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縣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介紹: 安岳縣中醫醫院兒科是集醫療會議、教學嚴格會議、中西醫結合成立為一體的現代化沈陽綜合實踐科室。目前,兒科正在申報成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承擔著內江市醫科學校及重慶衛校等專科學住院校兒國際科的臨床眾多實習帶教任務。同時也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實習基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指導醫院。技術...   展開>>

        介紹: 安岳縣中醫醫院兒科是集醫療會議、教學嚴格會議、中西醫結合成立為一體的現代化沈陽綜合實踐科室。目前,兒科正在申報成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承擔著內江市醫科學校及重慶衛校等專科學住院校兒國際科的臨床眾多實習帶教任務。同時也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實習基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指導醫院。技術隊伍科室現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3名,畢業住院醫師2結合1111名,護理人員11人。科室設備科室擁有振動排痰儀、紅外線治療儀、超聲霧化、高頻霧化、微量泵、新生兒暖箱、NPD5AE型離子導入儀、JH20-1c型經皮黃疸儀等先進設備。診療范圍科室以中醫藥治療為主,針對肺炎喘嗽、咳嗽、急乳蛾等專科疾病以及外感發熱、紫癜、厭食、泄瀉等常見病、多發病,研制了加味麻杏石甘合劑、荊防清熱顆粒、健脾消積顆粒、十味解毒顆粒等多種中藥制劑,運用四時捏脊療法、小兒推拿、針灸、中藥敷貼等專科技術,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診療方法,取得了顯著療效,尤其在小兒肺系疾病、脾胃疾病的診療方面,特色優勢明顯。具體治療方法:1.捏脊:又稱為捏積,是一種外治法。早在晉朝葛洪的《肘后備急方?治卒腹痛方》中就詳細記載了捏脊的部位、手法以及所治的疾病,因為捏脊療法“簡、便、廉、驗”,且無不良反應,易教易學,所以該療法家喻戶曉,延續千年,在臨床及家庭中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操作時讓患兒取俯臥屈肘位,背部裸露,涂抹適量爽身粉,醫者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捏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直對食指前半段,然后用食指前半段頂住患兒皮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食指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邊捻邊提邊放,繼續重復此動作。自尾椎長強穴沿督脈向上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穴。此過程為捏脊一遍,反復捏6遍。根據四時節氣及患兒體質的不同,加用不同的穴位進行推拿,從而改善患兒體質,增強抵抗力,防治反復外感發熱。其與傳統捏脊療法比較,更符合中醫學“天人相應”整體觀念,使防病保健更加有針對性;通過長期臨床實踐觀察,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2. 穴位貼敷療法: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淪依據,將中藥湯劑熬成膏,或將藥末散于膏藥上,再直接貼敷穴位、患處(阿是穴),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痛穴位療法。3、振動排痰儀:排痰機治療儀功效與使用方法通過吸入直接作用于氣道,甚至可達到下呼吸道深部,作用迅速直接,可以使痰液稀釋、松動,具有療效可靠、用藥劑量少、不良反應少等優點,且操作簡單,藥物直達病灶,局部病灶藥物濃度高,安全性好但單純使用霧化,痰液稀釋后可出現痰量增多反而堵塞細支氣管或終末支氣管,尤其是咳嗽無力者,會導致呼吸困難加重,振動排痰機排痰則進一步解決了肺炎患兒肺深部痰液排出難的問題。4、超聲霧化:是應用超聲霧化能,將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達到治療的目的。5、小兒推拿:以中醫辯證理論為基礎,通過穴位點按推拿、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健、治療方式。