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臨沂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成立于1983年,于1988年8月1日,經院黨委決定郝培來醫師負責籌備并成立了神經內科,成為臨沂市第一個神經內科專業科室。經過30余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教學條件先進的一流病房,是集臨床醫療、立體定向、神經介入、神經調控和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多功能科室,是臨沂市重點學科,是山東省醫療質量示范科室。門診設神經...
展開>>
介紹:
臨沂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成立于1983年,于1988年8月1日,經院黨委決定郝培來醫師負責籌備并成立了神經內科,成為臨沂市第一個神經內科專業科室。經過30余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教學條件先進的一流病房,是集臨床醫療、立體定向、神經介入、神經調控和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多功能科室,是臨沂市重點學科,是山東省醫療質量示范科室。門診設神經內科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年門診量為35000余人次,年收住病人5000余人。年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量260余人,年神經介入手術量200余臺,并開展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迷走神經電刺激治療難治性癲癇,脊髓電刺激,腦出血微創引流術等。現科室為臨沂市神經內科學會、癲癇會主任委員單位;臨沂市腦血管介入學會、神經電生理學會、中西結合神經內科學會副主任醫師委員單位,山東省神經病學會委員單位。現已成為中國卒中學會卒中單元、魯南地區帕金森病與神經調控中心、清華大學品馳神經調控技術沂水程控中心等。科室特色神經內科特色技術如下:一、急性腦梗死血管內治療。急性腦梗死指突然發生的腦動脈堵塞,引起該血管管轄的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引起相對應的肢體癱瘓、麻木、言語障礙甚至昏迷等。由于動脈堵塞是腦梗死的前提,因此,如果在堵塞后很短的時間內,堵塞血管能夠再通,腦血流能及時恢復,患者的癱瘓、言語不清,甚至昏迷均有可能很快恢復正常。血管再通的方法為機械抽吸取栓,就是借助體內插管介入的方法直接把血栓從堵塞的血管中取出來。血管再通率可達80%以上,甚至100%。早在2003年,國外就有人應用一種取栓裝置-Merci進行腦血管取栓,而國內從來沒有此裝置。直到2009年,取栓支架Solitaire開始在國外應用,國內2010年有人開始應用Solitaire支架取栓,以上技術目前我們已開展,在沂蒙山地區處于領先地位。二、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已開展頸動脈、鎖骨下動脈、椎動脈、大腦中動脈的重度狹窄支架成形術;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及基底動脈的閉塞開通手術;顱內動脈瘤的介入栓塞治療等各種腦血管病介入手術。三、腦出血的微創治療。腦出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腦出血患者的手術治療主要起到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搶救生命,減輕對血腫周圍組織的損傷,降低致殘率的目的。神經內科已開展腦出血的微創治療十余年,對于基底節出血,丘腦出血,出血破入腦室,腦葉出血,腦室內出血引起梗阻性腦積水等通過腦出血的微創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四、帕金森病DBS治療。帕金森病(PD)由Parkinson(18l7)首報,一般發病年齡在中年以上,主要病變為黑質和紋狀體,病情進展較慢,開始癥狀不明顯,其后以震顫、僵直、運動減少為主的錐體外系綜合征,又稱震顫麻痹(paralysisagitans)。目前的醫學發展可以通過手術(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改善癥狀達99.2%,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病情帶來的壓力,降低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DBS治療帕金森病有20年以上的歷史,它在治療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方面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首先,減少了癥狀波動,其次,可以降低帕金森病相關藥物的劑量,這樣就減少了相關的藥物副作用。因此DBS療法對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治療已是國際上治療帕金森病的一種重要手段,神經內科同神經外科聯合已開展多例手術,取得滿意效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