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簡介

          發布時間:2015-01-2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別名】:荔仁、枝核、荔核、大荔核

        【藥材類別】:果實/種子類

        【性味】:甘;微苦;性溫。

        ①《綱目》:甘,溫,澀,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澀,溫,微咸。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微苦澀,性平,無毒。

        【歸經】:入肝、腎經。

        ①《綱目》:入厥陰。

        ②《本草經疏》:入肝、腎。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陰、厥陰經。

        【入藥部分】: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種子。

        【產地和分布】:分布于華南和西南等地,主產廣東、廣西、福建、臺灣。

        【形態特征】:荔枝為常綠喬木,高通常5至10余米,有時可達20余米;小枝圓柱狀,密生白色皮孔。偶數羽狀復葉互生,連柄長10~25厘米;小葉2 或3對,很少4對,薄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上面光亮;側脈纖細,下面稍凸且有光澤;小葉柄長約7~8毫米?;ù杭鹃_ 放,單性同株,細小,排成頂生、闊大的圓錐花序,被金黃色的短絨毛;萼小,杯狀,5齒裂,裂片長約2毫米,鑷合狀排列;花瓣通常退化消失;雄蕊6~8,雄 花中的花絲長約4毫米或稍過之,在雌花中的花絲短,花藥有厚壁,不開裂;子房通常2裂2室,雄花中退化至僅存殘跡。果實核果狀,近球形,果皮干硬較薄,有 瘤狀突起,熟時暗紅色。種子黃褐色,假種皮白色內質,味甜可食。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本草從新》: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理氣止痛;祛寒散滯。主疝氣痛;睪丸腫痛;胃脘痛;痛經及產后腹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①《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②《本草備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附方】:

        ①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者: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②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調服。(《本草衍義》)

        ③治腎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銼散,炒,出火毒,為末。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得效方》荔核散)

        ④治疝氣頹腫: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為末,鹽水打面糊丸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來復丹)

        ⑤治血氣刺痛: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婦人良方》蠲痛散)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吉水县| 苏尼特左旗| 布拖县| 平安县| 玛纳斯县| 隆德县| 远安县| 长顺县| 仁寿县| 义马市| 洛浦县| 富锦市| 漳平市| 石棉县| 大港区| 长垣县| 临潭县| 吐鲁番市| 沅陵县| 洪雅县| 广宁县| 新密市| 弥勒县| 宝兴县| 嵊泗县| 涞水县| 永平县| 湖南省| 西乌珠穆沁旗| 双辽市| 黄浦区| 平江县| 福海县| 西华县| 甘谷县| 莲花县| 常宁市| 西藏| 搜索|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