專科優勢病種及中醫藥特色診療優勢(一)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肺系疾病,以發熱、咳嗽、痰壅、氣促、鼻煽為臨床主證。肺炎喘嗽的命名首見于清代謝玉瓊的《麻科活人全書?氣促發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該書在敘述麻疹出現“喘而無涕,兼之鼻煽”時,稱為“肺炎喘嗽”。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尤以冬春二季為多。任何年齡小兒皆可發病,以嬰幼兒為多發。年齡越小,病情重者越多。若素體虛弱,或感邪較重,或病勢兇猛,可迅速出現心陽虛衰、邪陷厥陰之變證。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小兒肺炎列為全球三種重要兒科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5歲以下兒童約400萬死于肺炎,其中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有2/3是嬰兒。我國衛生部將小兒肺炎列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肺炎是嬰兒死亡的第1原因,占全部嬰兒死亡率的23.9%。說明本病是目前嚴重危害小兒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科在中醫辨證基礎上,合理運用加味麻杏石甘合劑,以開肺化痰,止咳平喘為基本法則。開肺以恢復肺氣宣發肅降功能為要務,宣肅如常則咳喘自平。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氣滌痰;喘憋嚴重者,治以平喘利氣;氣滯血瘀者,佐以活血化痰;肺與大腸相表里,壯熱熾盛時宜用通下藥以通腑泄熱。病久肺脾氣虛者,宜健脾補肺以扶正為主;若陰虛肺燥,用藥宜甘寒,養陰潤肺化痰,兼清解余熱。出現變證,心陽虛衰者,溫補心陽;邪陷厥陰者,開竅熄風;或隨證加減。本病除內服藥物外,還常使用中藥注射液靜脈滴注及外治等方法治療。出現變證者,應中西醫結合救治。(二)反復外感發熱反復外感發熱指1年以內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頻繁,超出正常范圍。其病因包括:先天稟賦薄弱、后天喂養不當、調護失宜、環境影響、反復傳染、久病體虛等多個方面。中醫藥治療反復外感發熱不僅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防御能力,顯著減少患兒外感發熱次數,并可緩解多汗、厭食、便溏等不適癥狀;而且一些中藥本身富含鈣、鐵、鋅等微量元素,能改善患兒的亞臨床營養不良狀態。臨床干預突出個體體質特點,強調辨證施治。如患兒出現咽紅、口臭、食欲旺盛、手足心熱、大便干結等肺胃積熱癥狀,治宜清泄肺胃;若見面黃少華、厭食乏力、多汗體弱、大便不調等虛證表現,則宜扶正為主。同時,可酌情配合中藥外敷、捏脊、中藥穴位注射等療法,并加強調護,以有效提高兒童健康水平。(三)小兒厭食癥我科繼承我院兒科前輩譚興詩教授的學術經驗,同時學習了全國著名兒科泰斗汪受傳的部分著作,采用無創傷檢查(微量元素檢查),應用本院自制的健脾消積顆粒內服,消食散敷臍部,配合針刺四縫穴和中藥辨證治療小兒厭食癥,癥狀改善明顯。本病治療,以“脾健不在補,貴在運”為原則,宜以輕清之劑解脾氣之困,撥清靈臟氣以恢復轉運之機,使脾胃調和,脾運復健,則胃納自開。脾運失健證固當以運脾開胃為主治。若是脾胃氣虛證,亦當注意健脾益氣而不壅補礙胃,同時佐以助運開胃之品;若是脾胃陰虛證,亦當注意益陰養胃而不滋膩礙脾,同時適加助運開胃。本病患者多有長期不思飲食,厭惡攝食等癥,食量顯著少于同齡正常兒童。可有噯氣、泛惡、脘痞、大便不調等癥,或伴面色少華、形體偏瘦、口干喜飲等癥,但精神尚好,活動如常。厭食患兒一般癥狀不多,辨證要區別以運化功能改變為主,還是以脾胃氣陰不足之象已現為主。脾運失健證除厭食主證外,其他癥狀不多,無明顯虛象。脾胃氣虛證伴面色少華、形體偏瘦等氣虛征象;脾胃陰虛證伴口舌干燥、食少飲多等陰虛征象。若因癥狀不多而辨證困難時,可重點從舌象分析證候。  收起>>

        專家列表

          暫無專家信息!
            • 主任醫師
            • 副主任醫師
            • 主治醫師
              科室 時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暫無出診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通河县| 腾冲县| 桃园县| 册亨县| 清远市| 绥德县| 宜阳县| 深泽县| 宜昌市| 沽源县| 迁西县| 论坛| 偏关县| 盖州市| 汝阳县| 德阳市| 若尔盖县| 延安市| 潮州市| 吴川市| 恩施市| 昆山市| 镇巴县| 宁陵县| 阜平县| 广安市| 南靖县| 永宁县| 洛阳市| 彰化市| 东阳市| 富宁县| 淮滨县| 榕江县| 阿城市| 威海市| 梁河县| 姚安县| 金沙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