸藥理臨床研究機構,國家首批PCCM和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肺血管聯盟主席單位,浙江省呼吸內鏡聯盟的主席單位,浙江省呼吸治療聯盟的主席單位,浙江大學呼吸病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目前學科擁有醫師...   展開>>

        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內科是第一批委省共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第一批國家臨床研究中心核心單位,第一批國家呼吸藥理臨床研究機構,國家首批PCCM和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浙江省肺血管聯盟主席單位,浙江省呼吸內鏡聯盟的主席單位,浙江省呼吸治療聯盟的主席單位,浙江大學呼吸病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目前學科擁有醫師3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副高10人,博士22人,碩士16人,技術人員1人,梯隊配備合理,亞專科設置齊全。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病學科具備國際領先的各種呼吸介入診治及培訓硬件設備,是省內最早開展氣道內介入診斷和治療的單位之一,能開展各項介入診治技術。科室配備了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專業設備:獨立的呼吸內鏡中心,獨立使用的DSA、共聚焦氣管鏡、2臺電磁導航、2臺噴射呼吸機、2套硬質氣管鏡等。目前能開展多種呼吸診斷介入及治療介入技術,其中多項技術為省內首家開展單位。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培訓基地,已培訓大量省內省外呼吸內鏡人員。同時作為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主委及內鏡聯盟主席單位,積極推動省內其他醫療單位對呼吸內鏡介入診治的認識和診治規范。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病學科是浙江省肺血管聯盟主席單位,每年召開全國靜脈血栓栓塞癥及肺部疑難疾病診治研討會,牽頭在區域內制定一整套科學先進的肺血栓栓塞癥規范化院內防控體系,早期發現、早期評估、早期干預、規范化治療,能有效降低VTE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邵逸夫醫院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呼吸與危重癥學科專家應可凈教授的推動下,邵逸夫醫院從2007年就開始關注住院患者VTE的預防評估和宣教,并開始構建院內VTE防治體系。經過13年的發展,目前,邵逸夫醫院VTE防治有一套規范的運行模式。從患者入院→VTE相關風險評估和健康宣教→甄別中高危患者→臨床篩查、專科會診、多學科會診→評估出血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預防治療→動態評估→出院隨診。這套規范流程的背后,是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在內的完善質控體系。目前我們的VTE系統已被全國5個省份、30多家醫療機構復制借鑒、成為浙江省院內VTE防治建設的領頭雁。并與上海、江蘇、安徽等三家知名醫院共同致力長三角靜脈血栓栓塞癥(VTE)防治一體化項目建設。特色醫療1.經支氣管鏡熱消融術(激光、氬氣刀、熱探頭、圈套)。2.經支氣管鏡冷凍切除術。3.全肺灌洗術。4.氣管/支氣管支架植入術。5.經內鏡氣道支架取出術。6.氣管支氣管瘺封堵術。7.經支氣管鏡熱消融術。8.經支氣管鏡熱成型術。9.硬質氣管/支氣管鏡診療技術。10.氣管鏡下早期/晚期氣道腫瘤光動力診療。11.氣管鏡下活瓣置入肺減容術。12.氣道內藥物灌注診療。13.肺動脈造影+右心導管檢查。14.共聚焦微探頭檢測。15.經支氣管鏡建隧道肺活檢術。16.導航引導下經支氣管鏡肺外周病損定標。17.導航氣管鏡下肺活檢術。18.經氣管鏡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技術優勢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在臨床診療方面實力雄厚,在呼吸疑難與危重癥的臨床診治能力及技術、PCCM的建設、慢病防治與分級診療、臨床教學與科研產品轉化四大領域,業已發展成整個中心成效最突出、特色最鮮明、影響力最大的核心體系。邵逸夫醫院有隸屬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獨立呼吸危重癥病房(RICU),具備開展臟器監測與支持、呼吸與循環監測、機械通氣/ECMO、呼吸康復等核心技術的能力。重度肺動脈高壓、疑難致死性肺栓塞、重癥肺炎、重癥自身免疫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重癥哮喘等呼吸危重病的救治成功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邵逸夫醫院具備國際領先的各種呼吸介入診治及培訓硬件設備,是省內最早開展氣道內介入診斷和治療的單位之一,具國內領先水平。科室配備了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專業設備:獨立的呼吸內鏡中心,獨立使用的DSA、共聚焦氣管鏡、2臺電磁導航、2臺噴射呼吸機、2套硬質氣管鏡等。