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內科是醫院最早設立的專業臨床科室,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疾病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歷經半個多世紀、數代人的傳承創新發展,已建設成為結構合理、素質過硬、技術力量雄厚、基礎設施齊備,集中醫藥辨證施治、綜合介入微創、消融治療、粒子植入、化療、免疫、靶向治療等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學科。1997年即被確立為山東省衛...
展開>>
介紹: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內科是醫院最早設立的專業臨床科室,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疾病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歷經半個多世紀、數代人的傳承創新發展,已建設成為結構合理、素質過硬、技術力量雄厚、基礎設施齊備,集中醫藥辨證施治、綜合介入微創、消融治療、粒子植入、化療、免疫、靶向治療等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學科。1997年即被確立為山東省衛生廳重點學科建設單位,目前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腫瘤病學”中醫藥重點學科(2009年),中國中醫腫瘤防治聯盟成員單位,國家(華東)區域中醫腫瘤診療中心副主席單位,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腫瘤科)建設單位牽頭專科,山東省“十三五”和“十四五”中醫藥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中西醫結合腫瘤診療中心,山東省教育廳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研究室臨床基地等。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齊元富)、山東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李秀榮)、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癌痛與姑息治療青委會(主委劉寨東)主任委員單位,山東省抗癌協會PTCD(經肝膽管支架引流術)聯盟成員單位等。(一)醫療上有成就、社會上有影響腫瘤科致力于運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防治腫瘤血液系統及其相關疾病。開設腫瘤精準診療和難治性癌痛MDT門診,胸部腫瘤康復門診、消化腫瘤康復門診、生殖腫瘤康復門診等特色專病門診。在肺癌、胃癌、結直腸癌、原發性肝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頭頸部腫瘤、泌尿系腫瘤、婦科腫瘤、肉瘤、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重視中西醫結合、多學科協作,基于中醫學“扶正培本”、“治瘤首健脾胃”、“五臟同調”、“固元和胃”等辨證施治為特色,探討多元性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達到綜合性、精準個體化、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質量、長期帶瘤生存等目的。使早、中期病人,獲得了更多的康復治愈機會,使晚期病人改善了生活質量,減少了痛苦,延長了生存期。除傳統治療方法外,腫瘤科專屬設備先進,在齊元富教授、李秀榮教授、劉寨東主任帶領下積極開展腫瘤綜合介入微創治療如經皮股動脈穿刺化療栓塞術(適用于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腎癌等)、脾栓塞術、B超/CT引導下經皮臟器(肺、乳腺、肝臟、淋巴結、體表包塊等)穿刺活檢術、腫瘤射頻/微波消融術、膽道引流及支架植入術、碘125粒子植入術以及輸液港、鎖骨下深靜脈置管、PICC等,并探討了中藥制劑在綜合介入微創治療中的作用及意義。伴隨胸、腹腔灌注化療、微量泵化療、無痛病房建設(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腫瘤外治法(癌性潰瘍)等技術的開展與應用,使腫瘤的綜合治療更加完善與全面,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在發揮中醫藥優勢的同時,與英國考文垂與華威大學醫院、美國東緬因州州立癌癥治療中心、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院、美國拉菲癌癥治療中心等國外醫療機構建立了臨床診療、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和國際交流與合作,使腫瘤診斷和治療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現年出院人次近4000人次,年門診量6萬余人次,區域外出院人次占比50%以上,開放床位近百張,患者朋友來自山東省16地市以及全國各省市,每年均有國外友人慕名來診。(二)學術上有成果、人才上有建樹在完成臨床工作的同時,依托學科實驗室(山東省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技術實驗室)參與完成國家級及省級科研課題50余項,目前在研10余項,有2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省、廳局級獎勵。多年來遵循中醫藥基礎理論,通過系統臨床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一系列抗癌協定方,如院內制劑芪連扶正膠囊、扶正消瘤片、散痛軟堅膏、金黃散等,質優價廉、療效好、不良反應輕,獲得患友的廣泛好評。在“癌性潰瘍”、“癌痛與姑息治療”等領域有獨到特色。(三)講臺上有聲音、雜志上有文章腫瘤科是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博士學位(2000年)授予點,山東省政府泰山學者崗位研究方向(2008年),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的重點研究方向。學科有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5名、華佗班導師3名、規培導師11名、大學專職教師2名、臨床技能中心兼職教師7名,承擔《中醫內科學》等研究生、本科生的課堂教學和臨床帶教工作,廣受學生歡迎。學科共培養博士研究生20余名、碩士研究生170余名。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參編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發明專利15項。附:特色優勢病種1.肺癌本病整體屬虛,局部屬實,正虛為本,邪實為標。2009年主持的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科研項目《原發性支氣管肺癌中西醫結合優化臨床方案研究》成果不斷推廣,并獲得山東中醫藥科學技術獎。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是基本原則。肺癌早期,以邪實為主,治以理氣祛瘀、化痰軟堅及清熱化痰、利濕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虛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別采用養陰清熱、解毒散結及益氣養陰、清化痰熱等法。同時結合現代醫學精準診療規范,合理選用手術,化療,放療,輔以靶向、介入微創(射頻消融等)、胸腔灌注化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2.肝癌創立“五臟同調”理論靈活選用辨證論治的湯劑治療、中成藥口服、注射劑注射治療等,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尤其在退黃疸、減輕腹水、減輕化療不良反應等方面有獨到之處。中醫學的扶正治療與現代醫學的局部介入治療(TACE、射頻消融等)相結合,可更好地發揮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優勢,減毒增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積極探討中醫藥辨證論治以及中藥注射劑在介入微創治療中的療效及機制。3.胃癌倡導“治瘤首健脾胃”理論,在中醫學整體觀念指導下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中醫藥辨證論治可以彌補手術治療、化學治療等的不足,在減輕手術、化療副作用,調整胃腸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方面優勢明顯。早期以攻邪為主,中期攻補兼施,晚期以扶正為主。健脾和胃理氣應貫穿始終,同時聯合動脈灌注化療等現代醫學技術。4.腸癌腸癌近年來發病率明顯增高,多數病人手術治療后,還需進一步化療,抗血管生成治療等,部分直腸癌病人還需要放療,包括新輔助化療,即使經過各種治療后,仍存在復發轉移的挑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入“扶正培本”中醫藥辨證論治,可有助于調節自身免疫功能,調整胃腸機能,并可減輕化療藥物等引起的毒副作用,促進患者的康復。并可根據轉移病情選用介入微創治療(TACE、射頻消融等)多種治療措施。5.乳腺癌乳腺癌發病率不斷增加,雖然通過綜合治療,臨床治愈率明顯提高。但部分晚期患者朋友,仍因病情復雜、化療耐藥等而復發轉移。尤其是三陰乳癌病人,常規化療結束后,沒有維持治療的藥物應用,致使五年存活率處于較低水平。中醫藥辨證論治則可發揮優勢及療效,通過湯劑及中成藥口服,中藥制劑靜脈注射,腫瘤原發或轉移灶病變局部注射以及射頻、TACE等介入微創方法,可有效控制疾病進展,緩解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