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黏膜病科,是該院歷史悠久的特色學科之一,口腔黏膜病科前身為1955年口腔內科牙周黏膜病臨床組,為我國最早建立的、以研究和治療口腔黏膜疾病為主的單位之一。科室發展經許國祺教授的努力,以1978年組建全國“兩病”(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蘚)協作組為契機,將口腔黏膜病學列為口腔內科學的三大支柱學科之一。2008年醫院批準設...
展開>>
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黏膜病科,是該院歷史悠久的特色學科之一,口腔黏膜病科前身為1955年口腔內科牙周黏膜病臨床組,為我國最早建立的、以研究和治療口腔黏膜疾病為主的單位之一。科室發展經許國祺教授的努力,以1978年組建全國“兩病”(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蘚)協作組為契機,將口腔黏膜病學列為口腔內科學的三大支柱學科之一。2008年醫院批準設立口腔黏膜病科行政建制,在周曾同、蔣偉文、唐國瑤等歷屆科主任的帶領下,口腔黏膜病科已成為全國口腔黏膜病領域名列前茅的優勢學科。該科目前擁有專科醫師16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0人,碩士學位6人,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4名,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3名。科研工作口腔黏膜病科密切結合臨床實際開展科研工作,在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蘚等癌前病變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分子標志物的篩選和開發具有癌化學預防作用的中成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復方燈盞細辛膠囊抗白斑的實驗與臨床研究”獲2003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復方絞股藍抗白斑癌變及防治黏膜上皮異常增生的研究“獲2001年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黏膜癌前病變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2007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口腔黏膜潛在惡性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體系”獲得2016年度中華口腔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近3年來,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科委、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衛生局等科研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2013年《口腔黏膜病學》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主編和參編國家規劃教材和專著10余部。口腔黏膜病科在提高自身學術水平的同時,也加強建立一個國內及國際合作的學術網絡,2001年6月起與該市同濟大學口腔醫院、華山醫院、東方醫院、曙光醫院、市一醫院、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等單位進行了口腔黏膜病的臨床和科研協作。口腔黏膜病科多名醫師還以高級訪問學者和進修形式完成了與美國、日本、德國、新西蘭等國大學或醫院的合作課題或學術交流,多次邀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香港的學術界著名專家來院做專題報告和學術討論,加強了對外交流。科室成功主辦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二次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和中華口腔醫學會第六屆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等在內的多次全國口腔黏膜病學術會議,努力推進口腔黏膜病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和合作,擴大學術影響。科室特色口腔黏膜病科形成了三大臨床特色:①以口腔白斑病和口腔扁平苔蘚(“兩病”)臨床研究為重點,全面展開口腔黏膜病診治技術研究。②以口腔黏膜病的系統性發病因素探索為切入口,實施學科交叉。③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提高口腔黏膜病診治水平。每年門診量達7萬人次以上,在唇部疾病和斑紋類疾病的臨床研究和療效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并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聲譽,對口腔黏膜良惡性潰瘍、白色斑紋損害、水皰糜爛損害以及口腔黏膜相關綜合征的鑒別診斷能力強,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口腔黏膜疑難雜癥診治方法。口腔黏膜病科凝練了五大發展方向:①口腔黏膜潛在惡性疾病早期診斷和防治;②自身免疫性口腔黏膜疾病規范化診療;③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的診療及臨床藥物試驗;④口腔黏膜潰瘍類疾病的診療及理療;⑤癌化學預防天然藥物篩選和驗證。強調轉化醫學理念,開展前瞻性臨床研究,從經驗醫學向循證醫學模式轉變;加強學科交叉,長期以來與口腔病理科、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共同防治口腔黏膜癌前病變,與皮膚科、中醫科、內科系統相關學科聯合治療系統背景性黏膜-皮膚疾病,致力于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榮譽獎項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的教學基地,口腔黏膜病科已積累了口腔黏膜病病例照片5000余幅,教學課件資料20學時,教學病例實錄錄像840分鐘,為臨床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條件,多次獲得醫學院教研室工作優勝獎及授課優勝獎。2005年度口腔黏膜病學入選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成為該校和上海市精品課程。人才培養口腔黏膜病科全面實施各類人才培養計劃,采取培育選拔和國外引進等措施,完善人才梯隊,加強亞專業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力爭在3年內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口腔黏膜病醫療、教學、科研中心之一,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黏膜疾病達國際領先水平。科室現狀科副主任:沈雪敏(主持工作)、吳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