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母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5-01-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貝母為名貴藥材,堪稱藥中之寶。貝母“家族”按產地和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


        川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花貝母、卷葉貝母、羅氏貝母、甘肅貝母、棱砂貝母等貝母的地下鱗莖。因主產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肅、新疆、華北、東北均有出產。川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經,功能潤肺、止咳、化痰,臨床常與沙參、麥冬、天冬、桑葉、菊花等配伍用于熱痰、燥痰、肺虛勞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帶血以及心胸郁結、肺痿、肺癰等病癥的治療。但屬寒痰、濕痰者則應禁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川貝母含有川貝母堿等多種生物堿,川貝母堿有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等多種藥理作用。


        浙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貝母的地下鱗莖。因主產于浙江而得名,故簡稱浙貝。因其原產于浙江象山,故又稱為象貝母,簡稱象貝。因其外形較川貝大,故又稱為大貝母,簡稱大貝。目前在江蘇、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產。浙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經,功能清熱化痰、散結解毒,臨床常與元參、牡蠣、蒲公英、天花粉、連翹、薏苡仁、魚腥草、鮮蘆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術等配伍用于痰熱郁肺的咳嗽及癰毒腫痛、瘰疬未潰等病癥的治療;與烏賊骨、煅瓦楞子、白及、黃連、吳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藥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燒心。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浙貝母含有浙貝母堿等多種生物堿,浙貝母堿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減少支氣管黏膜分泌、擴大瞳孔、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等多種藥理作用。


        土貝母,是葫蘆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貝母的塊莖。主產于河北、陜西、山西等地。土貝母性涼而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癰排膿,臨床常與牡蠣、天花粉、薏苡仁、魚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癰、瘰疬痰核、瘡瘍腫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等病癥的治療。


        上述三類貝母常用量均為6~12克,因其反烏頭,故不能與烏頭及其“兄弟” 天雄、附子同用。

        植物形態來源有幾種,分別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及梭砂貝母。


        川貝母:為多年生草本,鱗莖圓錐形,莖直立,高15-40cm。葉2-3對,常對生,少數在中部間有散生或輪生,披針形至線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無柄。花單生莖頂,鐘狀,下垂,每 花具狹長形葉狀苞片3枚,先端多少彎曲成鉤狀。花被片6,通常紫色,較少綠黃色,具紫色斑點或小方格,蜜腺窩在北面明顯凸出;蒴果具6縱翅。花5期-7 月,果期8-10月。


        暗紫貝母的葉僅下面的1-2對為對生外,均為互生或近于對生,先端不卷曲,葉狀苞片1。花被深紫色,略有黃色小方格,蜜腺窩不明顯。果棱上的翅很狹。花期6月,果期8月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海宁市| 个旧市| 木兰县| 龙南县| 海晏县| 临沭县| 石阡县| 武义县| 沙洋县| 英吉沙县| 梧州市| 祥云县| 新竹县| 延寿县| 左权县| 宜黄县| 浦东新区| 蒙城县| 抚远县| 宝兴县| 华容县| 临泉县| 顺平县| 延长县| 宁远县| 灵丘县| 汉中市| 巴东县| 顺平县| 保康县| 社会| 武隆县| 澄江县| 赤峰市| 嘉鱼县| 正安县| 墨江| 青浦区| 苍山县| 沙坪坝区|