目前開展的介入診斷包括EBUS及電磁導航相關診斷技術、快速現場評價(ROSE)及ROSE-AI等;介入治療包括硬質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技術、激光等熱消融技術、冷凍活檢及治療、復雜狹窄氣道處理、Montgomery安全T管置入術、氣管鏡下藥物注射及球囊擴張、內鏡下肺大泡減容術、支氣管熱成形術、光動力治療、內鏡下氣道復雜瘺處理等。其中多項技術為省內首家開展單位。能在各種麻醉及通氣方式下進行介入治療,如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喉罩等。開展了全國首例ECMO支持下氣管鏡介入治療,接收省內外眾多疑難介入轉診患者,復雜疑難危重的4級介入手術量多,具國內領先水平,在省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疑難罕見疾病診療能力,是衡量一個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2017年9月,本院正式加入MayoClinic醫療聯盟,共同創建邵醫-MayoClinic-浙大共建“國際罕見病診治中心”,邵醫-MayoClinic“越洋門診”,目前已經為數千名患者提供了服務。同時在針對肺血管疾病與肺血栓和復雜感染多領域的診治與研究方面,我們也取得了非常難得的突破與成績。曾成功救治一例35歲雙胎孕婦,罕見病--LAM病患者,就診時腎臟錯構瘤破裂出血,又罹患流行性感冒、呼吸衰竭,經呼吸、介入、產科、泌尿、護理、醫務科多科協作搶救,產下雙胞胎兒子,母子3人平安出院。人才培養方面,早在1994年,邵逸夫醫院參照美國PCCM模式培養專科師資和Fellow醫生,建制“呼吸內科”,2017年6月入選全國首批PCCM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可提供肺功能檢查、介入呼吸病學、呼吸治療、呼吸康復、RICU/MICU等技術進行專培專修單修。慢病防治與分級診療方面,已建成區域性呼吸疾病協同研究網絡,網絡成員單位總數56家。2020年本院獲批浙江省呼吸疾病控制指導中心,成立浙江省慢性病防治辦公室。臨床科研轉化方面,邵逸夫醫院呼吸團隊建有完善的基礎及轉化研究平臺。本科非常注重科研與創新,開展臨床需求為導向的“醫工信”交叉研究,已獲取相關發明專利10余項。其中兆觀智能生命體征遙測系統在“抗疫”一線醫院中充分發揮了其價值,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完成了基于呼吸特征氣體檢測的肺癌早期診斷儀器開發,后續擬建立呼吸氣體診斷產業化平臺。研究方向:1.IGFBP-rP1在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獲得性耐藥的機制研究。2.環孢霉素A增加c-MET擴增肺癌細胞對于克唑替尼敏感性的機制研究。3.LncRNAH19/miR-675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調控機制。4.tRNA來源的小RNA片段在肺癌中的作用機制及其臨床意義。5.環狀RNA-67161781以競爭結合miR-22調控Transgelin在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生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6.NETs調控血管炎性微環境與VTE發生發展的機制研究。7.巨噬細胞SHP2在新冠肺炎致晚期肺纖維進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8.基于AI技術VTE智能決策支持平臺開發及應用。9.磷酸酶Shp2調控Ly6Chigh/Ly6Clow單核巨噬細胞亞群轉化在靜脈血栓機化進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10.基于跨模態數據知識聯合驅動的肺結節檢測算法研究。11.Pten/Shp2相互依賴調控肺泡上皮細胞衰老參與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的機制研究。12.基于多模態影像支氣管鏡導航的早期肺癌智能診療新技術的研究。科教成果及獲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所在單位,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子項目)、浙江省科技廳重大重點項目、浙江省“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等多項重大基金項目支持。近年來科室每年發表SCI論文近20篇,多篇論文收錄在高級別期刊上;擁有9項國家發明專利。[基本信息]學科帶頭人:應可凈教授主任醫師博導科室主任:陳恩國主任醫師地理位置:慶春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6號樓4樓D區病區:1號樓9樓下沙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下沙2樓1診區病區:6號樓15樓西電話:慶春院區(0571)86006192下沙院區(0571)87887891  收起>>

        專家列表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呼吸內科 徐笠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印江| 汝城县| 隆安县| 镇雄县| 平顶山市| 盖州市| 威信县| 武夷山市| 定日县| 渭源县| 土默特右旗| 梧州市| 宕昌县| 河北区| 鄂伦春自治旗| 阿合奇县| 彰武县| 昭苏县| 文昌市| 忻城县| 砀山县| 津南区| 永兴县| 晋州市| 昌邑市| 伊金霍洛旗| 高台县| 耒阳市| 哈密市| 永嘉县| 祁东县| 且末县| 柏乡县| 海丰县| 苏尼特左旗| 郸城县| 阳谷县| 安仁县| 巴南区| 郴州市|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