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龍巖市第二醫院呼吸科作為龍巖市醫學學科領先特色專科及龍巖市第二醫院重點學科,1990年獨立成科,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4人,目前開放病床55張,設肺功能檢測室、睡眠呼吸檢測室、內鏡中心支氣管鏡室,擁有先進的德國進口的肺功能檢查儀、日本進口的歐林巴氏支氣管鏡、床邊纖維支氣管鏡、睡眠呼吸監測儀、無創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
展開>>
介紹:
龍巖市第二醫院呼吸科作為龍巖市醫學學科領先特色專科及龍巖市第二醫院重點學科,1990年獨立成科,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4人,目前開放病床55張,設肺功能檢測室、睡眠呼吸檢測室、內鏡中心支氣管鏡室,擁有先進的德國進口的肺功能檢查儀、日本進口的歐林巴氏支氣管鏡、床邊纖維支氣管鏡、睡眠呼吸監測儀、無創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一大批儀器設備。【臨床特色】1992年就開展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技術,至今已檢查了近6千例。同時還開展了CT引導下肺組織穿刺診斷術、胸膜組織活檢術等技術。呼吸科技術力量雄厚,診療水平高,多年來不僅診斷和治療了大批肺部常見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炎、自發性氣胸、胸腔積液、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塵肺等。對一些少見病,如間質性肺炎、肺動脈栓塞、肺血管炎等少見病亦具有較豐富的診治經驗。多年來有效搶救了一大批疑難危重病人,如不典型重癥肺炎,ARDS,急、慢性呼吸衰竭、大咯血等。同時,在一些社會重大傳染病的救治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2013年發現福建省首列甲型H7N9禽流感重癥病人,在省專家指導下搶救成功,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目前最具特色的是:重癥肺炎救治,呼吸衰竭搶救,有創、無創呼吸機臨床應用。【新技術發展】與國內享有盛譽的上海長海醫院呼吸科建立了幫扶關系,該院專家每季度前來坐診3周,即將引進奧林巴斯熒光鏡、超聲電子支氣管鏡、內科電子胸腔鏡、高頻氬氣電刀、多功能冷凍治療儀等。目前國內、國際先進儀器設備,開展氣道介入治療(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高頻電刀、氬氣電刀、冷凍治療等)、超聲支氣管鏡檢查并行支氣管鏡下肺門縱隔淋巴結穿刺活檢術、經支氣管鏡下氣胸封堵術、內科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以及矽肺全肺灌洗術等,從而大大提高了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能力,力爭接近或達到國內同行業的先進水平。【教學科研】科室全力做好教學、科研工作,合理安排教學講座和指導實習生、鄉鎮規范化培訓醫師、輪轉醫師等進一步了解及掌握呼吸科常見病。多年來在省、市、國內刊物及會議上發表各類論文數十篇,在慢支、肺氣腫、肺心病、包裹性胸腔積液、矽肺病等方面的臨床治療方面研究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專家介紹】黃永清,男,副院長,主任醫師,畢業于解放軍第二軍醫大臨床軍醫系。長期從事呼吸科臨床、教學、科研和醫療管理工作,擅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結核病、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診療。獲龍巖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20多篇,其中1篇論文參加亞太地區結核病學術會議交流。林友才,男,科室主任,主任醫師,1982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醫學系,大學本科,1990年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進修1年。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會員、福建省第三、四、五、六屆呼吸病學分會委員、現任龍巖市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龍巖市第三屆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呼吸專業臨床工作,擔任科主任近20年。1992年率先在全院開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工作。1994年率先在全院開展CT引導肺穿刺檢查術。1995年率先在全院開展胸膜活檢術,大大提高了肺部疾病的診斷水平。不僅對呼吸系統常見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自發性氣胸、肺部腫瘤、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動脈栓塞等具有嫻熟的診療技術。而且對一些少見病如:間質性肺炎、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嗜酸性粒細胞肺浸潤、肺血管炎等也具有較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熟練掌握有創、無創呼吸機的臨床應用。對危重病,如大咯血、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癥不典型肺炎、ARDS等的搶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搶救成功率高。在學術上有較高的造詣,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劉雋,男,科室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4年7月畢業于福建省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現為中國支氣管病及介入肺臟病學會會員,福建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中青年委員,龍巖市醫學會呼吸分會常委、1999年前往上海市肺科醫院進修、2007年前往福建省醫學院附屬第一臨床學院呼吸科進修、2013年5月至8月前往中國第二軍醫大學附屬上海市長海醫院呼吸診療中心學習電子支氣管鏡介入診療技術。圓滿學成歸來后,迅速獨立開展了氣管支架的置入術,解除了晚期食道癌病人氣管壓迫引起的呼吸困難問題,取得了立竿見影的臨床效果。自參加工作以來,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已,先后多次獲得“優秀帶教老師、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2004年6月被共青團福建省委評為“省新長征突擊手”,2005年參加醫療援藏,2009年率市醫療防疫隊前往四川省彭州市進行災后重建醫療衛生工作,工作成績突出,于2011年被評為“福建省對口援建彭州市災后重建醫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從事呼吸科及結核病的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診療水平,不僅熟練掌握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而且在呼吸道危重癥的搶救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癥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動脈栓塞、大咯血、致命性哮喘等疾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對于呼吸系統少見病如間質性肺炎、肺血管炎、結節病也有獨到的見解,能熟練掌握有創、無創呼吸機的臨床應用,在支氣管、肺部疾病的內鏡介入診治方面有一定的專長,獲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共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10余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