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痛苦

        23歲

               2010-01-14 00:20      瀏覽5423次
          病情描述:
          發作時左后腦至手至腳半個身子麻,冬季發作多,小發作挺過去就沒有大發作,挺不過去就有大發作.冬季發作多.小發作幾秒鐘.大發作通常在后半夜,睡熟之后,發作后特別累. 冬季或累時較頻繁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根據患者的情況分析,癲癇長期發作,治療不是很好,但是還是要積極的控制 指導意見 可以應用西藥進行控制,同時防止驚厥出現是關鍵,定期用藥,早期治療較好,比如一般的氯丙嗪等聯合用藥

          曹馳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7526
          2010-01-14 00:22
        向TA提問

        有用(11)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 指導意見 一,一般藥物治療 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①大發作選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鈉 0.61.2/d,卡馬西平 6001200mg/d等. ②復雜部分性發作苯妥英鈉 0.20.6/d,卡馬西平0.21.2/d. ③失神發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 mg/d. ④癲癇持續狀態首選安定 1020mg/次靜注.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二,在癲癇發作的治療中,抗癲癇藥物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抗癲癇藥物可通過兩種方式來消除或減輕癲癇發作,一是影響中樞神經元,以防止或減少他們的病理性過渡放電;其二是提高正常腦組織的興奮閾,減弱病灶興奮的擴散,防止癲癇復發. 一般將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等稱為老抗癲癇藥,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線抗癲癇藥. 但有些發達國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的一些副作用,已將其列入二線抗癲癇藥.僅將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列為一線抗癲癇藥.新的抗癲癇藥如加巴噴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等,目前比較新的是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片. 三,對于明確病因的癲癇,除有效控制發作外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四,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 五,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的治療 1.積極有效的控制抽搐 ①安定,成人1020mg, 小兒 0.251mg/kg,緩慢靜脈注射至抽搐停止.隨后將2040mg加入葡萄糖液中以每小時1020mg速度靜脈滴注,連續1020小時,日總量不超過120mg. ②異戊巴比妥鈉 成人0.5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以50100mg/分速度緩慢靜脈注射至發作停止.注射中要注意呼吸心跳變化.發作控制后應繼續鼻飼或口服抗癲癇藥物. 2.處理并發癥 保持呼吸道通暢,利尿脫水減輕腦水腫,糾正酸中毒等. 六,根治癲癇(臨床治療中有少數不能完全治愈,需終生服藥方可像常人一樣.) 我國中醫學博大精深,中藥無副作用,可以放心長期服用.

          李霞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6889
          2010-01-14 00:22
        向TA提問

        有用(5)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癲癇系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無明確病因者為原發性癲癇,繼發于顱內腫瘤,外傷,感染,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全身代謝病等引起者為繼發性癲癇.治療主要是根據發作的類型選擇藥物進行控制. 指導意見 對于明確病因的癲癇,除有效控制發作外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

          羅濤

          主任醫師 已幫助 698035
          2010-01-14 01:43
        向TA提問

        有用(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新竹县| 庆云县| 通州区| 富顺县| 德州市| 红桥区| 鄂尔多斯市| 镇江市| 普格县| 宜川县| 乌审旗| 友谊县| 砀山县| 太和县| 达孜县| 五华县| 汝阳县| 新郑市| 五指山市| 全南县| 陈巴尔虎旗| 桦甸市| 三穗县| 荣成市| 青浦区| 兴仁县| 阜南县| 绵阳市| 尚义县| 台前县| 山阴县| 砀山县| 田东县| 定西市| 昔阳县| 新昌县| 潜江市| 陆良县| 留坝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