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成立于2008年11月,在市立醫療集團和醫院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科主任馬耀的帶領下,在6年時間里,歷經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過程。重癥醫學科是一個年輕的科室,同時也是一個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科室,現有開放病床20張(南部醫療園區5張)。目前共有醫護人員51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7人,...
展開>>
介紹: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成立于2008年11月,在市立醫療集團和醫院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科主任馬耀的帶領下,在6年時間里,歷經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過程。重癥醫學科是一個年輕的科室,同時也是一個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科室,現有開放病床20張(南部醫療園區5張)。目前共有醫護人員51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7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8人(在讀碩士研究生6人)。科室擁有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有多功能電控病床20張,每個床位均配備獨立吊塔及多功能監護儀;擁有各種型號呼吸機15臺,其中包括德爾格EvitaXL、哈美頓G5、Drager等高檔多功能呼吸機、無創呼吸機及便攜式呼吸機等,滿足各種類型機械通氣以及轉運危重患者等需求;另外擁有床邊血氣分析儀、CRRT儀、微創心功能監測(PiCCO)、電除顫儀、纖維支氣管鏡、呼出二氧化碳監測儀、振動排痰儀、亞低溫治療儀等一批先進設備,為危重病人的綜合搶救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重癥醫學科核心技術:1、持續血液凈化(CBP)CBP作為一種新技術,為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內穩態平衡,即使在低血壓的條件下也能應用。打破以往以單器官或系統為中心的傳統專科界限,提倡互相滲透和協作,是當今危重醫學的任務所在,從而使CBP在臨床應用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馬鞍山市人民醫院ICU于2010年開展血液凈化治療,目前擁有血液凈化機prismaflex2臺,每年為幾十位患者行血液凈化治療,病種包括急性腎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重癥胰腺炎;農藥中毒;心功能衰竭;ARDS等,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心肺復蘇及腦保護2009年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開展了亞低溫腦保護研究,強調了全身亞低溫的重要性,對相關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也進行了深入研究,近些年心肺腦復蘇的成功率不斷提高。科室已經把早期心肺復蘇及腦保護的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結合科室開展的雙頻腦電圖監測(BIS)對CPR患者腦保護作用的研究,重點探討呼吸心跳驟停心肺復蘇后腦功能損傷程度的研究,該項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申報市科技局課題并獲得了立項。3、機械通氣技術該技術是重癥醫學科必備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搶救包括ARDS在內的各種呼吸衰竭患者的必須手段。重癥醫學科目前擁有高檔現代呼吸機15臺,平均每日運轉12臺,每年搶救各種呼吸衰竭的患者300余人。4、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該技術對病人的創傷小、便于床邊開展,愈合后疤痕不明顯。重癥醫學科2009年開展了經皮微創氣管切開術,先后已經完成100余例。5、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是搶救危重病人,特別是各種休克、心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夠為臨床的治療提供重要的血流動力學參數,特別是早期的靶標治療方案能夠顯著降低休克病人的死亡率。重癥醫學科同時具備微創血液動力學監測(PICCO)手段,PICCO60余例次。6、BIS監測在ICU中的應用雙頻譜腦電圖(bispectralindex,BIS)是1996年唯一被美國FDA認可的麻醉藥對腦作用的監測儀,是目前商業化麻醉深度監測儀中敏感性和特異性最好的監測儀之一。BIS是目前腦電監測麻醉鎮靜程度的一種常用方法,較多應用于手術室術中監測麻醉深度,但在ICU病房中國內外應用很少,馬鞍山市人民醫院ICU在省內較早引進并開展BIS監測。BIS監測對于危重病人,尤其對應用機械通氣的病人,在鎮痛、鎮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避免了鎮靜過深或不足,可以客觀地去評價患者的鎮靜深度,使臨床治療更加有效,有利于病人的康復。另外,BIS監測還可應用于對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客觀評估,克服了臨床上常用昏迷評估法主觀性太強的不足。BIS監測對腦功能障礙患者預后的判定及腦死亡的診斷也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國內外文獻關于BIS監測在ICU病房應用的研究均較少,很多有爭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做大量的研究去解決。另外,還開展了危重病人腹內壓監測、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技術和危重病人胰島素強化治療等工作。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要承擔馬鞍山市及周邊地區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一方面協助外科開展各種大手術術后管理。包括心臟外科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室間隔缺損修補術(VSD)以及心臟瓣膜置換術等。骨科頸椎手術;腦外科特重型顱腦損傷開顱手術;普外科胰十二指腸手術等。同時我們也成功救治其他各種危重癥患者。如:呼吸衰竭、重癥肺炎、重癥哮喘、急性心衰、心肌梗死、重癥胰腺炎、急性腎衰竭、中毒、羊水栓塞、產后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另外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高發期,馬鞍山市人民醫院ICU也承擔起救治責任,不僅隔離救治了多名患者,并且成功搶救了一名重癥心肌炎的甲流患者。2012年8月成功救治馬和輪渡重大沉船事件4名落實患者。重癥醫學科實行全封閉式的病房管理模式,24小時持續觀察病情變化,所有醫療及生活護理均由醫護人員承擔。作為綜合ICU,要求醫護人員知識全面、反應敏捷果斷,ICU聚集了一批理論基礎扎實、操作技術全面、臨床經驗豐富的全科醫師;在2013年獲得全國膿毒癥大賽安徽賽區第二名。還有一批具有凝聚力及戰斗力、護理經驗豐富的專科護理隊伍。多次在集團及市級護理大賽中獲獎。護理組還作為馬鞍山市立醫療集團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培訓基地。ICU實行住院總負責制。住院總24小時在崗,處理各種緊急事件,參加全院各種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真正做到以科室為家。目前,馬鞍山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在院領導及科主任的帶領下,正以高度的熱情,百倍的努力,立足臨床,強化科研、向省市重點學科邁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