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北部急診科北部急診科是集急診診療、急診搶救、急(門)診補液、急診留觀和住院、24小時高壓氧艙五位一體綜合功能的科室。由于地處以寶鋼集團為代表的工業密集、交通繁忙的上海北翼區域,工傷、交通傷等創傷急救是北部急診科的一大特色。近三十年來,北部急診科搶救創傷急危重病人二十萬余人。北部急診科實行24小時開放,綠色通道內10座搶救塔提供了全方位的搶救空間,急...
展開>>
介紹:
北部急診科北部急診科是集急診診療、急診搶救、急(門)診補液、急診留觀和住院、24小時高壓氧艙五位一體綜合功能的科室。由于地處以寶鋼集團為代表的工業密集、交通繁忙的上海北翼區域,工傷、交通傷等創傷急救是北部急診科的一大特色。近三十年來,北部急診科搶救創傷急危重病人二十萬余人。北部急診科實行24小時開放,綠色通道內10座搶救塔提供了全方位的搶救空間,急救團隊通過呼叫系統、急救網絡提前獲悉患者信息,借助綠色通道、團隊協作承擔來院急診患者的緊急診療服務,為患者及時獲得后續的專科診療服務提供支持和保障,急診科分設醫療區、支持區和高壓氫艙治療區。醫療區包括分診處、診療室、治療、處室、搶救室、觀室、觀察病房和后續支持治療的重癥監護室(ICU);支持區包括掛號、各類輔助檢查部門、藥房、收等部門。【醫療特色】1997年12月26日,遵循衛生部和上海市領導的有關創傷急救指示,我院“創傷急救中心”正式成立,創傷急救中心成立后,危重創傷搶救患者逐年遞增,已初步成為地區及臨近省市城鄉居民創傷的轉診、會診和搶救中心。自1998年起,“創傷急救中心”被列為“國際創傷急救網絡中心指定醫院”,衛生部指定創傷急救中心,上海市駕駛員綠色通道生命卡指定醫院等。在突發意外、批量群體傷中,其“快、急、準”的高效工作作風得到了驗證近年來,急診綠色通道功能得到了迅猛地發展,目前的急診綠色通道除了已成為搶救多發性創傷、多臟器功能衰竭、各種休克、中毒、中暑和嚴重心律失常等病的生命通道外,還設專病快速搶救通道,包括有腦卒中急診溶栓、取栓、顱內支架綠色通道;急性心梗急診溶栓、取栓、冠脈支架植入綠色通道;大血管急性栓塞、出血、夾層形成的介入治療綠色通道;全天候的一氧化碳中毒急診高壓氧艙治療綠色通道。【學科建設】北部急診科承擔各類實習生、實訓生和進修生的帶教任務。1999年受邀參加中華創傷數據庫協作小組,建立了自己的創傷數據庫。2000年成功組織了市衛生局批準舉辦的《2000年上海住院醫生急救醫學學習班》。2006年成功舉辦了市級繼續教育項目:《急危重癥新進展》研討班。急診搶救護理組于2008年被上海市護理學會授予“急診護士實訓基地”。2009年下半年舉辦了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急危重癥新進展》學習班。至今,急診科共發表論文30余篇,在全國急救學術會議上交流論文近50篇。南部急診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急診科建立于1986年。首任科主任謝德善主任,歷任科主任任彩娟主任周龍女主任、朱健主任。急診現有醫護人員124名(醫生29名、護士95名)。其中醫生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人員7名,中級職稱人員13名,博士5名,碩士20名。急診科由急診、急診搶救、急診病房、急診重癥監護病房和創面修復特色專科、胃造瘺門診組成,急診除急診內科、急診神經內科、急診外科、急診骨科、急診兒科等常規急診外,還有急診口腔、急診整形科等市級特色專科急診。年急診量21萬余人次,搶救危重病患者2萬余人次。科室現有急診床位43張,其中急診重癥監護病床7張。擁有各類呼吸機、血液凈化儀、亞低溫治療儀、纖維支氣管鏡、心肺復蘇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在院內已建成急性心梗綠色通道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綠色通道。學科圍繞急危重癥和多發傷救治一體化的需要,開展了呼吸治療、氣道管理、循環監測、營養支持、床邊血波凈化、困難創面處理等技術,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治療、心肺腦復蘇、顱頜面頭頸創傷后綜合治療、感染性創面和嚴重外科感染綜合治療具有豐富經驗。創面修復特色專科由謝挺主任建立于2012年,是國內大型綜合性醫院中最早成立的創面修復專科,也是上海市創面修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單位。擁有國際上第一條基于4G技術的遠程創面診療系統,用于實施基層單位疑難創面診療的實時指導。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創面信息數據庫,已擁有國內30余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基層醫院的用戶,并被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組織修復專業委員會指定為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的專用數據庫。以各種急、慢性皮膚組織創面,包括燒/創傷創面、糖尿病足、壓瘡、下肢靜脈性潰瘍、放射性潰瘍、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潰瘍、感染性潰瘍、醫源性潰瘍的治療為特色。胃造瘺門診為顱頜面頭頸腫瘤患者完成經皮胃鏡/經皮CT下胃造瘺年均200余例。科室近3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課題1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60余篇,SCl論文15篇.科室急診預檢搶救班組獲得2012年上海市巾幗文明崗和2013年上海市三八紅旗集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