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疼痛科,于1989年開設麻醉疼痛門診,2014年正式成立疼痛病房并建立疼痛科。現有醫護人員17人,其中護士7人,醫師11人(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3人);碩士生導師3人,擁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8人.目前疼痛科設有三個亞專業組:神經病理性疼痛與癌性疼痛學組、脊柱相關慢性疼痛學組、骨關節與軟組織疼痛...
展開>>
介紹: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疼痛科,于1989年開設麻醉疼痛門診,2014年正式成立疼痛病房并建立疼痛科。現有醫護人員17人,其中護士7人,醫師11人(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3人);碩士生導師3人,擁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8人.目前疼痛科設有三個亞專業組:神經病理性疼痛與癌性疼痛學組、脊柱相關慢性疼痛學組、骨關節與軟組織疼痛學組。每個學組均有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的醫師帶組。診療范圍1、各種頭痛:如偏頭痛、頸源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從集性頭痛。2、各種神經痛:如肋間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帶狀瘋疹神經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痛。3、骨關節痛:如股骨頭缺血壞死、腰腿痛、膝關節痛、退行性骨關節炎、肩峰撞擊、足跟痛等。4、脊柱相關慢性疼痛:如頸胸腰椎間盤突出癥、脊柱退行性變、椎體壓縮骨折、椎管狹窄癥等。5、軟組織疼痛:如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肌筋膜炎、牌鞘炎、肩周炎等。6、缺血性疼痛。7、慢性頑固性疼痛:如中樞痛、慢性盆腔痛、幻肢痛、截癱后疼痛、痛經等8、癌性疼痛:如癌性神經痛、骨轉移、內臟轉移等。9、非疼痛性疾病:如頑固性呃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面肌痙攣、骨質疏松、失眠等。特色診療技術:疼痛科診療特色為可視化微創介入治療、安全、準確、恢復快。1、椎間孔鏡技術主要用于治療頸椎、胸椎、腰椎間盤突出癥及節段性腰椎管狹窄等。2、關節鏡技術主要用于治療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關節炎、滑膜炎、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損傷/斷裂、關節游離體清除術、胭窩囊腫等和肩袖損傷、肩周炎、肩峰撞擊、肩關節鈣化性肌睫炎、腦二頭肌斷裂等。3、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射頻毀損術主要用于治療三叉神經第II、I支疼痛患者。4、三叉神經微球囊壓迫術主要用于治療三叉神經第I、II支疼痛患者。5、頸/腰椎間盤經皮等離子射頻消融術主要用于治療椎間盤源性頸/腰痛、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產生的根性疼痛等。6、頸/腰椎間盤射頻消融術主要用于治療椎間盤源性頸腰痛及神經痛。7、經皮椎體成形術主要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有關的疼痛。8、脈沖射頻技術主要用于治療慢性神經性疼痛、手術后疼痛和晚期腫瘤疼痛等。9、脊髓電刺激術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慢性頑固性疼痛脊髓電刺激術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慢性頑固性疼痛。10、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主要用于治療癌性疼痛。11、富血小板血漿(PRP)主要用于治療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網球肘及各種肌睫損傷、軟骨損傷等。12、三氧療法主要應用途徑為:三氧白體血回輸、關節腔注射、皮下注射等,用于治療缺血性疾病、帶狀疤疹、失眠、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神經病理性疼痛等。13、超聲引導下可視化神經阻滯治療和關節腔注射治療,作為疼痛科的基本技術,達到了精準、安全的效果。疼痛及其危害簡單地說,疼痛是一種傷害,是一種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情感體驗,或與此相似的經歷。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疼痛即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公共衛生問題。患者不但要長期忍受疼痛給機體帶來的諸多傷害;如:心肺負擔增加,身體活動受限,甚至痛性殘疾等;多數的慢性疼痛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許多患者患有抑郁癥,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疼痛科不只是一個止痛的科室,更是一個診斷和治療的科室。慢性疼痛是一類疾病,需要專科診療,有痛請到疼痛科。目前,疼痛科設有專家門診、普通門診、肩痛門診:病房位于3號住院樓2層,可收治各種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門診地址:門診樓4層405診室住院地址:3號住院樓2層疼痛科健康熱線:0351-4867215 0351-4867201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